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有趣的教案,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发展信息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运动跑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运动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操作材料、胶棒。
重点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活动过程:
一、听小鼓。
师:(敲鼓)森林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啦,听小鼓它唱歌啦,嘿嘿,我的小鼓唱几声?(幼儿回答:你的小鼓唱2声)你们想来试一试吗?你想让小鼓唱几声?请1—2名幼儿边问边答。
二、数物匹配。
1、师:小鼓今天为什么这么开心呢?因为森林里要开运动会啦。瞧,运动员们进场啦,谁来啦,来了几只小鸡,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用目测的方法,还可以用点数的方法,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我们给他们贴相应数量的号码牌。
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鸡是不是5只?那我们给他们贴相应数量的号码牌。(1头大象,2只兔子,3只小猫,4只小狗,6只小羊,7只青蛙)(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三、操作。
1、师:小动物们非常开心,都有了自己的号牌了,还有很多小动物也要入场了,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找一找号码牌吧。
2、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这里有一些数字和动物图片,请在数字下面,贴上与它数量对应的动物图片,一边贴一边数。
四、评价。
找到号码牌的小朋友送到上面来让裁判检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找的对不对。小动物要感谢你们,你们帮他们找的号码牌真对。
五、游戏。
森林的小动物玩的这么开心,我们也来玩一个开心的游戏,名字叫“听数字找朋友”,音乐一停,你听到数字几,就要找到几个朋友抱在一起,我们先来试一下。(走走走,跑跑跑,跳跳跳,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今天我们和数字玩了好玩的游戏,到操场上教教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吧。
小班运动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记号笔随意勾勒出人类或动物做运动的形象,尝试运用三原色进行着色。
2、初步体验在湿画法中用盐进行创作,感知盐在融化时将颜色化开,干后产生雪花的肌理效果。
3、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情绪,和撒盐画的新奇有趣,在绘画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三原色“红黄蓝”颜料(每组两份颜料);粗盐和细盐(每组混合一份);
2、不同粗细水粉画笔若干;画纸若干;抹布、盛水水桶(每组一份);
3、人类、动物运动图片;撒盐画范画;
活动过程:
一、游戏情境导入
1、游戏名称:运动猜谜
在游戏中,老师先做一些运动的动作,请幼儿猜这是什么运动?
再请幼儿来做动作,其他幼儿猜。(并用身体展示该运动)
2、谈话讨论:
师:小朋友们,你会做哪些运动呢?你最喜欢做什么运动?
鼓励幼儿简单表述不同运动中身体的形态。(跑步、跳绳、游泳、做操、跳舞……)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会这好多项运动呐!运动不仅使我们身体变得健康更强壮,还会给我们带来愉快的心情,我们要坚持天天做运动哟!
二、游戏模仿激发兴趣
1、集体展示动物、人类运动的图片,幼儿自主选择一幅图片进行游戏模仿。
2、逐幅出示动物、人类运动的图片,个别幼儿进行游戏模仿。(教师拍照)
(人类:跑步、跳绳、游泳、做操、跳舞、……)
(动物:蝴蝶飞、小鸟飞、鱼儿游、毛毛虫扭动……)
3、展示幼儿游戏模仿活动照片
师:小朋友们学的可真像,真有趣!我们一起来瞧瞧刚才做了哪些运动?
师:我发现你们的脸上都是笑嘻嘻的,原来做运动时人们是很快乐的。
三、讲解示范
1、出示运动图片,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快乐的运动画下来,把快乐带给更多的小朋友。
2、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绘画。(用记号笔随意勾勒出人类或动物做运动的形象)
3、运用三原色进行着色
(1)集体分辨三原色,清楚说出他们的名称。
(2)提示幼儿涂色谨慎,不涂到轮廓外,保持画面整洁。
4、撒盐示范
(1)教师进行撒盐画示范,将混合的粗细盐均匀撒在运动的人(动物)身上。
师:画面上撒上盐后效果是怎样的呢?会发生什么事儿呢?画面干了以后就可以看出来了!
(2)展示运动撒盐画的前后对比图
师:在做运动时,我们都会出许多的汗水。图中的小朋友、小动物也流了许多汗水,你瞧见了吗?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画面有不同的肌理,
师:“盐撒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像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盐会吸收水分,留下像雪花的痕迹和盐粒反射的亮光,就像运动后的汗水。)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平时在厨房用的盐也可以拿来作画。这种用盐作画的'方法就叫撒盐法,这美丽图画我们叫它撒盐画。
四、幼儿创作,师巡回指导。
1、愉快轻松地勾勒出人类或动物做运动的形象。
2、选择三原色中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搭配涂色,正确使用排笔,控制好水分。
3、上色动作快,注意色彩的衔接和画面整洁。
4、耐心、细心进行撒盐活动,撒盐要均匀且量少。
五、欣赏交流作品,运动快乐
1、教师展示幼儿水分未干、未完成的撒盐画作品。(照片)
2、把幼儿完成的撒盐画运动作品平铺在一块大垫子上展示。(集体流动欣赏)
3、请幼儿说说喜欢哪幅运动作品?为什么?学学他是怎么运动的。
4、请个别绘画较优秀的幼儿简单介绍,讲解绘画撒盐画时注意要点。
5、请个别绘画较弱的幼儿表述作品内容。
六、结束活动
师:运动后真的很累,需要休息,请把运动的小人(作品),放到阴凉处休息。(教师事先余留的摆放图画的场地)
小百科:运动,一种涉及体力和技巧的由一套规则或习惯所约束的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没有不运动的物件,也没有能离开物件的运动。
小班运动跑教案篇3
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习单手拍乒乓球的技能。
2、激发幼儿对乒乓球的`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品质。
准备:
巧虎头饰、巧虎音乐磁带、乒乓球、巧虎牌子、运动员进行曲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和幼儿踏步入场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到巧虎乐园去玩啊?”“那好,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吧。”
2、跳“巧虎之歌”律动。教师戴上巧虎头饰,带上巧虎手偶“hi,大家好,我是巧虎,欢迎你们来到巧虎乐园,我们一起来唱唱跳跳吧。”幼儿跳舞4遍。
二、幼儿练习拍球
1、导入
“小朋友跳得真好,拍手表扬自己,巧虎听说上个月你们幼儿举行了亲子运动会,听说你们班有好多小朋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还得了奖状呢,你们开心吗?巧虎也为你们开心,巧虎今天有更开心的事情告诉你们呢,今天巧虎乐园也要举行一次运动会,运动会项目是拍乒乓球,你们想参加吗?但是要想参加比赛必须要先学会拍乒乓球,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2、幼儿徒手拍球
教师讲述拍球的基本方法,幼儿集体练习徒手拍球。
请个别幼儿上来拍球,教师纠正幼儿的不良姿势。
3、幼儿集体练习拍球。
三、游戏《巧虎运动会》
1、听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入场”
“运动会马上要开始了,请小朋友赶快把乒乓球放好,过来排队,好运动员入场。”
2、讲解比赛规则:分六组进行,每一组6人,每一组结束后会有裁判颁发“拍球小能手”的奖牌。
3、幼儿参加比赛
4、教师总结比赛情况
5、听《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退场。
小班运动跑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毛巾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颜色、形状各不相同的毛巾时常会引起幼儿的观察兴趣,如果用于小班幼儿认识颜色、分类活动是再合适不过了。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整合活动。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毛巾的形状,巩固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认识,并按颜色分类。
2、通过折折团团毛巾变花,充分感知毛巾柔软的质地。
3、能够愉快地参加活动,大胆发言,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白毛巾人手一块,
2、布置“毛巾王国”:将毛巾放在设置的情景:树、花园、小桥、山洞、椅子上。
3、设计红花姐姐、黄花姐姐、白花姐姐形象,蝴蝶手偶一只。
4、一次性杯子若干。
5、 《蝴蝶找花》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去毛巾王国,玩游戏:捉谜藏。
师:“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好地方去(毛巾王国),今天毛巾要和我们玩个捉谜藏的游戏,请宝宝去找一找,他们在哪呢?我们出发吧。”
二、找一找毛巾,正确感知毛巾的形状、颜色。
1、师:“你在哪里找到了毛巾?”(幼儿相互交流、个别回答)
幼:我在树下找到了毛巾。
师:是什么颜色呀?
幼:它是红色的。
师:是什么形状的呢?
幼:我的毛巾方方的。
2、师小结:小毛巾四方方,有的红,有的黄,有的白。
三、变一变毛巾,感知毛巾柔软的质地。
1、师:“小毛巾摸上去感觉怎么样?”(丰富词汇:柔软)“小毛巾还要和我们玩个变魔术的游戏呢!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变朵花!”(幼儿尝试变花,汇总幼儿做花的方法)
2、提醒幼儿将花插在杯子里,教师适时帮助个别幼儿。
3、小结:毛巾毛巾真柔软,折折团团可变花。
四、帮“毛巾花”找朋友。(根据颜色分类)
1、师:“毛巾变得花可真漂亮啊,花姐姐想和毛巾花做朋友呢,我们带毛巾到花姐姐那里去好吗。”(出示红花、黄花、白花)
“问问红花姐姐她喜欢什么颜色的花,红花说:红色的花快到我这里来。”“白毛巾花该到哪里去呢?”(随即请幼儿说说)
“黄毛巾花可着急了,我该找谁做朋友呢?(请幼儿说说)
2、幼儿帮毛巾花找相应颜色的花朋友。
五、游戏:蝴蝶找花(检查孩子是否送对)
师:我们变的毛巾花可真漂亮,你们看小蝴蝶也飞来了。我们和小蝴蝶一起去找找花吧。
六、总结:
师:毛巾真有用,今天还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我们该怎跟他们说什么呢?(谢谢)其实,在我们平时还看到很多毛巾,我们去找一找,还有什么地方用到毛巾。跟毛巾宝宝说再见。出教室。
延伸:
1、科学活动:小毛巾真有用。
2、找找生活中的毛巾。
?活动反思】
这节课进过两次的园内试教,从中对存在的问题及活动的目标进行了修改,但对活动的把握还不是很有信心,在正式上课时,发现孩子不能给出自己需要的答案,所以有些心慌,环节还是很顺利的下来了。在课后,老师们也是给我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很受用。课程存在的问题:
1、在游戏过程中,老师没有将游戏规则很清楚的告诉幼儿,以至于在游戏时有些混乱,游戏时没有提醒幼儿念语词peepeepoopoo。
2、在学念语词的时候,老师需要简单的解释语词的意思,帮助幼儿能更快的记住语词。
3、每个环节过的太快,在放慢一些可能会更自然。
4、可以让幼儿更多的去感受节奏。
5、目标还要更明确。
6、让幼儿说出自己肚子发出的声音后,将语词放入儿谣让幼儿念一念,体验创编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7、生活常识可以从食物入手,幼儿的经验可能更多。也就是不要出示食物图片,先问幼儿喜欢吃什么,这些食物会拉出怎样的poopoo。在老师的帮助下,让我对奥尔夫的课程更加了解,对于上课的把握上有了信心,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让我不断的成长。
小班运动跑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线条大胆表现各种形态的花
2.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好看的花儿示范画
2.油画棒和沙皮纸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故事导入:在森林里,有一个花仙子,有一天,它听到了一段美妙的音乐,跳起了舞蹈,许多小花跟着她一起跳起来,都变成了最美丽的花。
二、图形刺激:
1.幼儿听故事与老师一起跳舞。
2.请幼儿欣赏小花是怎么跳舞的(欣赏示范画)请幼儿说说这些花在干什么,学学它的姿态。
3.教师演示好看的花儿。
三、创造表现:
1.全体幼儿在故事中做画.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运用各种线条创造性地画小花。
3.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幼儿,让幼儿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四、作品赏析:
请幼儿欣赏各种美丽的花,布置幼儿的作品展。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通过操作作品的展示,可以看出幼儿的个体水平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高,卷、搓、贴技能得到发展。尤其是江天爱小朋友,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性地制作花朵,且大胆、自信。
教师在此活动中能充分尊重幼儿意愿、凸显幼儿的主体位置,让孩子们自主尝试、探索,获得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小班幼儿,能够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用游戏导入、图片观察、谈话讨论、合作创作等方法激发孩子的参与兴趣,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在孩子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干预,不做过多要求,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再给予具体的指导。对于重难点的把握和解决,也能做到主次分明,环节紧凑,使目标达成度高。
最后结束环节因时间因素,评价不全面,没有让每个孩子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成功体验。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清晰地进行讲述,并能耐心倾听他人的讲述。
2、会用绘画形式创造性表现想象内容。
3、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课件《会想办法的鱼》、录音机。
2、蜡笔和纸若干,幼儿表演的道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鱼儿吗?为什么?
2、瞧,谁来了?
(二)结合图片,了解情节。
1、内容:一天,鱼妈妈和小鱼们在水中游来游去,真高兴呀。忽然,从水面上吊下来一个鲜美的鱼食,小鱼们都想游过去吃,鱼妈妈连忙拦住了他们。
2、提问:(1)小鱼们在干什么?心情怎样?
(2)它们发现了什么?想干什么?
(3)谁来了?是怎么做的(拦住小鱼),又会怎么说(不能吃,这是鱼饵,吃下去会没命的)?为什么要这样?
3、介绍鱼饵——引诱鱼儿上钩的鱼食。
(三)讨论交流,发散思维。
1、小鱼们真的很想吃那鲜美的鱼饵,但又不能被鱼钩钩住,该怎么办呢?
2、个别幼儿回答。
3、幼儿大胆想象并进行绘画。
4、请幼儿依据自己绘画的方法进行表述。
(四)观察结果,体验成功。
小鱼们吃到鲜美的鱼饵了吗?是怎样吃的?(分享)
(五)粘贴图片,完整讲述。
1、讲述线索:小鱼们在什么地方玩,心情怎样?忽然发现了什么,想怎样?
鱼妈妈怎么说又怎么做的?它们想了什么办法吃到了鱼饵?心情又怎样?
2、幼儿自由看图讲述,并给故事取名。
3、个别幼儿集体前讲述。
温馨寄语:为了成为帅气漂亮幼师的好朋友,我们一直在努力,每天都在更新,下次一定还要来哦。o(∩_∩)o
小班运动跑教案篇6
设计思路:
计数活动是小班数学教育主要内容之一。小班幼儿在计数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为幼儿创造计数的环境之外,如何发挥集体数学教育作用,为幼儿“强化总数”、“感官计数”、“多形式计数活动”等学习计数练习的机会,同时也为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给予不同方式不同强度的计数练习?本活动试图从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入手,发挥教师在“强化总数”上的引导作用,积极为每个幼儿计数的操作机会,并在游戏中让幼儿运用感官进行多种形式的计数练习,从而为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刺激和强化。
一、活动目的:
1、能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实物,强化总数。
2、通过自主操作和感官计数练习,发展幼儿计数能力。
3、愿意操作摆弄材料,体验操作活动和集体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张。小动物图片若干,1~5的数字卡片。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萝卜、香蕉、草、超市游戏架图片及数字卡片),如图:点数取物操作卡按点取物操作卡实物卡和数卡操作材料
3、托盘、坐垫、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强化总数。
(1)情景语:今天森林里要开运动会,小动物们都来了,看看它们是谁?
(2)整体出示2只鸭、3头牛,4匹小马、5只小猴,教师引导幼儿从左到右手口一致地点数,点数到最后一个时教师提高声调,加大音量来说这个数词,并用手指围绕所点数过的动物画个圈,引导幼儿说出总数,出示相应的数卡2~5。并引导幼儿学习用“只、头、匹”等量词来表达。
2、点数取物,个体操作。
(1)情景语:小动物比赛结束了,我们送一些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给它们吃。(引导幼儿讨论动物们喜欢吃什么东西。)
(2)提出操作要求。数数有几只动物,一只动物吃一个,应该吃几个食物,从筐子里拿出相应数量的萝卜、香蕉、草等食物和数卡摆放在架子上。(教师演示操作卡1)
(3)幼儿个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典型的操作案例进行拍照。
每个幼儿完成一张操作卡,对点数能力强的幼儿可多不同操作卡,或点卡满足他们的操作需求。
3、收拾材料,点评。
(1)两个袋子,引导幼儿按数字卡和食品卡分类收拾操作材料。
(2)运用ppt进行点评幼儿的操作案例。引导幼儿发现同伴的操作错误,并给予纠错。
4、游戏活动,感官计数。
(1)情景语:我们也来当动物运动员进行比赛,运动前先让我们做准备活动吧。
(2)引导幼儿根据图片上动物的总数做相应数量的动作。如:4只小鸭叫4声,5匹马跺5次脚,3只小兔跳3次等,也可根据动物的叫声总数用动作表示,如听猫叫声5声后,做跳的动作5次等,也可根据动作的动作次数发出相应总数的叫声等。
5、延伸活动:动物运动会
幼儿带上动物头饰到草地上进行游戏。
教研组反馈意见:
1、游戏情景贯穿始终,活动动静交替。
故事情节“森林运动会”始终贯穿整个活动始末,幼儿在故事情景中学习,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幼儿操作游戏的趣味性,更好地理解活动的目标,从而让幼儿更专注地操作和学习。整个活动先静后动,从安静独立的操作到轻松活跃的集体游戏,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2、把握教学要点,关注个体差异。
活动中教师紧紧把握“计数点数”这一教学主轴,通过创设个体操作、游戏练习的机会,让幼儿在“强化总数”、“点数取物”、“感官计数”等活动中促进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教学要点明晰。在目标的达成上教师充分考虑了不同计数水平幼儿不同的需求,从个体操作材料投放的数量或是难易程度上给予不同的满足,在游戏中通过从易到难、不同强度的感官计数让幼儿从听觉、视觉、肢体觉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刺激,在提高计数的趣味性同时也促使幼儿运用不同感知觉来进行计数能力的发展。
3、各领域相互整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活动设计中教师有意识地选择动物,以便有机地进行相关量词的学习,如“3头牛”,“4匹马”等,扩展了对量词的学习。此外,教师还把“动物喜欢吃的食物”这一科学认知巧妙地融入活动中:在个体计数操作活动中,操作材料中了多种动物的食物,幼儿必须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动物和其喜好的食物进行匹配。然后再进行计数操作,如:鸭子吃鱼的、马和牛是吃草、猴子吃桃子等。有机的整合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