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写好教案,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教师制定教案是备课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身边危险的火灾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身边危险的火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2、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激发兴趣。
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了解火灾的危害。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
教师:火灾了你怕吗?
2、小结。
教师: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三、了解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1、观看录象。
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2、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3、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四、了解简单的逃生方法。
1、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教师: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2、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动延伸:
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身边危险的火灾教案篇2
活动意义:
俗话说水火无情,频频发生的大火不仅断送了许多人的幸福,而且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存在着潜伏的火灾危机,使我们的生命和财产时时处于火灾的威胁之中。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因此,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防知识技能作为学习课题,让孩子们去了解家园的消防现状,提高消防意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对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与救助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活动目标:
1、宣传学习并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法规。
2、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学习自救与逃生的方法,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教学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消防安全常识,自身逃离常识。
活动难点:掌握逃离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师生搜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实例。
2、小灭火器若干。
活动内容:
1、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时间定于11月9日)
(1)教师讲述两个"火灾案例"以引起幼儿注意。
案例一河南省新野县某小学四年级七名学生中午放学后,到学校附近的个体电气焊修理部门前玩耍。其中1人出于好奇,用火柴点燃自制电石桶(乙炔发生器)的细钢管口,引起爆炸。当场炸死2人,重伤1人,轻伤2人。
身边危险的火灾教案篇3
活动准备:
1.初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火灾自救方法。
2.锻炼幼儿遇事不慌、不怕危险和困难的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1.图片:火灾现场及火灾发生后进行自救的场景。
2.湿毛巾若干条、纸做“手机”。
活动过程:
1.听火警铃声,激发幼儿兴趣。问:这是什么声音?
2.我们看一看哪里失火了?播放火灾现场录象。
师:这是小晶家失火了,这时,消防员叔叔还没有来,我们帮小晶想想办法,应该怎么办?
(1)拨打火警电话“119”。
(2)如果火势很大,有很多浓烟怎么办?为什么这样做?
(3)如果火烧到衣服上怎么办?
3.幼儿讨论当火灾发生时应如何保护自己。
(1)用湿毛巾或三角巾捂住口鼻
(2)离开火灾现场
(3)注意秩序不能拥挤
小结:遇到失火我们不能慌,首先想到是如何逃生,并及时报警。如果烟很大,我们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弯着腰走会更安全。
4.逃生演习:火警铃响,烟雾弥漫。
老师组织幼儿沿安全通道有序逃生。
教学反思:
火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是总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火灾时自救逃生知识,把孩子零碎的经验系统化,教师在一个引导的地位。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是很丰富的。他们懂得很多火灾中自救的知识,而且他们的思维也很活跃,大脑反映很灵活。幼儿对生命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懂得珍惜生命。从而学习消防知识和了解对火灾的处理方法。知道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要机智、勇敢,不慌张,不蛮干学会拨打119,学会火灾逃生的方法。
现在这节课上完了我发现,只要你的形式幼儿乐于接受,他们在课上学到了知识,还不感觉累,或者没有上够。那么你的课就是成功了。
今后我还要继续研究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
身边危险的火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火警演习。
2、知道出现火警时的应对方法。
3、愿意讲述参加火警演习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事先绘制简单的幼儿园平面图。
2、录制火警信号声,准备红色水笔。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火警信号声,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思?
2、启如幼儿说一说,为什么发生火灾时要响起火警信号声?
3、讨论:如果发生火灾该怎么办?
4、火警演习。
(1)演习前,引导幼儿商定逃离火灾现场后的集中地点。
(2)演习开始,警报声响起,表示发生火灾。请幼儿用手巾捂着鼻子和嘴巴,猫着腰鱼贯地由出口“逃离”火场,到预定地点集中。到达后,教师点名,看看是否全部幼儿都撤离了“火场”。
5、演习完毕,教师出示简单的幼儿园平面图,启发幼儿回忆并说刚才撤离的路线,教师用红色水彩笔在平面图上画出来并展示在班级显眼的位置,提醒幼儿发生火灾时可走这条路线离开活动室。
身边危险的火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简单的消防安全知识。
2、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事先参观过消防队,消防员介绍了一些消防的初浅知识。
2、在父母带领下参观大型超市与商场,了解安全出口等相关的知识。
3、彩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4、火灾录像、烟雾发生器等。
5、幼儿自制的消毒面具、毛巾散放在活动室周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忆消防的相关知识
1、消防员叔叔救火时会用上哪些东西?(根据回答在投影仪上展示相应的照片)
2、消防车与平时的汽车有什么不同?
3、遇到火灾应该怎样拨打119电话?
请几位幼儿用玩具时手机模拟拨打119电话,其余幼儿评判是否正确。
二、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1、突发事故(配班老师运用烟雾发生器模拟火灾):活动室某角落着火了,幼儿在
2、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撤离现场。
3、刚才小朋友是用什么办法逃离的?
4、一起看看消防员叔叔的介绍,逃生时怎样做才是又快又安全的。(播放逃生录像:重点了解要尽量蹲下,甚至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寻找安全出口快速逃离。)
三、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1、从活动室出发到安全的地方——操场,一共有几条安全通道?
2、这几条安全通道上有安全出口标记吗?
3、你想怎么来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4、幼儿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5、幼儿粘贴安全出口标志(提醒幼儿粘贴时注意箭头的方向。)
四、逃生演习活动
1、我们要来进行一次消防演习,你听到警笛声后怎么做?
2、通过录像、音响、烟雾等模拟场景,幼儿进行逃生自救演习。
3、室外集中:你在逃生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想什么办法解决的?
身边危险的火灾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知道几个常用的急救电话号码,并会正确拨打报急电话。
2.教育幼儿不玩火,掌握自救这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
一.播放几种急救车的警报声,请幼儿分辨,并说出这些急救车是干什么用的。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听几种声音,说一说它们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救护车是干什么用的?警车是干什么用的?消防车是干什么用的?
听说是一个小朋友的家里发生火灾了,你们猜一猜,这位小朋友的家里是怎么起火的。
二、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出示课件,请幼儿观看火灾的原因。
1、玩火2、电器3、吸烟4、放鞭炮四、出示课件,请幼儿观看自救常识。
1、拨打急救电话2、马上开窗呼救3、用衣服压住火苗4、立即披上用水打湿的衣服和被子五.请幼儿在电脑上玩游戏,谁对谁不对。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但幼儿对“火”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对“火”的用途及危害了解的还不是很多。作为老师有必要引导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教会幼儿遇到火灾时该怎样应对。因此这个活动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既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丰富了幼儿的认知经验,激发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积极探索的热情。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