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准备充分,老师才能更有信心地应对各种情况,提前写好详细的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增强学习效果,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进行曲音乐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进行曲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及仔细倾听的良好习惯。
2、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及大胆表现的能力。
3、通过以故事、出示图片的方式,帮助幼儿感受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观看狮子王的图片及碟片。
2、音乐磁带三盒、图片若干张。狮王、兔子、猴子、狐狸等动物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今天我们去森林玩游戏,高兴吗?
2、调动幼儿生活经验,激发兴趣。
瞧,我是谁呀?你们喜欢狮子大王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一起学学它的声音和走路的'样子。
3、引导幼儿完整的听赏音乐第一遍,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狮子王的音乐,音乐中告诉我们一个故事,一起来听听吧。
音乐中有谁?你是怎样听出来的?它们在干什么呢?
4、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
今天老师跟你们讲一个关于狮子大王的故事。
5、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
请你们欣赏一首音乐,边听边想想,你听到了什么,有谁?它在干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呢?
6、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分角色表演。
你喜欢哪个动物就请带上它的头饰,(由幼儿自愿担任角色)边听音乐边玩游戏,教师参与指导。当听到狮子王出来的音乐就学它走路;当听到狮子王吼叫的音乐你们就学学它的动作和声音;当听到动物们出来的音乐你们就和狮子王一起跳舞;最后狮子王饿了,就把狐狸吃到肚子里。
7、幼儿之间互换角色表演。
8、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玩得真高兴,回家休息一会吧。
大进行曲音乐教案篇2
一、活动背景
韵律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但韵律活动动作多、难度大、音乐抽象,幼儿较难掌握。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尝试利用故事进行律动教学,即事先给幼儿讲述根据音乐结构和性质创遍的故事,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性质配节奏、创编图谱、打击乐、游戏,不仅降低了学习材料的难度,减轻幼儿记忆的负担,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和打节奏技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活动中享受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大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及雄壮有力的特点。
2、学习根据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性质用节奏、图谱、游戏的方式表现作品的内容和形象。
3、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狮王进行曲》录音磁带。
2、狮王头像、动物头饰、乐器若干。
四、活动过程:
1、 完整欣赏音乐(1)
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 完整欣赏音乐(2)
把你看到的表演出来。
3、 教师结合挂图讲解音乐里的故事:《狮王的故事》
4、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对画面进行匹配。
(1) 表现狮王出场的情景。(a段)(感受神气)
师: 请幼儿学一学狮王神气走路的样子。
(2) 狮王与小动物跳舞情景。(b段)(感受高兴)
师:当小动物们听到狮王说我不吃你们了,小动物心里感到怎样?他们怎么表示高兴的?(表演节目给狮王看,请幼儿听音乐表演小动物跳舞)。
(3) 表现狮王追小动物,小动物害怕躲藏的情景。(a段)(感受害怕)
师:狮王看着看着突然肚子饿了就大吼一声跑去抓小动物,这一下可不得了,把小动物吓得怎样了?
4、 完整欣赏音乐请幼儿对故事匹配图谱。
5、 完整欣赏音乐请幼儿对故事匹配节奏。
(1) 幼儿听音乐为故事配节奏。
(2) 选择相应的乐器
6、 幼儿打击音乐练习。
7、 师与幼儿游戏《狮王的故事》。请一名幼儿扮演狮王,其余幼儿扮演小动物,随乐即兴表演1-2次。
8、 活动结束:幼儿给音乐取名。
大进行曲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神气、害怕两种情绪,享受游戏表演带来的乐趣。
2、倾听音乐,根据简单的故事和图谱的线索,初步了解作品所表现的大概内容。
3、探索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音乐课件、狮子图片、图谱、小动物图片(与幼儿人数相等)王冠、斗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动物世界中,你们知道谁最厉害吗?
2、为什么说狮子厉害?
二、欣赏音乐课件。
"狮子的确非常厉害,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关于狮子的`音乐和动画片,你们要认真听仔细看。"(幼儿观看课件)
教师提问:
1、"听这段了音乐,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感觉狮子和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教师:鼓励幼儿并告诉幼儿音乐的名字及作者。
三、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并创编故事、模仿动作。
1、幼儿欣赏音乐的引子,启发幼儿感受曲子的变化,并根据曲子的变化想象创编故事。教师。
2、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让孩子们感觉音乐是轻松欢快还是沉重迟缓,想像是什么动物走来了。然后,个别幼儿创编狮子威风凛凛走路的动作,最后全体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狮子神气走路。
3、引导幼儿欣赏b段音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特点,启发幼儿想像象什么动物在叫。然后,个别幼儿创编狮子凶恶吼叫的样子,最后全体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狮子吼叫和小动物害怕的样子。
4、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让孩子们感觉音乐是轻松欢快还是沉重迟缓。听着音乐小动物会做什么事。
四、根据孩子创编的故事内容,教师之后完整讲述给孩子。
五、教师引导孩子边欣赏音乐边看图谱,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结构和特点。
六、启发幼儿借助音乐和图谱,表演故事内容,重点突出小动物的害怕和大狮子的神气。
七、孩子们听着《狮王进行曲》,做音乐游戏
活动反思:
在设计本活动之前,我有幸读到了许卓娅关于音乐活动的一些理念,文章分析幼儿从音乐中获得某种体验的期待,是欣赏热情产生的最原始动力,而期待和期待的不断满足则是欣赏热情生长的增强剂,因此说没有欣赏期待的不断满足,就不会有欣赏的热情。在上述理念的影响下,我通过让孩子们创编故事,创编动作,然后出示图谱,最后视、听、动同步参与的方法,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本次活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尤其让我难忘的是,当我引导孩子们看完图谱时,他们竟情不自禁地给我鼓起了掌。我认为这就是本次活动的最大收获和成功。
不足之处:
1、前面听音乐看图谱时,引子那段没卡准。
2、最后孩子玩游戏时要求不太明确。
大进行曲音乐教案篇4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发展有明显的特点:表现欲望强烈,能运用一些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愿意合作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理解能力明显增强,能做出积极的活动反应。因此,在上学期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之后,本学期在音乐领域的目标主要是发展幼儿的肢体语言、肢体表达能力和聆听分析乐曲的能力。通过日常的音乐欣赏活动,我发现幼儿对游戏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很感兴趣。因此,在音乐活动的设计上,我更加关注对音乐的选择和使用。同时,选择这首乐曲也是充分关注到了音乐本身所承载的丰富的游戏情境。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乐曲aba结构。
2、通过音乐节奏谱,鼓励幼儿为乐曲配乐器并演奏。
3、丰富幼儿的肢体语言,发展幼儿的肢体表达能力,能根据乐句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幼儿对该乐曲有初步感性的印象。
2、幼儿玩过造型游戏,有模仿过玩具兵的经验,有比较稳定的节奏感。
3、版画、录音机、音乐《玩具兵进行曲》、节奏卡等。
重点、难点:
重点:鼓励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用绘画、乐器和身体动作等表现音乐。
难点:幼儿能大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感受。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故事导人环节。
故事导人:“有一位音乐家,叫耶赛尔。在他小的时候做了一个梦。后来,这位音乐家根据自己的梦境写了一首进行曲。我把这首进行曲找来了,大家听一听,耶赛尔在梦里梦到了些什么?”
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教师画音乐(音乐谱事先已经准备好)提问:“你觉得他做的是一个怎样的梦?梦里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根据耶赛尔的回忆,这个美丽的梦是这样的:一天晚上,玩具的小主人睡着了,玩具盒里的玩具兵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出来了。他们排成整齐的队伍在屋子里游行,他们挺胸抬头可真神气。其他的玩具看到了,也模仿玩具兵的样子走了起来。最后,玩具兵们和其他的玩具高兴地跳起舞来。正当天蒙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们惊慌地逃回玩具箱里。一切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哈哈,原来是一场美丽的梦。”
2、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幼儿和教师一块画音乐。
引导幼儿感受aba结构,把故事情境贯穿在引导语中。较强的音乐活动很感兴趣。因此,在音乐活动的设计上,我更加关注对音乐的选择和使用。同时,选择这首乐曲也是充分关注到了音乐本身所承载的丰富的游戏情境。
大进行曲音乐教案篇5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大音乐家。
1、有那位同学知道他是谁?
2、你了他吗?谁来说说看?下面老师提供一些有关他的材料,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一会儿请一位同学解说员向大家解说一下。
二、介绍作曲家:莫扎特
(1756―1791)奥地利做曲家。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四岁时跟父亲学弹钢琴。五岁时,便能创作各种小曲。六岁时,开始练习小提琴,竟能于大人一七演奏三重奏。超人的天赋,加上刻苦的学习。七岁时,到德国南方各城市演出,后又到巴黎、伦敦,轰动了欧洲,背赞为“童”。后因生活的贫困,积劳成疾,他仅活了35岁,但留给后世的作品多达千余部。
三、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1、乐曲简介:
?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根据另一部名作《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改编的,乐曲优美而且带有土耳其军乐特色。
2、问题:你能听出这首曲子表达了哪些情绪?
(第一遍)
3、在提供的幻灯片上选出正确的情绪。(轻快、活泼、精巧的;明朗雄壮的;优美、轻盈、流畅的;威武雄壮的;)
(部分)
4、欣赏主题音乐,了解音乐的各种情绪和内容。
a、明朗雄壮的;(主题略)――仿佛军号的吹奏,配以模仿小军鼓的伴奏型,显明朗雄壮。
b、轻快、活泼、精巧的;(主题略)――优美而带有舞蹈性。
c、优美、轻盈、流畅的;(主题略)――起着对比和连接音乐的作用。
d、威武雄壮的;(主题略)――就象是一支军队在军乐队的伴奏下,神气实足第在队列进行。
(分段落)
5、听音乐,说出音乐表现的情绪和内容?
(第二遍)
6、要求:欣赏全曲,根据乐曲的内容,感受和对比乐曲的情绪,并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进行感受。
8、小结
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思考一下,这么丰富、变化的情绪在音乐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呢?
提示:通过音乐片段的演示来启示。
讲解:用不同的力度――强、弱
还可以通过速度――快、慢来表现的。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六、下课
大进行曲音乐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体会雄壮有力而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2、 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雄壮有力而又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难点:用打击乐器为音乐片段伴奏。
三、教具学具:
自制教学辅助课件、大鼓、木鱼、响板、沙锤。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教学结构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阶段目标
一、导入新课
1、《玩具兵进行曲》音乐动画人物
2、作者是用梦中的故事写成的曲子,起启发兴趣
导言:
小朋友们,今天有一位老爷爷来到了这里要跟我们说几句话,他要说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
看大屏幕。
动画的背景音乐是轻轻播放《玩具兵进行曲》a主题。
通过动画的话外音了解作者及音乐作品的背景并渗透音乐主题。
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
二、用电脑播放音乐
1. 熟悉全曲
2. 体会音乐情绪
3. 进行音乐想象
过渡语:
老爷爷给我们带来一首很好听的音乐,叫《玩具兵进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说说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通过听音乐想象一下,音乐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梦?
边听音乐边看屏幕插图 ,边思考问题。
体会欢快的情绪
初步感受乐曲形象。
三、分段欣赏
1. 欣赏第一部分
??听音乐回答问题
用电脑播放引子和a段音乐
??律动
??用打击乐器为第一段伴奏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听第一部分,请你注意音乐的节奏,想想玩具兵们在做什么?
过渡语 :
小朋友们你能和玩具兵们一起游行吗/你能走得和他们一样好吗
在学生律动时,提醒学生注意音乐节拍,在学生合不上时,带着学生拍节拍。
欣赏并进行音乐想象。
想象:
玩具兵在走步、打鼓、吹号等。
部分同学合着音乐做律动。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加深音乐主题a段的记忆,培养音乐表现力。
教学结构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阶段目标
??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乐段伴奏
用电脑播放乐器图谱
2.欣赏第二部分
用电脑播放第二部分音乐
3.欣赏第三部分
用电脑播放结尾音乐
4.欣赏尾声用电脑播放结尾音乐
教师介绍鼓、木鱼、沙锤和串铃。
过渡语:
这是为耶塞尔的《玩具兵进行曲》所设计的打击乐器伴奏谱。这里的鼓是模拟军队行进中的打击乐器声响。军队行进时敲起鼓来士兵们就走得更精神了。
提问:
哪两行是一样的?过渡语:好,我们来熟悉一下伴奏谱。鼓用“咚”读,木鱼用“嗒”读。
过渡语:
玩具兵们踏着整齐的步子来到了操场,请听下一段音乐然后说说他们在操场上干什么呢?
提问:
操练完毕,玩具兵们又怎么样呢?我们来听下面的音乐,这段音乐与前面听过的哪段音乐一样?
提问:
玩具兵们正玩得高兴,忽然音乐发生了变化,请你听听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观察图谱并回答图上有几种不同的乐器。
观察图谱并回答。
在老师的带领下练读图谱。
随电脑中闪动的图谱用自制乐器为音乐伴奏。
欣赏并进行音乐想象的内容:
玩具兵 在操场和做游戏。
欣赏:
进行音乐主题听辩。
回答问题:
与第一段音乐一样。
欣赏并进行音乐想象。
回答问题:
小主人要回来了,玩具兵慌 慌张张地跑回箱子。
用节奏乐器为乐曲伴奏。
体会音乐的欢快情绪,并进行音乐想象。
培养学生听辩乐段能力。
培养学生对紧张音乐的想象力。
四、完整欣赏
再次欣赏加深体会
过渡语:
刚才我们一段段的听,了解了每段音乐表现的内容,现在我们把音乐连起来,完整听一遍。当你听到玩具兵行进中的音乐时,请你以举手或其他动作表示。
提问;
通过刚才又一次的欣赏,谁再来说说小主人做了一个什么梦?
完整欣赏,听辩第一部,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用语言表述音乐内容。
进一步熟悉全曲,提高对a段主题的反应能力。
五、音乐表演
表演尾声音乐,用电脑播放尾声音乐
表演a段音乐和尾声音乐,用电脑播放a段和尾声音乐
过渡语:
我们再来听一次结尾的音乐,请随音乐想象一下玩具兵怎么了,一会儿我们来当玩具兵表演一下。
过渡语:
我们都来表演玩具兵,看谁走得最带劲。当尾声音乐出现的时候可别忘了表演出来。
听后,随着尾声音乐扮演玩具兵,做走步、游戏的表演。当下滑音响起时,急忙跑回箱子,定格在各种姿态上。
听音乐表演。动员更多的同学参与音乐表演:有的行军,有的敬礼,有的敲鼓,有的练刺杀,有的跳舞等。
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乐曲的情感体验,提高欣赏音乐的兴趣。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一首有趣的乐曲叫什么?它的音乐情绪是什么样的?
刚才大家表演得非常好,每个人设计的动作都很符合音乐,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玩具兵们再见!
回答:
乐曲的名字叫《玩具兵进行曲》,音乐是欢快的,雄壮的 ……
听者《玩具兵进行曲》乐曲走出教室。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六、板书设计
玩具兵进行曲
管弦乐曲
德国 耶塞尔
1、《玩具兵进行曲》是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所作,是许多玩具兵进行曲中的流传最广的一首。这首乐曲是根据作曲家小时候所做的一个甜密的梦中的情景写的。乐曲为复三部曲式,即:引子+a+b+a+尾声,c大调,2/4拍,全曲情绪欢快、雄壮、生动,富有儿童性。
2、乐曲《玩具兵进行曲》选自普通小学音乐教材(浙江版)一年级下册。培智学校音乐教材第十册有同类乐曲。
3、本课件教学对象为我校五年级中度班(中度智力障碍),班级人数12人,多数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曾多次开音乐公开课,为本节音乐欣赏教学课奠定了基础。由于音乐欣赏对中度弱智学生较为抽象,同时学生也很难理解音乐所塑造的形象,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中度弱智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利用他们喜欢动画、游戏等特点,把《玩具兵进行曲》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制作成一个易于中度弱智学生理解、接受的动画效果,让学生了解音乐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很自然地导入音乐欣赏,从而达到理想的乐曲意境。
4、教学总目标:通过欣赏《玩具兵进行曲》,使学生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情绪以及塑造成的音乐形象;使用愉快教学法,动静搭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5、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情绪。
6、感受每一段音乐所塑造的塑造形象。
7、教学准备:打击乐器(小军鼓、木鱼、碰钟、小镲等)、录音机。
8、教学过程:
讨论:《做梦》。
配课件欣赏音乐(全曲)。
揭示课题: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分段欣赏:启发学生根据课件内容描述音乐所塑造的形象,教师同时板书
引子――――几名玩具兵吹号打鼓,叫大家排好队,准备游行。
第一段(a):玩具兵们游行。
第二段(b):玩具兵欢迎将军的到来,不一会,将军就来了。
第三段(再现a):将军和大家一起游行。
尾声:玩具兵发现小主人醒了,惊慌地回到玩具箱里。
学生感知:问学生喜欢哪一段?(请学生说说这一段音乐的情绪,表现了什么,再请学生表演,提示玩具兵走路的姿势。)
复习巩固:游戏(请一学生扮演将军,其他学生使用打击乐器,并邀请老师一起伴着音乐游行。)
结束阶段:听《玩具兵进行曲》自由作动作出教室。
大进行曲音乐教案篇7
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
?狮王进行曲》是法国音乐家圣·桑斯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作品之一,乐曲生动形象,用钢琴的颤音、沉重有力的顿音以及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步伐和神态。全曲总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是狮王出场前的情景;第二段是狮王出现在小动物们面前的情景;第三段是狮王与小动物们狂欢的情景。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欣赏乐曲,感受乐曲受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并根据图谱符号,理解乐曲结构和含义。
难点是:能根据乐曲大胆创编作品中的故事内容,并且能准确表演出动物的动作及神态。
幼儿基础分析(能力、经验基础)
大部分幼儿有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创编所听到乐曲的故事内容,并能用肢体语言表达乐曲中动物的`动作及神态;小部分幼儿对乐曲的理解能力有些薄弱,难以理解乐曲内容。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根据图谱符号,理解乐曲结构和含义。
2.能大胆创编所欣赏到的音乐内容和动物形象。
3.感受音乐欣赏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材料、环境、知识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狮王的生日》、乐曲《狮王进行曲》、图谱
环境准备:u字形座位
知识准备:幼儿已经有音乐欣赏的经验
一、导入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导语:今天,森林里格外热闹,原来森林之王狮子的生日晚会就要开始了。小朋友们,让我们大家一起去凑凑热闹吧!
二、讲述故事,理解图谱,根据图谱分段欣赏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性质
提问:(1)听完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你都想到了些什么?
过渡:这是你们的想法,你们听得都很认真,那我们再次欣赏一下,没有听出来的小朋友们可以仔细听一听哦!
2.再次完整欣赏乐曲,了解乐曲创作背景
总结:这首乐曲是法国音乐家圣·桑斯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作品之一,名字叫做《狮王进行曲》,乐曲旋律雄壮有力,生动形象。
三、结合乐曲尝试表演每一段落
1.教师讲述故事
过渡语:关于这首乐曲,有一个好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根据故事内容,欣赏乐曲,出示图谱。
过渡语:让我们根据这个故事再来听一听这首乐曲,在欣赏乐曲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图谱,小朋友们可以跟着老师一起看着图谱欣赏哦!
提问:(1)这首乐曲总共分为几段呢?
过渡语:原来这首乐曲总共可以分为三段,让我们来猜一猜,每一段是描述什么场景吧!
提问:(2)来听一听这一段是什么场景呢?(播放音频至第一段)
过渡语:这一段音乐十分有力量,十分雄壮,原来是狮王出场时候的场景呀!
提问:(3)听听看这一段音乐是什么场景呢?(播放音乐至第二段)
过渡语:这段音乐听起来让人害怕,原来是狮王遇到小动物,大声吼叫时候的场景呀!
提问:(4)这一段音乐又是什么场景呢?(播放音乐至第三段)
过渡语:这一段节奏欢快,非常动听,是小动物们在一起狂欢时候的场景呀!
1.播放乐曲第一段“狮王出场”
过渡:刚才我们理解了乐曲每一段的故事内容,那小朋友们想不想扮演一下故事里的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
提问:
(1)乐队是会怎样表演的?
(2)狮王是怎么出场的?
(3)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能把狮王神气威猛的样子表现出来?(请小朋友们一起跟着音乐来演一演)
2.播放乐曲第二段“狮王吼叫”
提问:
(1)狮王这是怎么了?小动物听了心里感到怎样?
(2)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很害怕?
(3)狮王的吼声一声比一声响亮,小动物越听越害怕,动作又该发生怎样变化?(幼儿互相商量,选择喜爱的角色扮演)
3.播放乐曲第三段“动物狂欢”
(1)鼓励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某一种小动物,大胆地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
(2)提问:狮王看到这么精彩的节目,忍不住大吼一声,把小动物吓得怎么样了?(商量喜欢的角色,合作表演)
4.集体表演
过渡语:小朋友们,刚刚你们表演的非常棒,那让我们跟着乐曲,一起完整的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吧!(商量角色分配,集体合作表演)
四、拓展延伸
课后可以去表演区带上小动物的头饰,跟着音乐来演一演。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