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蚂蚁的家大班美术教案6篇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真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下面是汇报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蚂蚁的家大班美术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蚂蚁的家大班美术教案6篇

蚂蚁的家大班美术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蚂蚁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小昆虫,每当户外活动的时候总有三五成群的幼儿蹲在地上观察蚂蚁,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对蚂蚁探索的兴趣高涨。《纲要》中指出:要扩展和深化幼儿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认识,鼓励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大胆而富有个性地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情感表达出来,产生有简单情节的作品。此次活动的主题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

活动目标

1.在了解蚂蚁外形特征的基础上,尝试画出蚂蚁的不同姿态。

2.大胆想象,结合生活经验构思出有简单情节的蚂蚁主题作品。

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能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蚂蚁的所见所想。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根据自己对蚂蚁身体动作的理解,结合生活情境掌握几种动态造型。

活动难点:将蚂蚁的不同动态造型体现在有简单情节的蚂蚁主题作品中。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日常生活中观察过蚂蚁,了解过关于蚂蚁的知识,对蚂蚁的身体结构、分工和生活习性有简单了解。

物质准备:各种形态的蚂蚁图片(单只、多只、静态、动态)、《蚂蚁搬豆》歌曲、桌布、彩笔、彩纸、油画棒、线描笔、变化蚂蚁不同姿态的教具(蚂蚁头、胸、腹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歌曲导入——教师播放歌曲《蚂蚁搬豆》

教师:“刚刚你们听到了一首什么歌?小蚂蚁在做什么?你见过的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环节意图:通过欢快的歌曲引出主要的观察对象“蚂蚁”,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在歌词中了解蚂蚁是群居的昆虫,能够合作。感受蚂蚁的日常生活情境,能够用搬、抬的动作将食物运回蚂蚁洞。

经验梳理:引导幼儿发现歌词内容,知道此次主要的观察对象是“蚂蚁”,回忆日常生活中自己见过的不同种类蚂蚁。初步说出说出蚂蚁是用身体的什么部位做出动作搬运食物,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

二、基本部分

(一)观察蚂蚁图片

1.教师出示ppt,幼儿回忆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教师:“我们来看看,蚂蚁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

(1)蚂蚁长得什么样?

(2)蚂蚁都吃什么?

(3)小蚂蚁之间怎样交流?

小结:蚂蚁的身体由头、胸、腹、足、触角组成。蚂蚁有很多种,有大的、有小的、有红棕色的、有黑色的。蚂蚁有个像三角形似的脑袋,像葫芦形状似的胸,有个像椭圆形的腹部,蚂蚁的足长在胸上;蚂蚁会吃一些植物、昆虫、食物残渣等;蚂蚁还会通过碰一碰触角的方式进行交流。

2.欣赏蚂蚁的不同形态图片,请幼儿观察模仿

(1)出示单只蚂蚁不同姿态的图片,幼儿观察、联想、模仿。

教师:“这只小蚂蚁在干什么?请你学一学。”

(2)出示多只蚂蚁不同姿态的图片,幼儿观察、联想、模仿。

教师:“这些蚂蚁动作是什么样的?可能在做什么事儿?”请幼儿充分观察,说一说,做一做。

环节意图:借助ppt课件帮助幼儿加深对蚂蚁基本特征的了解,如外形颜色、身体部位、形成的动作、进食特点及交流分工等。同时以及蚂蚁的不同动态图片,帮助幼儿对蚂蚁身体不同部位可以发生哪些动作变化进行了解。

经验梳理:能根据自己对蚂蚁身体动作的理解,掌握几种动态造型。在联想、模仿单只蚂蚁到多只蚂蚁不同情境下的身体姿态中,对这些感觉经验做出反应,构建绘画内容。

(二)画法讨论

1.你画过蚂蚁吗?画的时候要画蚂蚁的哪里呢?

2.教师运用变魔术的方法拼摆出蚂蚁不同的身体姿态,请幼儿说一说不同姿态的蚂蚁在做什么。

(1)魔术一:头不动,变化蚂蚁身体的位置,姿态不一样的蚂蚁就出现了。

(2)魔术二:先确定身体的位置和姿态,变化头的位置,小蚂蚁也会出现不一样的姿态。教师:“这个姿态的蚂蚁可能在做什么呢?”

3.教师讲解作画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教师:“找一找,蚂蚁身上有几种颜色?为什么在蚂蚁身上只有这么少的颜色看起来却觉得蚂蚁很漂亮呢”?引导幼儿感受两种色彩搭配的`美,绘画时颜色涂均匀。

环节意图:通过画法讨论,明确幼儿绘画蚂蚁时应该绘画哪些身体部位,同时通过操作蚂蚁身体部位卡片,感知蚂蚁的不同姿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从而为丰富绘画内容,绘画有简单情节的作品奠定基础。

经验梳理:通过魔术的操作,幼儿能清楚的知道绘画时要画出蚂蚁的头、胸、腹、四肢几部分,通过改变蚂蚁的其中一个身体部位,变换不同的动作及活动情境。在涂色时注意色彩的搭配及涂色技巧。

(三)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教师指导。

1.作品创作——表现快乐的蚂蚁。启发幼儿通过回忆与想象创作蚂蚁快乐的生活情境。

教师:“你觉得小蚂蚁会做一些什么有意思的事让自己快乐呢?小蚂蚁在哪?和谁在做什么?身体的动作什么样?”

2.放音乐,幼儿作画。提示幼儿注意画的位置、大小、涂色。

环节意图:播放音乐为幼儿创设轻松舒适的绘画环境,通过语言提问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绘画不同情境下蚂蚁的不同动作。

经验梳理:在提问中启发自己的创作思路,明确画面内容中小蚂蚁的动作变化,构思出自己对“快乐的小蚂蚁”主题的理解,按照自己的思考和想象画出富有故事性、创意性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欣赏评价——讲讲我的蚂蚁故事。请幼儿相互讲述画面中的故事,体会快乐的情绪。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画的蚂蚁都很与众不同,不仅把小蚂蚁的外形特征画的很清楚,而且画出了不同姿态的蚂蚁,画面内容丰富有想象力,有些小朋友的作品都能讲个故事了,你们真棒!”

环节意图:通过个人分享与集体分享,拓展幼儿的思维,感受蚂蚁姿态和情境的多变。

经验梳理:幼儿在欣赏他人作品与介绍自己作品时,对蚂蚁的姿态变化引发的故事有丰富想象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延伸活动:

1.班级设置蚂蚁饲养区,继续观察蚂蚁并进行记录。?

2.美工区尝试运用橡皮泥、毛根等制作不同动态的蚂蚁。

活动总结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幼儿的艺术学习内容同样源于幼儿的生活,而小蚂蚁这一生活中常见的小昆虫,成了幼儿关注的焦点和热议的话题。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并鼓励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大胆而富有个性地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情感表达出来,产生有简单情节的作品。因此我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引导:

一、绘画前经验的积累

幼儿有足够的经验积累才能更好地将事物体现出来,通过前期引导幼儿回忆、观察生活中见过的蚂蚁,唤起幼儿对蚂蚁的认识,巩固幼儿对蚂蚁身体特征的了解,为绘画蚂蚁的不同姿态奠定基础。在幼儿绘画前请幼儿充分欣赏蚂蚁的不同姿态,从欣赏单只蚂蚁动作过渡到多只蚂蚁的动作,在图片内容方面慢慢加深层次性,让幼儿在欣赏、联想和模仿举、拖、推、抬等几个典型的蚂蚁不同动作,从而掌握了几种动态造型。

注意事项: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模仿蚂蚁的动作后,需要继续追问“请你看看自己模仿的蚂蚁动作是什么样?头、胳膊和腿的动作分别朝向哪里”引导幼儿注意蚂蚁四肢和身体部位的方向和关系。如抬得动作是上肢背后,举的动作是上肢向上等。

二、绘画中的指导

活动中通过语言、动作、表情、教具等多种方式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在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不同姿态时,我用语言提问幼儿“小蚂蚁可能在做什么事?”在变魔术环节,通过操作蚂蚁身体部位卡片,引导幼儿感知蚂蚁的不同姿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从而为丰富绘画内容,绘画有简单情节的作品奠定基础。

当能力弱的幼儿表达不会画时,我引导幼儿先画出基本特征后再引导幼儿想象丰富画面内容。当能力较强幼儿表示画完时,我通过提问“你的小蚂蚁在哪?在做什么?它会不会有点孤单?可以帮它找几个朋友吗?”等。

注意事项:教师可以请幼儿操作魔术教具或为幼儿每人准备一只蚂蚁的不同身体部位的操作材料,通过幼儿自己操作摆弄感受并掌握几种蚂蚁的动态造型。

三、绘画后的评价

幼儿绘画水平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可以请先画完的幼儿之间相互欣赏、讲述、相互评价,在大部分幼儿绘画完成后请幼儿展示、幼儿之间相互评价。在这一点上我的引导还比较欠缺,教师评价多了,应引导幼儿之间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幼儿在此次活动中积极参与,能够大胆想象,愿意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蚂蚁’的所见所想,绘画时能将蚂蚁的基本特征画出,掌握几种动态造型,作品内容较丰富且有简单的情节背景。但体现在情节作品中的蚂蚁的姿态方向和身体部位的关系还需要老师继续指导。

蚂蚁的家大班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运用各种线条的不同排列组合来进行装饰。

2、培养幼儿充分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以及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周围墙上贴蚂蚁的各种姿势图、晚会场景的课件一段、彩笔、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看晚会盛况,感受线条的多样组合方法,以及了解不同的线条排列方法。

听,多美的音乐呀,那边在干什么呢?咱们去瞧瞧,

哦,原来这里正举行着舞会呢?看他们打扮的怎样,他们身上衣服上都有什么,(花纹)这些花纹是怎么排列的呢?

小结:同一种线条可以横排、竖排、斜排地放在一起,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几种线条组合在一起,这样的花纹会更加漂亮。

二、幼儿作业(为蚂蚁小姐化妆,尝试运用线条进行组合练习)

1、大家正乐着呢,听,是谁在哭呀?

2、让我们仔细听听:“我是小蚂蚁,我长的黑黑的大家都嫌我丑,不让我参加这次舞会,可我很想参加,小朋友请你们帮帮我吧。”原来是蚂蚁小姐在哭,我们怎么帮你呢?“只要你们用线条把我装饰好就行”

3、让我们先来看看蚂蚁长什么样子。可以把蚂蚁画成各种动作。也可以帮它穿上衣服,装上你喜欢的发型,并在它的衣服上、身上运用线条进行装饰,要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以及多样组合。

三、讲评:

让我们评评谁是最好的化装师。

1、推销自己:让幼儿讲讲自己用了哪些线条。

2、评一评、比一比谁的蚂蚁小姐最漂亮。

四、延伸:

让幼儿跟着蚂蚁小姐去参加舞会以宣泄心中成功的喜悦。

蚂蚁小姐打扮好了可以去参加舞会了,小朋友想不想也来跳跳,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舞蹈。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我预设的活动目标重在使幼儿学习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探究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现。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蚂蚁的家大班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通过想象用绘画表现蚂蚁的家。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对空间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蚂蚁的生活习性

2、图片-蚂蚁窝

3、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主要蚂蚁的特征。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它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后,师生讨论。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现在我们来画蚂蚁的家,先想一想刚才看到的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在干什么。

在想想它们住在哪里,把这个地方画出来,还要画出地上和地下是怎样连接的。

2、提醒幼儿画之前,先想好如何构图。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四、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蚂蚁的家大班美术教案篇4

教学内容

美术活动《小蚂蚁》

重点难点

蚂蚁的主要特征进行绘画

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作

教学目标

1.了解蚂蚁外型特征并进行绘画。

2.能画出蚂蚁的不同形态变化并丰富画面的`背景。

组织形式

集体

教学准备

儿童经验基??

在平时的生活中见过蚂蚁

环境准备

范画,作画工具。

过程与策略

一、观察蚂蚁导入。

说说蚂蚁的特征

二、欣赏图片

1.教师出示范画,幼儿欣赏。

2.幼儿说说画面的特征。

三、讨论并绘画

1.引导幼儿说说作画步骤。

2.教师示范画难点。

四、作品展示

1.请几名幼儿讲讲自己的画,其他幼儿进行评议。

2.教师提出优点及需要改正的地方。

有效语言设计

1.说一说蚂蚁长什么样?

2.蚂蚁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呢?

3.图片上都画了什么?蚂蚁在哪里?在干什么?做了哪些动作?

环境辅助

出示范画

蚂蚁的家大班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蚂蚁的形态极不同动态,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

2、根据想象,尝试运用遮挡的方法处理画面中蚂蚁与所处背景之间的关系。

3、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丰富幼儿有关蚂蚁的知识经验

2、蚂蚁动态课件

3、纸、笔、蚂蚁拼图五套

活动过程:

一、观看蚂蚁课件,观察讲述蚂蚁的形态及生活环境。

1、你见过蚂蚁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2、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蚂蚁也有自己的家,猜猜看,蚂蚁家里有谁?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是怎样分工的?

[逐一点击课件][蚁王蚁后在家产卵、生宝宝、开会、讲故事;工蚁出去找食物、负责搭房子、运粮食;兵蚁看门、保护一家人、保卫家]

3、(工蚁会出去找什么食物呢)你知道蚂蚁喜欢吃什么?

蚂蚁发现了食物是怎样告诉“家里人”的?[分泌气味、碰触角]

他们会怎样搬东西呢?你能找朋友学一学他们搬东西的样子吗?[背上背、胸前抱、几人扛、拉、推、举]引导到表情、神态。

4、它们会把食物藏到哪里去呢?

5、蚂蚁的家在什么地方?谁知道蚂蚁的“家”是什么样子的?[树洞、石头缝、公园里、森林、泥土、过道里;潮湿、有食物堆着]

二、共同讨论如何表现蚂蚁的一家。

1、今天我们要来画画蚂蚁的一家,想好了,你想怎么画?它们的'家在哪里?可以怎样画?旁边有什么?

蚂蚁一家有些谁呢?他们谁在家里,在干什么?谁在外面,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蚂蚁可以怎样画呢?怎样才能让别人分清他们谁是蚁王蚁后和工蚁兵蚁?

[圆圆的头、椭圆的胸、水滴形的腹、两个触角像天线、眼睛嘴巴都画上、胸部还有三对足,蚁王蚁后有翅膀、胖胖大大的,工蚁兵蚁瘦瘦的] [逐一出示图片]

2、探讨蚂蚁不同动态的表现方法:

老师这里有蚂蚁的拼图卡,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想好了,你的蚂蚁在干什么?它是什么样的?他的表情怎样?请你画出它的眼睛、 嘴巴和触角。

蚂蚁的家怎么画呢?

幼儿摆弄、讲述

如果蚂蚁被石头挡住了腹部,应该怎样画?

3、幼儿创作,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现在去画吧,看谁画的蚂蚁的一家最有特色。

三、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师幼共同评价。

你画的蚂蚁的家里有什么故事呢?先画好的小朋友可以跟画好的小朋友交流,也可以去讲给客人老师听。

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自己的作品,给作品找优点。你觉得这幅画美在哪里?

《大班美术教案 蚂蚁的一家》摘要:

4、它们会把食物藏到哪里去呢?

5、蚂蚁的家在什么地方?谁知道蚂蚁的家是什么样子的?[树洞、石头缝、公园里、森林、泥土、过道里;潮湿、有食物堆着]

二、共同讨论如何表现蚂蚁的一家。

1、今天我们要来画画...

蚂蚁的家大班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改变蚂蚁头和身体方位来表现蚂蚁的爬、坐、站等不同动态。

2、创造性地想象蚂蚁过冬的有趣情景,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范例;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吗?

——师: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朋友的过冬方法呢?

二、欣赏和讨论

——师:我的这位动物朋友是谁呀?它长得怎么样?

——师:根据教师记录的小蚂蚁的动作来猜测它们可能都在忙着做什么事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兵蚁:你能从哪里看得出它站得很精神?身体挺得直直得,精神饱满地在保卫家园。

2、蚁后:蚂蚁妈妈也就是蚁后正在照顾刚刚出生的小宝宝。那它是怎么照顾小宝宝的呀?你是从哪里看出蚂蚁妈妈是坐着的?(幼儿示范)

3、工蚁:刚才我们说到了正在保卫家园的兵蚁,也说到了正在照顾小宝宝的蚁后,接下来这两只小蚂蚁又在忙什么呢?它们是怎么搬的?为什么只有三只脚?(解决重叠)

三、幼儿创作

—— 师:蚂蚁王国真热闹啊!兵蚁们在保卫家园,工蚁们在忙碌地准备过冬的食物,蚂蚁妈妈也在忙着照顾小宝宝。遗憾的是,老师这次只访问了三个蚂蚁洞,知道了它们在做些什么事情,你们看,还有这么多的蚂蚁洞还不知道呢!怎么办呢?那我就请你们帮忙,想想小蚂蚁可能在蚂蚁洞里忙些什么,将你的想法画下来,好吗?

要求:每人一张,画好的小朋友把画按照背后的.数字排在这块展板上。

四、欣赏作品

将幼儿作品布置成一个“蚂蚁过冬”的场景。

活动反思:

1、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比较单一,重复幼儿的回答情况较多,没有进行有效的追问。

2、教师没有将蚂蚁的种类“兵蚁、工蚁、蚁后”这方面的概念在范例欣赏观察的环节中给予孩子,忽略了这个教育机会,虽然只是一笔带过,并不是活动重点,但知识就是积累而成的,对于孩子的经验积累是有必要的。

3、欣赏讨论范例时,由于教师是同时出示三种不同动态的蚂蚁,难度上没有了层次性,虽然教师每一个动态解决什么重点比较清晰,但由于是同时出示,导致幼儿选择讨论的时候一开始就关注了爬的蚂蚁,打乱了教师的思路,所以这环节显得比较混乱。

4、教师将活动重点定为坐的动态以及重叠,在活动中以讨论和示范的方式基本解决。

5、教师在作品呈现上采用了与以往每个孩子一张绘画纸的不同形式,将所有孩子的绘画纸贴在展板上,事先画好一个大型的蚂蚁王国,让孩子在每个蚂蚁洞中进行想象创作,完成后重新展示出来,最后的作品能给于孩子比较大的成功感和视觉冲击。这种形式比较适合大班的孩子,体现了一个合作完成一幅画的合作性。并且在这中间也考虑到能力的差别,给能力较弱的孩子比较小的蚂蚁洞,能力强的孩子比较大的,多点空间进行创作。另外,教师还考虑到了在展板和作品背后用数字进行一一对应。

6、孩子的作品中,蚂蚁的足的动态很丰富,也想了很多过冬的情景,有打扫卫生、踢足球、荡秋千、上课等等,很热闹。但是对身体的动态,比如爬和坐,与教师预计的少一点,有的孩子需要提醒。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写蚂蚁的演讲稿5篇

小蚂蚁的家教案最新5篇

小蚂蚁的家教案精选5篇

大班大班社会教案6篇

大班大班社会教案优质6篇

大班美术船教案6篇

大班美术花蝴蝶教案6篇

大班美术下雨了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美术教案优质6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美术教案最新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201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