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实现教程以及课程课标的要求,每个人在写教案的时候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教案优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身边的事物特别关注。小手是幼儿最常用、最熟悉的一部分,他们每天用小手做许多事情。但是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知道怎样保护小手,他们常把小手伸孔洞里,还会吮吸手指、啃指甲盖、玩刀子等,这些行为不仅不卫生,还存在很大危险,需要成人及时的纠正和引导。所以我将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和改动,使幼儿通过活动来认识小手,喜欢小手,知道需保护小手,并掌握一些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识。
活动目标:
1、喜爱自己的小手,喜欢做小手的游戏。
2、认识小手,知道保护自己的小手。
3、学习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识。
活动重点:
认识小手,知道保护自己的小手。
活动难点:
初步掌握保护小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节奏欢快的音乐磁带。
2、保护小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律动《小手爬》引出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小手在身体上爬的动作,感受小手的活动。
2、引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自己的小手,知道保护小手
⑴ 认识小手,喜爱自己的小手。
通过观察、感知和描述,知道小手上有手指、指甲盖、手心、手背等,说一说:小手小手真可爱,1、2、3、4、5,五个手指头。
⑵ 挠一挠小手,体验小手游戏的快乐。
挠挠自己的手心,挠挠同伴、老师的手心,说一说有什么感觉。说一说:小手小手真好玩,挠挠小手哈哈哈,痒死喽——
⑶ 了解小手的本领,懂得要保护自己的小手。
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打手势、敲电脑、拿东西、穿衣服……
学习时帮助我们:握彩笔、捧书本、翻画书……
游戏中会:玩玩具、弹钢琴、做手指谣、做舞蹈动作……
3、学习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识,掌握保护小手的方法
⑴观看图片,了解小手的安全保健知识。
不吮吸手指头,不啃指甲盖。
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小手干净和美观。
幼儿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
2、懂得一些保护骨骼、促进骨骼生长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x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图文字卡:支撑、保护;好习惯、有营养;
三、活动过程:
(一)我的支架
1、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小学生是怎样坐的?是什么让我们的身体能挺直?
2、捏捏身上的骨头,捏上去什么感觉?(硬硬的)这是脊椎骨。出示ppt
3、身上哪些地方有骨头?
4、:骨头长在皮肤和肉的里面,我们看不到,但能摸到。有一种机器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骨头。
(三)看x光片,认身体部位(腿部、胸部、脚部)
1、这里有几张x光片,你能认出这是什么地方的骨头吗?说说它们的样子,在自己的身上摸一摸。告诉幼儿骨骼的名称。
2、你还知道身上有哪些骨头?
(三)人体骨骼。
1、看了这张图,你能知道些什么关于骨头的知识?(老师可先示范:看了这张图,我知道人的手臂由两部分骨头组成,上面一根、下面两根)引导幼儿关注:腿部、头部、胸部、腹部、手、脚
2、对你不知道的地方提问,相互解答或老师解答。
3、人体有这么多的骨头,骨头有什么用呢?(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出示文字卡:支撑、保护:有的骨头能支撑我们的身体,比如:脊椎骨、腿上的、手臂上的骨头;有的骨头能够保护内脏。比如:肋骨做几个动作,感受骨头的作用。立正,手臂前伸;摸一摸,感觉骨骼的保护作用:头盖骨、肋骨。
4、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骨头,到底有多少块骨头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数一数图,估计一下。
大人有206块,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图,知道人体的有些部位是有许多小骨头组成。
小朋友的骨头在不断地长4、骨头在长,会有什么变化呢?(长长、合并、变硬)
(三)让骨头长得
1、怎样让骨头长得好?
2、如果骨头受伤了,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受伤?
3、师幼共同,提升:喝牛奶、晒太阳、运动、坐得直、站得稳在幼儿带来的众多有数字的物品中,幼儿对温度计的兴趣很大,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就聚集在数学区"玩"温度计,小声议论。他们发现用捂住水银柱,红色的"水"会慢慢升高,手拿开"水"就会下降。
幼儿教案篇3
[活动来源]:
春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风筝的造型丰富多样、色彩鲜艳。有一次和宝宝闲聊,他兴奋地对我说放假的时候和爸爸妈妈放风筝的事,其他小朋友听到都很感兴趣。结合这一情况,利用幼儿浓厚的兴趣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安排]:
活动一:谈话《放风筝》
(活动已经进行,谈话过程中小朋友听了都着急地说要去放风筝,在小朋友产生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产生了下一个活动。)
活动二:漂亮的风筝
[活动目标]:
通过收集,展示风筝,让小朋友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放风筝的欲望。
[活动准备]:
1、请爸爸妈妈帮忙收集风筝。
2、将小朋友带来的风筝挂在墙上展示。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
师:你们带来怎么多风筝可真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
2、看风筝:带着幼儿边走边看,挂在墙上的一个一个风筝,看看哪个大,哪个小,哪个是小燕子,哪个是奥特曼等。
3、活动结束:
谈话:说说你喜欢哪个风筝。
不错的活动三:放风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拉着风筝线跑,体会其中的乐趣。
2、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
[活动准备]:风筝若干奖品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幼儿放风筝:(教师:春天到了,你们带来的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来放风筝,好吗?)
2、就秩序问题讨论。
提问两位相互撞击的幼儿:你们撞到对方后,疼不疼?你为什么会撞到别人?
告诉幼儿可以避免与人相撞的方法:奔跑时,注意前面小朋友,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当前面的人停住时要能及时刹住脚步。
3、为幼儿发奖,鼓励幼儿下次再来放风筝。
问:今天你们放风筝,玩得开心吗?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开心,还能避免许多的危险。既玩到了又保护了我们自己。
二、活动结束:带着风筝自由地飞回教室。
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穿着大鞋子协调的行走,发展平衡能力。
2、体验穿大鞋子模仿爸爸的趣味。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活动准备】
1、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男士成人鞋。
2、课件:(爸爸的拖鞋、凉鞋、皮鞋、水鞋)。
3、自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活动身体
“孩子们,跟老师一起来做运动!”师幼随音乐《智慧树》进入活动室,做活动前准备,重点活动踝关节、向前走、向后退等。
二、穿穿爸爸的大鞋子
1、教师出示课件。师幼围坐一起,请幼儿说说这是谁的鞋子,想穿大鞋子吗?引起幼儿的兴趣。
2、谈话:“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大鞋子”,让幼儿任选一双,穿上大鞋子自己感觉一下。(提醒注意安全)
3、我们的大船要起航了,幼儿排成一队,放音乐《我穿爸爸的鞋》,随教师幼儿有规律的走。再次体验穿大鞋子的感觉。
4、师幼交流:大船到码头了,提问:孩子们,穿着大鞋子走路有什么感觉?应该注意什么?
三、进行游戏
1、师:你们想驾驶着自己的“大船”来进行一场比赛吗?比比看谁走得又快又稳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
2、放音乐《运动员进行曲》,按事先贴好的标志,分成红黄两队。运动员入场。
3、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要求。
4、听老师口令,幼儿进行游戏。
四、学学爸爸的精典动作
1、“游戏好玩吗?来到老师这里来休息一下”,师幼围坐一起,刚才我们模仿了爸爸走路,那爸爸在平时还喜欢做什么动作?他的表情怎样?引导幼儿模仿爸爸的动作、表情。
2、教师小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穿着爸爸的大鞋子,又快又稳得走路,还学了爸爸的精典动作,模仿了爸爸的表情,对我们的爸爸有了更深一步地了解,我们要以爸爸为榜样,向爸爸学习。
“来,跟老师一起听一段音乐来放松一下”,放音乐《智慧树——再见》。师幼共同做放松动作出教室。
幼儿教案篇5
教师:我们再来听听,这个小朋友的汤泼在哪里了?(汤顺着桌子往下流。)他该怎么办?"来听听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让开流下来的汤,再请成人帮忙。)教师小结:汤泼在桌子上,又顺着桌子往下流,小朋友要立刻让开留下来的汤,以免汤把自己的衣服、裤子弄湿。然后,可以请成人帮忙处理泼下来的汤。
3、教师总结。
教师:有时,因为小朋友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汤弄泼了,当大家遇到这种事时,首先要让开泼下来的汤,然后再请成人帮忙。如果不让开,汤就会弄湿自己的衣服,甚至会烫伤自己。
2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小手流血了
教学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一张。
教学过程:
1、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
(1)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教学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幼儿教案篇6
活动目标:
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参观幼儿园,初步熟悉幼儿园的内部环境。
初步了解幼儿园及本班活动室内各个分区的作用。
愿意跟随音乐舞动,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我的幼儿园”组图;《我爱我的幼儿园》歌曲音频。
活动过程:
组织幼儿玩游戏“开火车”,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初步熟悉幼儿园的内部环境。
1、两名教师分别充当火车头和火车尾,组织幼儿“开火车”。
2、带领幼儿“开火车”,参观幼儿园的保安室、医务室、厨房、操场,再回到活动室。
出示组图“我的幼儿园”,鼓励幼儿结合参观经验说说图片内容,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各个区域的作用。
这是米娅小朋友的幼儿园,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吧。
这是哪里?和你的幼儿园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
保安室/医务室/厨房里会有什么人呢?他们的工作是什么?
操场/活动室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小结:幼儿园的保安室里有保安叔叔,负责保卫小朋友的安全;医务室里有卫生保健老师,小朋友生病受伤都可以找他帮忙;厨房里有厨师叔叔和厨师阿姨,为小朋友制作可口的饭菜、点心;操场是小朋友户外活动的地方;活动室是小朋友活动生活的新家。
再次组织幼儿玩游戏“开火车”,引导幼儿参观本班活动室,向幼儿介绍活动室里每个分区的用途。
米娅的幼儿园活动室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的活动室和她的一样吗?快和老师“开火车”,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新家吧。
小结:我们的活动室里有厕所、饮水区、阅读区、美工区等等分区。小朋友们以后要一起在这里一起生活。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这个新家,在这个新家里茁壮长大。
播放歌曲音频《我爱我的幼儿园》,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自由摆动身体,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爱上幼儿园。
有首好听的歌,唱的就是小朋友对幼儿园的喜欢,一起来听听吧。
请你跟着歌曲,和小伙伴们一起摆动小手,扭扭身体吧。
小结:在幼儿园里不仅可以学习本领,还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大家在一起开心的唱歌、跳舞、做游戏。相信小朋友们肯定会爱上幼儿园!
幼儿教案篇7
教案目的:
1、认识和书写数字“0”,初步理解“0”所表示的含义。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
认识和书写数字“0”,初步理解“0”所表示的含义。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案准备:
头饰各一个,一个盘子(内有3个寿桃),情景表演。
教案流程:
一、进行情景表演,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1、出示铅笔: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朱老师拿给xx一支,还剩几支铅笔?用数字几表示?朱老师又拿给xx一支,还剩几支铅笔?用数字几表示?老师又拿给xx一个,有没有铅笔了?用什么表示?(启发幼儿思考“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2、出示数字“0”,告知幼儿“0”也是一个数字,“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3、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景需要用数字“0”来表示。(演示出生活中各种可以用数字“0”表示的情景,让幼儿判断,然后让幼儿自己举出实例,如,黑板上的粉笔字都擦干净了,饼干盒里的饼干吃完了,玩具箱里的玩具全被拿走了……)
二、认识数字“0”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1、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一说“0”像什么?
2、游戏:“我会变0”,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方式编出数字“0”的造型。(绘画方式:画出一个“0”;身体动作的方式: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小0的造型,用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大0的造型;材料摆放的方式:用毛线圈出一个0的造型;剪切的方式:用一张纸剪出数字0的造型。)
三、 认识数字“0”的其他含义,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的用处。
1、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说说“0”的其他含义: 盘子里没有东西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呢?它用来表示什么?(摇控器、电话键、微波炉的刻度等。)
四、进一步拓展幼儿对数字“0”的认识。
1、在黑板上出示算式:1-1=()、2-2=()、3-3=()、4-4=()。请幼儿算出答案写在作业纸上,并说出理由。
2、小结:任何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都为“0”。
幼儿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动作。
2、听懂老师的指令,有一定自控能力,能遵守游戏规则。
3、能情绪愉快地参与音乐游戏。
【活动重难点】
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猫妈妈头饰;捉迷藏游戏的环境布置;已掌握猫走步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律动进入场地
1.让幼儿观看小猫视频。
2.和老师一起学做小猫的叫声和走路。
师:“今天天气可真好,猫妈妈要带小猫去做游戏,谁是我的小猫呀?我要看看哪只小猫最聪明,做得和 妈妈一样。”律动《猫走步》进入场地,幼儿围坐半圆。
师:“瞧,我们今天来到森林里了,你们看森林里有些什么呀?
幼:“有草、有树、有房子。”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环境。
二、学习游戏规则。
师:“小猫们可真能干,现在跟着妈妈一起来唱首歌吧!”复习歌曲《找小猫》
问:刚才歌里唱的是谁和谁在做什么?
小猫和妈妈玩捉迷藏,心里怎样?(高兴)
小猫捉迷藏的时候可以躲在哪里呢? 小猫躲好以后,怎样才不会被妈妈发现?”
三、师幼一起游戏。
1、交待玩法。
师:“小猫们可真聪明,现在就和妈妈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待会儿小猫唱完第一段歌曲以后就去找个地方躲起来,别乱动,被妈妈找到的小猫,妈妈会摸摸他的头。”当唱完两段歌曲后,猫妈妈会喊“还有的小猫在哪里呀?”没有被发现的幼儿就站出来:“在这里”!
2、第一遍游戏。
表扬遵守游戏规则,唱完第一遍歌曲后再躲藏的幼儿。
3、第二遍游戏。
猫妈妈表扬躲好后没有乱动,没有发出声音的小猫,提醒其他幼儿躲好后不乱动。根据实际情况特别表扬找到不一样的躲藏方式的小猫,比如趴在草丛里,并请没有被发现的小猫来说说自己是躲在哪里的。
4、第三遍游戏。视幼儿情况决定游戏次数。
四、游戏结束。
“小猫们,今天玩的高兴吗?天黑了,小猫的肚子也饿了,跟妈妈一起回家吃饭吧”。游戏自然结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