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我们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教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加减法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加减法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练习十四第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估算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重点: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或自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回顾再现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请学生交流: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直接引起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回忆。)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口算:
2、解方程
x+=—x=
x—=x+=
3、出示练习十四第5题。
(1)学生先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合理猜测。(鼓励学生进行有根据地猜测和推想)
(2)学生每人选做两组题,计算后思考其中隐藏的规律。
(3)请学生先和同桌进行交流,再请几位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每组题中的两个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也是1,把这样的'两个分数相加、减,得数的分母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乘积,而分子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和或差。(教师及时学生交流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练习,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三、自主检测、完善
1、出示练习十四第6题。
(1)理解题目意思后,学生先独立思考进行解答。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
2、出示练习十四第7题。
(1)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看看哪几题的结果接近1/2,再计算。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及时。
3、解决问题。
(1)出示练习十四第8题。
学生认真看图后独立解答,然后进行交流。
(2)出示练习十四第9题。
学生认真看图,收集从图中获取的信息,然后独立思考并解答三个问题。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讲评。
4、补充练习
1、食堂运来一批大米,第一周吃了总数的4/15,第二周吃了总数的7/60。这两周一共吃了总数的几分之几?
2、张大伯收了1/2吨西瓜,第一天卖出总数的1/5,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
3、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减去1,约分后是5/6,原分数是多少?
4、一个分数,分子、分母之和是29,如果分母增加13,约分后得1/6,原分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同桌之间可互相解答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知识的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四、归纳课外延伸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练习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练习课,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还能运用已学的运算定律、性质等进行简便计算,效果比较好。但在拓展练习中,很多学生受思维定势,打不开思路,经提示和部分学生的引路,知道了很多的思考方法。另外在练习过程中,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练习,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知识的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加减法的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一112页的内容和第11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一4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安排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身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生活垃圾种类
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可回收的垃圾
(二)教学实施
1、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同学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同学列出算式:+=
2、研讨“+”的算法。
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同学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②+=+=
③+===
加减法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 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4. 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 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二、复习5的组成
三、出示直观教具
四、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五、玩“谁最快”游戏
六、书写算式
七、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加减法的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几和几(第19页和20页的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
完成两个“做一做”和第22页的第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先拔两颗珠子,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4
1 3 2 2 3 1
4、读数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
(2)再让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
1、教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
2、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3、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4、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5、读一读
(1)小老师带读(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6、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7、评价: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8、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集体评价
第22页的第6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
四、作业本
反思:一年级的同学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于是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1—5的组成时,引导学生用手指表示数,用彩色笔画圆点表示数,根据老师的要求动手摆圆片、摆小棍摆出不同的形状来表示数等;教学2—5的组成时,我先让学生动手分圆片或小棍,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数的组成自然而然的在学生的谈话中总结出来了,接着我让学生们一起观察、讨论,发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学生有自己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的方法。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学生不仅掌握了5以内数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的意识。
游戏是学生的最爱,是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找家”、“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5以内各数;“他是谁?”的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对序数、基数的认识;“扑克牌游戏”和“手指歌”帮助学生记忆数的组成。再加上童谣、歌曲的介入,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加减法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联系
1、谈话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指名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及计算法则。
2、先找出下列算式中两个分数的公分母,再口答结果。
1/5-115+28-36+1/3
1/4+35-17+13-1/2
(1)先指名学生口答。
(2)完成后点拨:你是怎样找出这些分母的公分母的?(找原来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二、练习引入,巩固法则
1、先计算,同桌交流并要求验算并评改。
4/5-16+5/9
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有错请口头改正。
(1)7/20+1/5=7/20+4/20=11/20..................()
(2)7/30+11/12=7/60+11/60=18/60=3/10.........()
(3)2/7-1/35=2/35-1/35=1/35.....................()
(4)1/2-5/14=14/48-10/48=4/48=1/7............()
3、进一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与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进行比较。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由于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可直接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由于分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两种类型分数加减法对计算结果的处理要求则是相同的。
4、练习。
先填空再说说方法,并注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同分的几种情况。
1/9()3/16()
1/4+5/9=()3/5-1/8=()
1/3()5/8()
教学过程
备 注
三、变式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15=13/20;5/12+()=11/24;7/9-()=1/6;
()-7/12=5/18;()-2/5=3/8;15/25-()=5/14
(1)学生自练,同桌说说思考过程。
(2)反馈。(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反馈)
2、列式计算。
(1)已知甲乙两数的和是5/12,甲数3/20,乙数是多少?
(2)比5/7米多2/21米是多少?
(学生自练,注意抓好反馈)
3、根据算式编写应用题。
1/2+2/3
(1)学生尝试编题。
(2)反馈:注意事情是否合理,题意是否合理,题意是否正确。
特别注意:把分母1/2和2/3看作两个数量还是看作表示关系的两个数来编。
四、课堂
1、学生同桌互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反馈,师生共同。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
通过练习看出,大部分学生已养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正确思维过程:“通分――相加减――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4的加减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