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专四写作教案7篇

教案的制定需要反复审查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和需求,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专四写作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专四写作教案7篇

专四写作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明确中考议论文的考察要点

2、掌握议论文阅读答题的策略和方法

3、提高议论文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议论文阅读答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议论文知识点回顾

(一)、议论文及其三要素

1、什么是议论文: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来阐明作者观点的一种文体。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什么是论点:作者对文中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或主张。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表明主要见解,能统率全篇观点的是中心论点;只能统率局部的观点的是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

论点特点:要求正确、严密。

(2)什么是论据:作者在文中所使用的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论据种类: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什么是事实论据:有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

什么是道理论据:有名人名言、革命理论、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论据特点:要求准确、典型、真实。

论据作用:无论是哪一种论据,都只有一个作用: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

(3)什么是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纽带。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论证特点:要求严密。

(4)三要素小结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怎样证明

(二)、议论文的结构

1、一般结构:是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来安排的。体现在结构形式上就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2、 各部分作用:引论(开头)担负着提出问题的任务;本论(正文)是主体部分。结论(结尾)是分析论证的结果,担负着总结全文或强调中心论点,明确认识或提出希望的任务。

(三)、议论文的分类

1、从论证的方式分,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2、什么是立论和驳论:

立论: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驳论:指反驳别人的主张,证明别人的主张是虚假的、错误的,从而确立起自己正确的主张。

3、立论和驳论的共同点: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4、驳论的方法:驳论有三种方法,即①反驳论点、②反驳论据、③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

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5、驳论方法的具体说明:①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

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如:《不求甚解》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点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③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 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四)、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但有时也要用记叙、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都是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服务的,都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些表达方式常常和议论交织在一起,直接间接地为议论服务。但要注意,议论文中使用的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都是辅助手段,决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语言除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概括性强,非常严密的特点。

二、考点说明

1、能准确把握议论文的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能用自己的话正确概括出论点。

2、能概括分析论据(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能分析论据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3、能把握论证方法(包括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理解这些论证方法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4、能分析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即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5、能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6、体会议论语言的严密性、生动性。

7、能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答题指导

1、找出中心论点

(1)方法:

常见位置寻找

通过主要论据来寻找论点。即作者对论据分析后,提出论点。

通过“认为”、“必须”、“由此可见”、“要”、“是”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来寻找论点 。

有的在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分析否定后提出中心论点。

(2)注意点

论点必须是紧紧围绕论题、表达看法、主张的比较完整的判断性语句。同属这一类的句子,要找那些概括性强的。

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

我们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就是文章的论点,可依据通读整个文段,看文段的其他句子是否围绕这个语句来写,与这个句子有没有逻辑上的关系。

2、用自己的话归纳中心论点

(1)方法:

找出论题,判断作者对此问题的倾向。

观察论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从中推断它所支持的观点。看它证明的是什么,这个就是论点。

归纳段意——归纳层意——概括论点。

分析总结性的关键词语。

分析分论点,找到中心论点。

(2)注意点

论点的语言形式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判断性的句子,不能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也不能用问句。常用“××是(应该)×××”、“××不是(不应该)××”的句式。

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

用论据来验证,看看论点和文章中的论据所要证明的是不是吻合。

3、例题解析

4、找出分论点方法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解释、说明。

一般通过位置寻找,段首比较常见。

分论点有时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

分论点形式相对一致。

第二课时

1、辨析论据类型

注意点

不是所有名人的话都算作是道理论据,这是不妥的。名人的话有时包含在事实论据中,只是事实论据的一部分,而不作为证明论点的道理,这时就不能算作道理论据。

2、概括论据方法

(1)、概括论据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人物指论据中的主要人物,事情指整个事件中最本质、最核心部分。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2)、概括论据的基本模式:(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核心事件+事件结果。

(3)、注意点:概括事件要尽可能围绕中心论点;概括要时用词要准确;语言要简洁,对文章语言要提炼、加工;论据的论证角度。(如:从反面论证了——)

3、分析论据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1)方法

①概括论据中心

②注意论据前后的概括性语句

③联系论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2)例题解析

4、补写论据方法

认真读文段、明确文段的论点,围绕论点补写。

事实论据补写的方法:恰当选择叙述角度、适当剪裁突出重点、反复强化中心词句。

注意点:事实论据应当简洁;注意和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照应;论据要有代表性,说服力强。(最好举名人的例子或用名言)

(一)、把握论证方法、理解论证方法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1、准确掌握各种论证方法的常见作用。

2、注意与论点、具体内容相联系

3、答题模式:论证方法+一般作用+具体内容

(二)、能理清论证的过程

1、方法:

①首先看提出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引出论点的(举事例、引名言、分析现象等);接着看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论证过程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及相应的论据,以及论据使用的角度。②弄明白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并列还是递进)。

③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语。

2、答题思路:

(1)要点出文段的论点是什么、

(2)要答出论据是什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弄明白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用好连接词(”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4)答案要准确、简练、通顺。

3、常见论证结构

(1)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者道理论据,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分——总

(2)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说明了**的道理)总——分——总

第三课时

(一)、分析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①理解词句的一般含义;

②推敲其在句中的语境义;

③结合语境义分析其表达作用;

④结合文章论点来理解。解析品味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的原则,揣摩作用一定要结合句意来回答

(二)、体味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

1、语言特点各自表现方面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 概念使用准确 ②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

d、语言生动表现为: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

e、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

2、体味语言特点的角度

结合关键性词语、修饰性词语(副词)和关联词语,体味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结合修辞手法,体味语言的生动性和深刻性。

3、补充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

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三)、能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

1、常见题型

(1)、结合现实生活,谈对文中某问题的认识。

(2)、是否同意文中的某种说法并说明理由。

(3)、自选角度,谈读了文章之后的感受

2、应对策略

(1)、注意尽可能结合文章论点。

(2)、答题考虑到正反两面情况。

(3)、态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4)、注意语言表达清楚通顺。

(5)、注意题目要求,个别需要结合自身经历或举生活实例。

专四写作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经济应用文的写作要求

2、学生写作训练案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八课题

同学们,我们将来毕业会到工厂或机关工作,有些同学有可能担当工厂或关的宣传工作那么经常会遇到应用文。因此学会写应用文是非常重要的。

二、训练步骤

1、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济应用文?

明确:是经济部门的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沟通信息、处理事务而使用的一种文体。

2、经济应用文的特点

(1)很强的实用性

(2)一定的权威性

(3)特强的时效性

(4)格式的规范性

(5)内容的专业性

3、经济应用文的写作要求

(1)内容真实

(2)目的明确

(3)眉目清楚

(4)语言朴实

(5)要经常练笔

4、凭证应用文与告启类应用文的区别

定义凭证类:用来建立和确认某种关系的凭据性文书(包括借条、收条、领条介绍信、证明信、聘请书、声明等)

告启类:告知人们某件事的一种书面文体(包括启事、海报、请柬等)

格式

凭证类:标题、正文、落款

告启类:标题、正文、结尾

三、写作指导

经济应用文的写作,格式是最重要的,想写好应用文必须经常练笔,同时要注意报纸广告。这些对予我们写好应用文十分有帮助的

四、写作训练

根据所学过的知识第一小组写收条,第二小组写证明信,第三小组写寻人启事,第四小组写海报,然后进行交流。

五、加强训练出示一些练习让同学们去辨别,是一步来区分,凭证类的应用文与告启类应用。(利用试卷将题目发下去让学生来区别)通达抽签提问个别同学来回答。最后由同学、老师一起评定。

六、布置作业

写一份校50周年的征文启事。

要求:

(1)中心明确,有条下紊;

(2)不少予400字。

专四写作教案篇3

一,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应该来说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对这些事和人作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这样在你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

二,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或话题),形成一个系列。如“亲情系列”、“秋天的故事”、“往事如烟”??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三、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上述讲到的在现代文阅读中需要大量的阅读,这可以一举两得,学生可以从中积累一些自己生活体验相同的间接的素材,为自己所用。因此,在现阶段中,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

专四写作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

1、能看清图意(或人物动作),把上课前师生的一系列活动用一段话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连贯。

2、培养学生尊师守纪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看懂图中人物的一系列动作训练说一句话。

2、难点:把观察到的一幅图中的现象怎样合理地进行前后想象联系。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每天要上好几节课,你是否留心观察过上课前,老师是怎样站在门口等候的,当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起立致敬的,老师又是怎样亲切地问候大家的。今天这堂课,就是要把上课前的情景写下来,看谁写得好。

2.引导看图,思考问题。

(1)学生边看图,边思考书上问题,并把几个问题答案连起来自己说一说。

(2)分小组,讨论。

(3)教师指名在课堂上说。要求以中下学生说为主。教师及时讲评。(让学生说说这些同学哪些方面说得较好,不够的地方可以怎么说)

3.师生共同表演,边演边说。

(1)模拟演示:教师手捧课本和一叠作业 本站在教室门口,面带笑容地看着同学们做着上课前的`准备。铃铃铃随着一声铃响,老师快步走进教室,随手轻轻地关上门,走上讲台,放下手中的课本和作业 本,亲切地向同学们问好。(教师的动作演示尽量要将动作、表情外化,使学生便于观察到。)

(2)说话练习。(按下列提示说话)

①老师是怎样站在门口等候上课的?(动作、神态)

②同学们是怎样等待老师上课的?(做什么,表情又怎样?)

③老师走进教室时怎么做的?老师和同学是怎么互相问候的?

④老师、同学互相问候后,老师又说了做了些什么??(按要求自已说一说,再集体讨论,并连贯他说一说)

4.写作练习。

(1)提出目标:优等生要求把过程写具体,特别动作、语言、种态进行具体描写;一般同学要求把过程能较完整地写下来。

(2)学生练习,教师巡查。

5.讲评。

学生写作时,教师要根据巡查时发现的情况,选择各种有代表性的片断进讲评。例如:①某一动作描写写得精彩的;②神态描写较为入神的;③语言、对话写得好的等。特别要鼓励有困难的学生,师生帮助他完成。

6.小结:要写好作文,必须注意观察,观察越细致,写起来就越具体。写作时,要把事情过程写明白,写连贯。(表扬达到写作要求的、有进步的学生,激发起写作兴趣)

7.课后巩固练习。

让学生回家观察,写一个生活片断。

以下三题自选1题,或自己确定写作题材。

(1)妈妈看电视。

(2)奶奶洗碗。

(3)爸爸上班去。

专四写作教案篇5

[训练目的]

1、记事写人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写作教案——(网友来稿)。

2、明确详略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训练题目]

1、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2、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详略得当。

3、课外练笔:随时将自己对生活、对学习、对周围的人或事的感受写下来,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独立成篇。

[训练指导]

第1题规定了取材的范围,记叙发生在双休日的事。写作的对象是自己,还是他人,所写的内容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题目中未作限定,其实均可。当然,多数学生首先考虑的可能是自己在双休日里的生活。不管记叙何人、何事,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中心意思一经确定,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去选择材料,有详有略地记叙。写作本题,切忌平庸。不要流水账般记叙双休日的生活内容。如何写出新意,要好好构思。

第2题,要求学生写夏季,写出对夏季的喜爱之情。夏季里可写的人、事、景、物很多,题中的一段文学描述,对学生如何取材,写些什么内容已作了启示。如何写好本题,要注意三点:

①“喜欢”是贯串全文的中心,无论写夏季的何种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表现对夏季的喜爱之情;

②是从一个角度来写,还是从几个角度来写,都可以;

③写景、写物、写生活情景等等,一定要写出夏季的季节特征。

第3题,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敢于表达真切感受,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设计思路]

1、使学生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

2、通过活动的全过程,陶冶情操,激发爱国感情,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写作教案——(网友来稿)》。

[内容阐释]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理性阐述分析。这一段主要讲了三层内容。

第一层(1—2句),引列宁语录,解释什么是爱国主义情感,阐明这种情感的.价值、地位。

第二层(3—5句),以本单元课文中内容为例,进一步论证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其中,第3句为总领句,第4句概括述例,第5句是作者的感叹、评价。

第三层(6),总结句。表明在这一问题上广大同学应当采取的做法,号召大家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而提示了本项“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

第二部分,主要说明“访问”的具体操作问题。

“访问前准备”主要讲了访问的计划安排、访问的对象、访问活动所要了解的内容等三方面的问题。

“活动问题”是按照一般参观访问活动所设计的程序:听介绍——看实验——问情况——察心境。

“访问小结”也从三个方面设计。设计层次是由内到外,由浅入深:写感受——作交流——对外报道。

[教学参考提纲]

组织学生进行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不应当把它搞成一个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程,而应该体现出比较充分的语文味和人情味。

首先,给时间让同学认真阅读第一部分“导语”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做一点扩散思维,请同学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古今中外的爱国者形象,并谈谈这些形象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其次,要求同学按照第二部分设计的程序逐项开展工作。其中,有些地方值得注意。比如,在准备工作中,可以先将本活动的主题或者说终结性评价的中心工作先告诉学生,增强本项活动的目的性;比如,明确要求具体活动的组织、联系工作,一律由班级同学的代表自己去做,老师不作任何干预;再比如,关于小结工作,特别是其中的专题汇报会的“中心”即“……在我心中”,还可以作一些分解,要求同学作一点分工,这样也许可以使小结工作更有层次,更有内容。

专四写作教案篇6

?知识目标】

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在作文中有何作用。

学会赏析细节描写的好处。

?能力目标】

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将细节描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

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

教学方法:

感受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米开朗琪罗在雕刻和绘画时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他在完成作品时,连雕像的眼神、肤色和肌肉线条都力求完美。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

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理)

二、感受细节描写

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

明确: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三、比较品读,感悟方法

既然细节描写能使人物鲜活起来,那么,怎样把这些细节形诸于笔,让他们形象可感呢?接下来一起欣赏几个经典片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他们写得生动,富有感染力的。

方法一精用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段文字摘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里写冬天下大雪捕鸟的情景,一连串的动词准确生动的刻画了捕鸟的过程,表现了百草园给“我”带来的乐趣。我们再来看一个片段: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鲁迅《孔乙己》)

这是《孔乙己》中最精彩的细节,“排”字表现出孔乙己的出手阔绰,动作幅度大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有钱,是他虚荣心的体现;而后一个“摸”字则表明他身世的落魄,经济的拮据,即便如此,周围人还是戳他的痛处,表现了世人的麻木不仁。这种表现细节描写的方法是:精用动词。

方法二:巧用修饰语

(过渡)巧用修饰语是塑造人物形象,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好的作品能感人肺腑,它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再看一个片段(出示ppt)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已经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3]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摘自张之路《羚羊木雕》)

从“突然”的发问,到我的心“怦怦地”跳、“小声地”回答,到妈妈“严厉”而“坚定”地让我要回羚羊木雕,这一串修饰词生动表现了我的委屈和妈妈的强势。

方法三:巧妙的运用修辞,即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对事物加以淡妆浓抹,能使语言增亮增色,提高文章品味给人以美感。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鲁迅《药》)

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动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现于读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衷,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热闹似的,令人伤心痛心。作者那强烈的愤懑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在这一细节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总之,好的细节描写,就犹如一座座精美的灵魂,有了它才能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今天老师只是抛砖引玉教会大家其中的三点,下课之后大家可以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超越自我。

四、描绘细节,表现亲情

①学生写作:

请以“难忘那一幕”为题写一个片段,抒写你与亲人相处时,最难忘的情景。(注意运用细节描写。)

②修改习作。

细致地对同桌习作进行修改。

③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④(总结):细节描写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就是因为描写特别细腻,能抓住人物的具体特征,把人物最感人的特征表现出来,从而感动读者。

五、结语:

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一个片段的组合,更是点滴亲情的凝聚,作文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生活中的细节,让我们擦亮眼睛,用心捕捉生活中细节,去描摹去刻画,再现原汁原味的生活,让亲情的细节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在笔尖永驻芳华

板书设计:

细节描写

精用动词

巧用修饰语

妙用修辞

专四写作教案篇7

案例背景:

教学设计是课前的一个准备,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分析、评价,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体育学科的教学具有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器材、教学目标不同,所以在设计上要有不同,不能千篇一律一种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根据内容、自己的教法制定教学流程。现在我把本人的《高处跳下接前滚翻》一课的教学设计(部分原稿及改进稿)写下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前滚翻的组合动作,知道它在生活当中的一种自我保护方法。

技能目标:学习高处跳下接前滚翻动作,85%以上的学生能独立完成组合动作。

情感目标: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信,敢于展示自我,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分析、反思: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怎么创新,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是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上,一定要合理、切合实际,不能盲目乱写。以上为例:改过后的教学目标更加简单明了。原情感目标啰嗦,有的还和教学内容没有关系(合作,团结协作),本节课的教学里根本就没有合作的地方。还写什么合作。他只是在后面的游戏里能体现,可我的教学设计前面的教学内容里没有写。所以在改进后的教学目标里更能体现教学的情感目标。

二、教学程序

1.学生边背诵古诗边活动各关节。

2.古诗放松操。

分析、反思:

如今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模式化和单一的教学方法所能满足的,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值得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探讨的课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拘一法,贵在得法,只要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地、综合地选择已使用教学方法,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喜欢新鲜。不稳定说明他们精力旺盛,喜欢新鲜是应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知道:改变一些教法,专研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很是有收获。如:改进后的准备活动和放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全面地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其中。寓教于乐之中,在乐中学,学中乐,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目的相同,不同的方法就有不同的效果。

“前滚翻同学们掌握的不错,有没有想挑战一下增加点难度的同学?”

分析、反思:

同样的目的,运用不同的语言,效果就不同,学生的动机不一样。前面的话,学生是按教师说的去做有难度的,被动的去做。而后面的话,学生是想主动要去尝试。一句话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挑战的兴趣,个个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想展示自己。

“老师相信所有同学都很有勇气来展示,是不是?是不是?”(语调提高)

“谁是最勇敢的,来高高的举起你的手”。教师先找胆大、爱表演的,做完给予评价,表扬。再找胆小、腼腆的。做完鼓励“有人还说某某不敢展示,消息错误,纯属谣言!掌声送给这位了不起的人”。最后找没举手的,过去问她名字,让她大声说出,然后鼓励。“老师记住你了,请再大声说一遍你的名字,我是想让所有的同学都记住你——一位勇敢者的名字!”“好,大家一起来给她掌声。”

分析、反思:

学生展示,其实是一种激励,一种表扬和肯定。是一种改进、提高技术的有效手段。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安排展示环节,通常都取得预设的效果。有时还会有意外收获。对于胆子小的要分析他的原因,是性格腼腆,不喜欢张扬,还是因技术问题怕做不好同学笑话。无论对于哪种情况,教师要有应变能力,避免使课堂出现尴尬。课堂展示应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当课堂气氛沉闷时,学生就会表情严肃、动作拘谨。反之,当课堂气氛活跃时,学生就会积极、大胆,就会自信的展示。再者就是加强练习时的知道,让学生尽快的掌握技术,避免因技术问题而不敢去展示。

我们每节课的设计,都会有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要想取得实质性的教学效果,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的暴露是必要的。在教学实践中不足缺点暴露太多,就容易丧失自尊和自信。比较两份教学设计,课的基本东西没有变,还是以《高处跳下接前滚翻》作为主教材。教学目标更加合理、更加实用。只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语言的组织上稍加改动。这样的修改,也比原设计更能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并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空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班中国功夫教案7篇

大班体育跨栏跳教案7篇

小学体育游戏课教案7篇

小学生态教育教案7篇

大班美术船教案优秀7篇

大班美术船教案模板7篇

大班美术船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大班船的主题教案7篇

有关健康的教案优质7篇

有关健康的教案模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115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