教学的成功往往离不开一份教案的制定,撰写出具有个性化的教案,需要根据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二年级上美术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方法及欣赏儿童画的基本方法。
2、 能运用剪短的语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并促进生成自己的美术语言大胆表现所见所思。
3、 体验审美愉悦,提高审美意识,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儿童画想象丰富、构思巧妙、造型奇特、表现大胆、色彩鲜艳这些特点。
教学难点:
内化美术语言,体验审美愉悦,做出审美判断,提高审美意识,为绘画创作奠定基础。
教学准备:
课件、微视频、板书卡、吸铁石、“大拇指”卡片。
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课件展示4幅美术作品,教师设问,同学们看见这些作品,是不是很想评一评,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说明今天就要请同学们告诉我,你看见画的什么?画的好不好?为什么?之后展示课题,学生打开教材。
2、 作品欣赏(一):学生欣赏2幅美术作品,教师引导,主要从作品主题、构图、造型、色彩方面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感受,尽量让学生在第一幅画中感受到杂记表演的精彩,第二幅画鱼儿的自由,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学生个人的表现反映在小组评价中,教师的引导以鼓励学生大胆说为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
3、 小组交流: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与课件中新展示的4幅图片有关的感受,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做好活动组织,提高交流的效果。
4、 作品欣赏(二):课件分别展示学生交流的4幅作品图片,学生举手发言,说出自己关于作品构图、色彩、主题方面和其它关于作品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对于学生的发言进行概括和小结,呈现本课学生需要了解的关于描述儿童画特征的关键词于黑板上。
5、 给他点赞:课件集中一页呈现学生交流的4幅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喜欢的一幅作品,将“大拇指”贴于作品序号的后面,活动是为了促进学生明白自己喜欢的作品风格,大胆做出判断,并逐渐形成自身的美术语言,教师做好活动的组织。
6、 学校学生作品展示:利用课件播放微视频,视频中学生介绍自己的美术作品,说出自己的想法,想表现的内容,二年级学生欣赏这些美术作品,聆听视频中的语言介绍,更好的欣赏其中作品,得出感受。
7、 分享感受:课件集中一页展示3幅学校优秀作品,学生再次欣赏,并结合上一环节作者的介绍,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这些作品中得到的认识,教师及时给予提示和小结,将描述儿童画特征的关键词粘贴在黑板上。
8、 自主表现:学生根据课堂前半部分的收获,以新的认识来进行自主表现,教师巡堂做适当的指导,关注学生创作情况,鼓励他们大胆进行绘画创作。
9、 作品展示评价:利用教室的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以学生欣赏展示的作品并进行评价为主,教师做适当引导,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分享教师的欣赏感悟。
10、 课堂小结:教师进行,首先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中提到的儿童画几个基本特点;
其次,鼓励学生大胆绘画,画自己喜爱的东西,用自己喜爱的方法画,努力形成自身的美术语言,多用画笔描绘美好生活,在绘画中收获快乐。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篇2
第 一 课 时
教学重点:
能说出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民间与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的异同。
教学过程:
1、 活动一:分享与表现。
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来与同学分享,并向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如何玩?
同学们都毫无拘束的交流玩具玩,并且大胆的探讨玩具的特点。
2、 活动二:发现与探秘。
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叫什么?谁知道他们的故事?它们会动、会说、会唱的秘密在哪里?
通过讨论他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3、 活动三:欣赏与描述。
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说说玩具给你什么感觉?什么地方使你这种感觉?
4、 活动四:比较与探究。
a、 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与一件现代玩具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b、 探究现代玩具逗趣与科学益智结合的特点。
c、 探讨玩具功能与审美性的双重作用。
第 二 课 时
5、 活动五:创作与评价。
a、 用线条设计自己喜欢的、想象中的现代玩具;
b、 布置小玩具画展。
c、 提出评价要点,引导评价。
d、 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能画出玩具的基本特征,构图饱满。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教学重、难点:
1、设计方法。
2、拓展思维。
教具学具:垫板、尺子、铅笔、剪刀、牙签、橡皮泥、纸盒、彩纸等。相关欣赏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课题
实验游戏:取自然课的纸口杯与线制成的电话,请俩生表演打电话。
揭示课题:奇妙的电话机
二、讲授新课
1、设计原则
通过图片资料简介电话的有关知识;欣赏一些电话机的设计,“这些电话机给你的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设计要新颖独特。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设计电话机。”
2、师示范设计一款喇叭花电话机,生纠正,引导生认识到设计原则:造型新颖的同时要满足听、说、拨号的基本功能。
欣赏达利作品《虾形电话》、《唇形沙发》等,“是否符合新与用的设计原则。”
3、设计方法
分析作品:唇形沙发、彩色热水瓶、一个超现实的房间
问题:“它是一个沙发,它象什么?”(嘴唇)“人的嘴唇是这么大吗?”“它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设计成沙发的。”(夸张)
“这一组彩色热水瓶圆圆的瓶盖、扁扁的瓶嘴、胖胖的瓶身,象什么?”(企鹅)它是运用什么方法设计的。(变形)
“它是怎么设计成一个房间的?”“想想设计师是怎样设计的。”(把人的脸通过夸张、重组的方法设计成一个特别的房间。)
“设计师从哪里寻找设计资料的?他们运用了哪些方法?”
讨论:“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变成我们的设计资料?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生活中常见的人物、五官、字母、建筑及各种自然物,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设计电话机。
4、设计材料
问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指生答。
5、讨论交流
“我想设计什么样的电话机,它有什么特点。”
三、学生创作
四、展示作品:以打电话的游戏方式介绍自己的设计,交流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五、收拾整理: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六、课后拓展:收集有关电话机的资料。运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新颖的电话机。
七、板书设计
奇妙的电话机
八、教学反思:通过图片资料简介电话的有关知识;欣赏一些电话机的设计,“这些电话机给你的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设计要新颖独特。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设计电话机。”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篇4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一】(共享)。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师示范:我用办法,让 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
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①要有主题,有情节。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篇5
一、教 材 分 析
堆沙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之一,沙子具有造型表现的功能,且适合集体合作参与。
本课花儿遍地开通过大家一起玩沙,自由或小组堆雕有趣的事物,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参与体验。教学内容花儿遍地开侧重于对泥沙立体造型的浅显认知,花儿遍地开在玩中获取泥沙造型的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课花儿遍地开学习的材料沙子易堆易雕,又好玩,工具有成套的沙滩玩具(小水桶、小铲子、小水壶等),可选择可替代的工具易准备,参与形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很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在教师有效地组织、合作、参与下,学生既能够尽情体验到堆沙造型活动的愉快,也能在活动中提升美术学习能力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 学 目 标
*体验一起堆沙和合作进行造型活动的愉悦,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
*了解和发现堆沙造型的不同方法,学会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游戏。
*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像能力,体现相互配合的群体意识。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教学以参与体验为学习原则,注重在玩中学,将沙雕知识教学建构在快乐堆沙游戏的情境之中,从而把对沙雕造型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需要。
学习需要以参与、体验、发现为切入点,所以教学过程可考虑玩玩堆沙游戏——发现堆沙造型——选择方法尝试——沙雕造型表现——即兴述说表演等环节。
玩玩堆沙游戏可从“说说在沙地上能做些什么”入手,使学生充分、尽情地玩,寻找到能做的一件事,一般包括图画、写字、浇水、堆沙造型等等。
然后,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一看,由此设计出堆沙造型。在这个环节中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堆沙造型的方式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空间,从而引发对利用工具堆沙的思考。
选择方法尝试时,一方面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方法,另一方面可给予适当的现场演示,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塑料桶、一次性水杯、沙滩玩具的模具等进行较为复杂的堆沙造型。同时对堆沙造型的再塑造,即雕的方法,包括铲、挖、切等应作一定的指导。
沙雕造型表现时,一般可考虑分小组合作表现,有利于观赏效果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即兴述说表演,可让学生根据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的内容,自己的经验和想像,先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后即兴述说一个故事或进行一个小表演,可丰富作业评价的.形式,传递艺术评价过程中可能萌生的再创造意图。
学生相互评价应渗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于帮助找到美术学习的闪光点并加以概括。
作业要求:大家一起玩堆沙游戏,看一看,想一想,雕一雕,在沙地上塑造出有趣的事物情景。
四、教 学 建 议
*在校内或校外找到一块有一定湿度的沙地是本课教学的前提,湿度不够可适度浇水,湿的沙便于堆雕造型。
*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能进行堆沙造型的一切工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传递玩得好与玩得巧的经验,注意在玩与学中启迪学生智慧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思路也可考虑进行有主题性设计意义的沙雕造型,全班同学集体制作一个大的沙雕造型。在这个思路中,精心策划和细心安排及有序组织较为关键。
*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思路,但应防止低效的教学活动,为玩而玩,导致美术教学失去应有的作用。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3、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想象创造的。
教学重、难点:
1、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2、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名字。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变体美术字的作品,画册、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闪光材料、白纸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龙飞舞凤的艺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
生: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龙飞凤舞有特色、……
师: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可以让学生稍加,对明星艺术的看法、。
2、出示课题:闪光的名字
二、发展阶段:
1、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为什会取这个名字?对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2、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画画,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假如让你做、你有什么想法。
3、教师展示一些形式较为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让学生欣赏。
4、教师取班上任一学生的名字进行设计示范,学生帮老师出主意,共同设计名字。
5、设计法:
(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
(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
(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
(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
6、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运用什么方法(绘画、剪贴、撕贴)进行制作。
7、作业要求:构图饱满,形式多样,色彩鲜艳。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点评作业。
四、课后拓展:
将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实物(例:叶子、布、泡沫等)厚实材料拼贴,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名字设计变化的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知识:
(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
(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
(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
(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
3、欣赏另类范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创作方法(制作法):
金色材料的运用(例: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沫等)先将名字笔划双勾,画出名字的轮廓,再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最后将这些材料均匀撒在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所学的设计方法,展开想象,用新学的制作方法想想创作。
2、比一比,谁做的精致,设计的新颖。
四、学生练习: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设计制作巧妙的地方。
教学后记:
本课教
通过课前了解自己名字的意义、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体验不同的美术表现方法和材料的运用,让学生在采取夸张、变形、衬底、图案装饰等方法来创作自己的名字画的同时,体验和感受到制作艺术字,变体字的.乐趣,发现名字的音美、形美、意义美;培养了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