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题古诗教案8篇

教师准备好教案可以提前思考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有针对性,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题古诗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题古诗教案8篇

题古诗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们觉得春天怎么样?能用四个字的成语说说吗?(如:百花齐放、万物复苏)

2、师:是啊,古人也很喜欢春天,写了好多好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播放孟浩然的图片,是啊,这首诗就是由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

3、板书课题:春晓,指名幼儿读,并让幼儿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从而进行解题,“晓”是早晨的意思,因此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早晨。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这首古诗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了?

①指名幼儿读。

②全班齐读。

2、师:现在老师把课文当中的生字宝宝请到黑板上了,我们一起去跟它们打招呼吧。课件出示“我会认”的字。

①指名幼儿读生字。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③进行词语认读游戏:出示“睡眠、到处、新闻、闻见”等词语让全班同学进行认读。

④全班再次齐读古诗。

(三)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1、师:同学们春天百花齐放,鸟儿飞来飞去,诗人睡得可香啦,连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他叫醒的呢?原来是小鸟,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他突然记起昨天晚上听到的刮风下雨的声音。花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风吹了一晚上了,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师边读边指导幼儿看图。

2、师:那么诗人是怎样来写这么一幅画的呢,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1)学习一、二两句诗。

①幼儿自由读这两句诗。

②师:春天的早晨,睡得多么舒服,一醒来就听到美丽

的鸟叫声,心情真舒畅啊!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两句诗。

③幼儿试着高兴地读这两句,接着再指名读,齐读。

(2)学习三、四句。

①师范读,幼儿再跟读。

②师:我们的作者想起花瓣掉了不少,心里就觉得很可

可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④幼儿试读,再全班齐读。

(3)幼儿试背全诗。

3、导背

①看图试背,指名背。

②全班齐背。

4、配乐朗读古诗。

(四)指导书写“古、声、多”

1、出示三个生字,幼儿认读,并对生字进行组词。

2、幼儿观察生字,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

3、老师范写,幼儿描红并书写两个生字。

4、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春晓》。

2、古、声、多各写两行。

题古诗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的生字。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流利、准确地朗读三首古诗。

2.背诵并默写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春节、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及其文化内涵。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提前预习功课,通过查阅资料等形式,理解诗文生字词。

2.鼓励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学习了本文的三首古诗后,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春节、清明、重阳的习俗。

4.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传统节日往往积淀着中国人独有的情绪,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们,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让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本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将学习三首和传统节日 相关的古诗,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去感受诗人笔下的传统节日,并体会诗人寄寓在诗文中的情感。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结合注释理解生词的意思。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屠苏: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据说可以祛除瘟疫。

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桃符: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是春联的前身。

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重阳:我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2.结合词语理解,准确并流利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正确识记本课的生字,同时,教师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旧”左竖短而有力。

“魂”左部小而偏上,右部上紧下放。

易错提示:

“酒”的右部为“酉”,不是“西”。

“佳”右部为两“土”,而不是“士”。

3.多音字。

xíng:行走

háng:行业

wéi:行为

wèi:为了

chǔ:处理

chù:处??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课的三首古诗一共写了哪几个传统节日?

明确:春节、清明节、重阳节。

2.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明确: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了本篇课文提到的春节、清明节、重阳节,还有元宵节、端午、中秋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节日。传统节日由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每一个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而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我们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古代劳动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传统节日寄托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美好的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并对课文中的生字词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接下来的学习里,我们就带着自己的知识积累,深入古诗内容,去感受诗人笔下的情感。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题古诗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课时】

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1、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2、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

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 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 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⑴ 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⑵ 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⑴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

⑵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

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

旧:过去。

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 (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

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____________?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参考篇目: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题古诗教案篇4

活动内容:古诗《绝句》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

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二、展??

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_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

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三、结束

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

题古诗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古诗三首,板书课题,要求:学生抬起右手,跟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师对“首”作强调,下面是“自”不是“白”。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上我们在识字一学过的成语来形容这些美丽的景色。(生回答:层林尽染,山河壮美……)不光我们现代人喜欢秋天,赞美秋天,在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苏轼他也写了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送给他的好朋友刘景文。题目叫:赠刘景文(板书)齐读。大家想读读吗?快快打开语文书。

二、初读古诗

1、生借助拼音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生自由读。)

2、同桌互相读古诗,互相纠正。(生互读。)

3、四人小组轮读,读完后说说自己读懂了词语或者句子?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交流字词理解,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识字

1、出示本课10个生字,带拼音。生自由练读,不认识的借助拼音朋友,读完以后,有哪些字比较难读,你在刚开始读的时候就读错了,需要提醒一下大家。(生自由读,全班交流,师做重点指导,必要时领读。)

2、组词、读准字音:(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刘景文菊花残枝君子橙色橘子(齐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练读词语。

4、保留生字,抽读。

5、这些生字大家都读的非常准确,相信大家也有自己能很快的记着这些生字,你把哪个字记的最牢?在小组里跟同伴说说。(小组合作记着生字。)然后全班交流。

6、齐读生字。(师檫掉生字)这些生字现在跑到古诗里去了,赶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四、学习古诗

1、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听听老师哪里读的最美。(师有感情的范读,以夸张的节奏、韵律来感染学生。)生评价老师。师:“大家想不想学学老师,把古诗读的有感情?”生齐读,抽读,(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师作评。)模仿读。

2、师作意境的渲染:

请同学们把书合上,师在黑板上一边进行简笔画──焉而低垂的`荷叶、枯萎的菊枝、黄澄澄的橙子、绿油油的橘子,一边用赞美的语言描述这美丽的景色。

运用图画的直观效果,想像古诗的画面,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

3、面对这么美的景色,同学想怎么表达?那就快快读读古诗吧,边读边看看黑板上的画。(师放古典的轻音乐。)

4、多种形式的朗读。(男女生赛读,师生赛读,配乐读。)

5、诵读:

⑴看着黑板,边看图画,边跟老师一起背诵。

⑵生自由练背。

⑶比赛背诵,看谁背既准确又有感情。

五、写字

1、小黑板出示本课要求学生会写的6个生字。(生自由认读,抽读,老师带词语教读。)

2、我们看到一个生字能不能马上就动笔写?对,要先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它是什么结构,观察它的重要的笔画,观察发生变化的笔画……)那就请大家仔细观察吧,呆会儿看谁观察的仔细,提醒大家的。(生观察生字,并全班交流。)

3、师范写生字。(边写边指导。)

4、生练习,师作评价、展示。(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乐于写字。)

题古诗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可读得真好。但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

2、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

学生:江上打鱼的人。(教师引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

3、读诗题:

二、读诗解意。

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2、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

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4、齐读古诗。

三、展开想象,悟诗情。

1、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知道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样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测一下吗?学生猜测。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测一样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上面这段话。(多媒体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于是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鱼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2、现在谁来说说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这其实就是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多媒体出示)

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

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

如果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怎么说?学生交流:

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学生齐读)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你们读了这首古诗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a、教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出示诗句)

看到了小船。教师:这是一艘怎样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

看到了汹涌的波涛。教师:“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这是多么的——

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教师:“卷”和“打”这两个词用得真好,我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

哪位小朋友来通过朗读告诉我们自己看到的。学生朗读三、四两句。

b、看着这画面,看着这滚滚波涛,你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吃、住的艰难;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每次打鱼到回归,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有可能翻沉……

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江上渔者也很辛苦,真是“谁知盘中鱼,条条皆辛苦。”呀!让我们齐读三、四两句。

4、写话:

教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尝美味鲈鱼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那些在汹涌的波涛中捕鱼的人说。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

学生写,交流。

5、朗读升华情感。

教师:面对着这汹涌的波涛,面对着在波涛中捕鱼的人,我们有很多话要说,……那就让我们把这些话化成背诵吧!一起来背诵古诗《江上渔者》。

学生:读

?江上渔者》说课

?江上渔者》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范仲淹。全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20个字),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在这首古诗的阅读教学中,为了能引导学生去感受古诗中所蕴涵的美,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以诵读古诗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欣赏古诗的美。具体来说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朗读中理解诗意

在出示古诗以后,我通过三步的朗读,第一步,将古诗读正确,在此基础上进行书写练习;第二步,试着读出古诗的味道;第三步,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读了古诗以后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古诗的内容,感知古诗的意思。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忽略了古诗教学中的解释,不采用字字疏通,句句领会的教学方法,只要让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通过说画面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读”。因为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会随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正如杨振宁博士谈到的:在他上一年级时,父亲教他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渐领悟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犹恐相逢是梦中”等只有过来人才可能真懂的诗句。

二、启发想象悟诗情

“就诗的表现方式来说。诗显示出整体艺术,所以在诗的领域里,其他各门艺术的表现方式也用得上。”(黑格尔)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一点,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想象再现情境。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在学生理解往来的客人爱吃鲈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说说客人们会怎么说,让学生感受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为体会捕鱼的艰辛奠定基础。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两句诗的教学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通过给画面上添画小舟,让学生直面诗句,与诗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第二步,让学生想象江上渔者在风浪中捕鱼可能遇到哪些情况?引导学生感受渔者捕鱼的艰辛。

三、组合、写话,提升

在学生感受渔者捕鱼艰辛的`基础上,通过与《悯农》的组合阅读,引导学生感受任何劳动成果都来之不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话,写写自己的感受。学生写的话其实就是自己内心想法的展现。

题古诗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偏旁“青”,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给生字“英”和“诗”注音)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古诗?(生:我们学过的古诗有《鹅》、《锄禾》、《华山》)

谁能把这几首诗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

背得好!你们在家里学过的古诗背给长辈们听吗?

二、解释课题,教学有关生字词。

1.这一题目告诉我们谁学古诗?(英英)对,英英是一位小朋友的名字。

2.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记住题目中的“英”和“诗”?

3.要求学生进行书空练习,记住“英”和“诗”。

4.再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看图。

(1)课题右面的这一幅插图,画了哪两个人?(英英和奶奶)她们在做什么?(说话——谈古诗)

(2)小结: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她们谈的话题是有关学习古诗方面的。

(3)第二幅插图上画的是什么?(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大诗人李白在窗前望着明月,正在思考着什么)

2.自学课文。

(1)教者问: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分步揭示自学要求

(3)教学生字词。

四、朗读全文

五、课堂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静夜思》的意思。

2.课后练习3。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听写词语:英英一首意思古诗静夜思

“静”的偏旁是什么?(青)出示词卡订正。

2.《英英学古诗》这篇文章里,英英说了几次后?各讲的什么内容?

3.指名两人读课文,一人读英英说的'话,一人读奶奶的话。(评议)

二、精读训练

1.学生轻轻地读《静夜思》教者板书或用投影仪出示《静夜思》全文。

2.理解“静夜思”的意思:“静夜”就是静静的夜晚,“思”想念地意思。

3.诗中哪些诗句的意思你已经懂了?你是怎么弄懂的?

4.这首诗的意思,实际上大家已经基本理解了,有不少小朋友是通过联系下文弄懂的。这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英英是怎么讲的吧。

5.提问:《静夜思》的作者是谁?(唐代大诗人李白)

6.朗读指导。

(1)《静夜思》的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2)“疑是”、“低头”读时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停顿要长一些,表示感情一步步发展。

三、课堂作业

练习背诵《静夜思》。

第三课时

一、导语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静夜思》,并且弄撞了它的意思。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画了些什么。

这个人是谁?(唐代大诗人李白)

你们能够想象出筒子里插的是什么吗?

二、想象与说话训练

1.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幅图,再把课文轻轻两遍,想象当时的情景,说给大家听听。

2.提示:想一想:李白这时在哪里?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会怎么做?

3.各自练习说,同桌互相试说,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4.指名当众口述。

三、背诵《静夜思》

1.《静夜思》的第一句写什么?(景色)谁能把它背出来?

2.第二句写了诗人的哪两个动作?(举头望、低头思)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思乡之情)

3.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解全诗的意思。

4.指名朗读《静夜思》。

5.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四、总结谈话

小朋友们,连同今天学的《静夜思》,我们已经学过好几首古诗了。你们觉得古诗怎么样?

五、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他要描红的生字

六、课堂练习

1.描红练习。

2.背诵《静夜思》。

题古诗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古诗配画特点,并运用恰当的形式为古诗配画。

2、通过欣赏古诗配画作品,培养学生对古诗配画作品的审美能力,提升其艺术修养。

3、通过为古诗配画,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了解诗配画这种艺术形式,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审美情感。

了解诗配画的特点,激发美感。

教学难点:

如何用学过的技法去表现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

2、学具准备:古诗、绘画工具及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的古诗精彩绝伦,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漂亮的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配画《春晓》。(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受

1、中国的古诗短小精悍,简洁抒情,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胸怀志向及他们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只有耐心品读、背诵,才能品出其中的甘醇。老师这里有一首特别喜欢的诗。(出示课件《春晓》)

2、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老师教大家一个读好它的`方法,一边读一边在自己的脑海里放电影,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老师和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朗诵)

3、谁来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那些景物?

三、欣赏作品

1、你觉得哪一幅配画你最喜欢。为什么?请从画的色彩、用笔、构图等方面加以讨论。

2、你准备用怎样的给它配画?

3、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都是用儿童画的方法表现出的作品,其实诗配画除了用儿童画的方法表现,还有其它的表现方法,请看:

(课件出示诗配画作品,有国画,儿童画,卡通画,手工制作等)小结:从这里我们看出诗配画的形式多种多样,要想让你的画面洋溢诗情画意,首先选材要精准,把古诗当中的关键词当做主景,其次构图要恰当,色彩要符合古诗的意境。)

四、学生创作

1、同学们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诗配画是不是特别想自己亲手画一幅。老师想搞一个画展叫做《诗情画意作品展》,下面请同学们把这首诗配上画,赶快动手吧!(板书)诗配画小提示:

(1)构图。 a、确定主景b、画面内容与诗中关键字相对应表达出诗的意境

(2)着色、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贴到黑板上。

2、老师设立了几个奖项: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最佳构图奖……大家来做小评委,看看应该评给谁。

五、总结

同学们的表现真棒,绘画作品更棒。今天我们把古诗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创作出了漂亮的古诗配画。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为自己喜欢的文章、歌词配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车主题活动方案精选5篇

以敬业为主题的演讲稿7篇

爱为主题演讲稿600字5篇

以敬业为主题的演讲稿通用6篇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7篇

古诗教学培训心得体会7篇

8的减法教案大班教案8篇

夏天小班教案教案8篇

安全教案大班教案参考8篇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564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