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四季歌教案最新8篇

有了准备充分的教案,我们可以更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业,教案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准备教学内容,下面是汇报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四季歌教案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四季歌教案最新8篇

四季歌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当今的一种社会想象:独生子女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由大人包办的,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生活中,孩子没有遇到过困难,生活经验很少,遇到问题,总是问妈妈,基于这个问题,我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认识到:遇到问题光听别人说是不行的,还要亲自去试一试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且,让幼儿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自己的答案要靠自己的行动来获得。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简单的复述故事,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2、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多动脑筋想一想,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故事中人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课件),让幼儿猜是什么?(小马的出现),小马长大了,它要给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展??

1、播放课件,幼儿看动画片故事(分段进行),故事讲至“小马连忙收住了脚,不知如何是好”暂停播放课件,让幼儿体会小马矛盾的心情。

提问:

(1)、故事中有谁?

(2)、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

(3)、牛伯伯怎么对小马说的?

(4)、小松鼠又是怎么说的?

(5)、小马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6)、你如果是小马怎么做?(幼儿讨论)

接着播放课件,故事讲至“没……没想过”,暂停播放课件。

提问:

(1)、老马怎么对小马说的?

(2)、河水到底是深 还是浅?(幼儿讨论)

接着播放课件,故事讲至“也不想松鼠说的那样深”引导幼儿体会深和浅的相对性。

提问:

(1)、小马后来怎么做的?它发现河水到底怎么样?

(2)、为什么老牛和松鼠说的都对?

(3)、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小结:遇到任何问题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亲自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2、再次欣赏故事、拓展体验

四季歌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学会“春、走、冬、百、瓜、果、谷、北”8个字;会认“季、歌、唱、种、行、园、粮、食”10个字。认识偏旁春字头、折文。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一年四季中大自然及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从心底里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学习重难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入新课。

一年中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对四季的了解和喜爱。(画、唱、读诗、说话)

3出示课文,春夏秋冬四位小精灵一块写了一首歌,送给大家,请你猜一猜歌名。(出示课题。)

二自主合作,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座互读,读准字音。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由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

4学生通过玩“开火车”等游戏识记生字(去掉音节)。

5学生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第一节。

1 学生朗读第一节。

2 结合生活体验,说说春天是怎样“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的。

3 出示课件,学生朗读第一句。

4 溪水一路唱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再有感情读第一句。

5 学生接着读第二句。

6 看课件,说说你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7 学生自由交流,理解“百花齐放”“春耕春种”等词语。

8 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句。

9 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节,读后交流,在春天里,还听见谁唱歌?

10配乐朗读第一节,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体会人们心中高兴的心情。

四写字教学。

1出示“冬”,读准后鼻音,学习偏旁:折文

2出示“春、走、百”谁有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注意“走”的笔顺

3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漂亮?

4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认读生字。

2指名朗读第一节。

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1学习第二节。

(1)学生朗读第二节。

(2)出示课件,朗读第一句。

(3)知了在唱些什么?再读第一句。

(4)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理解“绿树成行”“瓜果香”

(5)有感情朗读第二句。

(6)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节。交流在夏天,还听见谁在唱歌?

(7)配乐朗读第二节。

2学习第三、四节。

(1)出示三四节课文的多媒体,让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朗读三、四节。

(3)指名朗读,说说红叶、北风唱些什么?在秋天、冬天你还听见谁在唱歌?

3朗读课文。

4比一比,谁背得快。

三写字教学。

1出示“瓜、果、谷、北”认读。

2谁有好办法记住生字朋友?

3注意:“果”先写日,再写木。

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1 四季的歌

四季歌教案篇3

?雨的四季》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种种事物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下面是其获奖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品味语言。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的手法。

3.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刘湛秋(1935——),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

雨是文人的宠儿,对雨的情感,随文人的情感而各有不同,对雨的描写亦随作者的风格而有所不同。在刘湛秋先生笔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写出了怎样的形象,让我们一起走进《雨的四季》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分别找出描写不同季节的雨的特征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探究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1.本文有怎样的行文线索?

明确:一条是以四季景物的描写为线索,一条是对雨的情感为线索。即:喜欢(美)爱恋(活力、滋润、流动)

2.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①):我喜欢四季的雨

春雨: 美丽、娇媚

第二部分(②~⑤)四季的雨的特征 夏雨: 热烈、粗犷

秋雨: 端庄、沉思

冬雨: 自然、平静

第三部分(⑥)四季的雨对我的影响。

总结固趣:

作者用诗化的语言、抓住各季节雨的特征绘出如画的四季雨景,在其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教学目的

1.品味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的手法。

2.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

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其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并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就是要体会他的行文的风格,领悟他在文中所表现的意趣。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一、朗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探究

1.作者喜欢四季之雨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四季之雨给他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2.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让树枝变柔软了,萌发的树叶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让整个大地变美丽了。小草复苏,发出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3.请找出最能表现春雨特征的语句,并概括出春雨的特征:

明确:语句: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特征:美丽、娇媚。

二、朗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探究

1.“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总领下文内容,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夏雨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降低了,雨打荷尔蒙叶之声与蝉声蛙声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3.找出最能表现夏雨特征的语句,并概括出夏雨的特征:

明确:语句: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特征:热烈、粗犷。

三、朗读第四自然段,然后探究

1.秋雨能对人产生怎样的作用?

明确: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

2.找出最能表现秋雨特征的语句,并概括出秋雨的特征:

明确:语句: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

特征:端庄、沉思。

四、朗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探究

1.冬雨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明确: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谧静。

2.找出最能表现冬雨特征的语句,并概括出冬雨的特征:

明确:语句: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特征:自然、平静。

五、朗读第六自然段,然后探究

1.一年四季的雨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给他的生命带来活力,给他的感情带来滋润,给他的思想带来流动。

2.“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这几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对北方少雨感到遗憾,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改变北方少雨的现状,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

探究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中心?

明确: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进而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一、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课堂探究:

1. 你对本文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2.本文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二、读写结合。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体现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以《我生命中一场难以忘怀的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注意借鉴刘湛秋在《雨的四季》中的写作技巧。

四季歌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用统计的方法了解每个月、每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

2、通过观察能看懂和理解统计表。

3、能与同伴交流、讨论庆祝生日的方式,体验过生日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了解本月内哪些小朋友过生日。

2、物质准备:教具:大统计表一张,四季图片各一张。学具:请家长配合为幼儿带一张过生日的`照片,并让幼儿明确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空白统计表一张,彩色笔。

活动过程:

1、祝你生日快乐。

请本月内过生日的幼儿手持生日蜡烛,站在教室中央,教师弹奏《生日歌》师幼齐唱生日歌,祝福他们生日快乐,祝贺他们又大一岁了。

2、我们的生日统计。

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是几月份的生日。

教师出示一张大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上面有哪些数字,了解这些数字表示12个月。

请每组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日分别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统计表的数字下面。

师幼共同数一数,每个月过生日的人数,并用数字表示。

请幼儿说说:班级幼儿中,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多?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少?

3、四季生日会。

请幼儿根据每个季节有哪几个月份,来说说春季过生日的人、夏季过生日的人、以及秋季和冬季过生日的人。

教师分别出示某个季节的图片,该季节过生日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大家一起为他们唱生日歌。

重点:能用统计的方法了解每个月、每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

难点:通过观察能看懂和理解统计表。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四季歌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四季花篮的过程中,初步尝试自编口头加法应用题,进一步积累关于四季里特有的花的经验。

2、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各种特征的不同季节的花

2、自制花、花篮、春夏秋冬四个字等。

3、已有一定有关四季的花的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一、四季花篮(巩固主题经验)

1、出示四季花篮(春夏秋冬各一个;每个里面的品种、颜色、开没开等特征都为两种)

你们知道这些花篮是做什么的么?魔法奶奶要过生日了,春姐姐、夏大哥、秋姑姑、冬爷爷送魔法奶奶礼物,比比谁的礼物好。

2、猜猜这四个花篮,分别是谁送的?你怎么知道的?(关注四季花品种不同,展现主题经验)

3、你觉得哪个花篮最好?(关注花的不同、花的含义,展现主题经验)

魔法奶奶提要求:年纪大,看不清楚,编题目让奶奶知道花篮里有多少什么样的花,让我猜猜一共有多少朵?

二、春姐姐的花篮(尝试学习编题)

1、教师示范遍题:春姐姐说,我先来试试看:我送给魔法奶奶的生日花篮里,有2朵康乃馨,4朵郁金香,猜猜我的花篮里一共有几朵花?

小结加法应用题的因素(说一件事情,说两个数字——多少**,多少**,问一个问题——一共**?)。

2、春姐姐花篮里的花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谁也能用不同的办法来编关于春姐姐花篮的题目?(扩展思维、运用教师小结的经验)

三、自选花篮(练习编题)

1、魔法奶奶听了觉得真清楚,连夸春姐姐的花篮,夏大哥他们可着急了,他们不会要输给春姐姐了!也想请大家帮忙。

2、分组:自选夏、秋、冬的花篮进行编题。教师提示加法应用题的重要因素:原来如果我们说几句话,这几句话里面能说清楚一件事情,说到两个数字,再问一个问题的话,我们也能编一道题目了。

3、交流

1)生生交流

2)集体面前交流:竞赛:比比谁的花篮编得题目多。

四、延伸

魔法奶奶:这些花篮都好!都代表了各自的季节、各自的心意,我都很喜欢。谢谢他们,也谢谢小朋友。以后当你的奶奶生日的时候,你会送给她一些什么花呢?

四季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感受文章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提高鉴赏能力;

二、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比较阅读,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提升鉴赏品位。

教学重、难点:

欣赏文章画面美,能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比较阅读,提升鉴赏品位。

教学设想:

四季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尖、说”等10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正确认读多音字“地”在本课

的读音,能根据语境选择读音,能正确书写“天、四、是”3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4.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言字旁等3个偏旁;能正确书写“天、四、是”3个生字。

难点

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能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准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再读课文,尝试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季节。

4.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同学们,还记得之前学习过的秋天这篇课文吗?让我们一起自信地背诵一遍。(背诵课文)谁能告诉教师,从文章中你知道了秋天有什么典型特点呀?(课件出示秋天图片)

指生交流: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大雁南飞等。

2.谈话导入:同学们真棒,记得真准!通过第一课的读书学习,我们认识了秋天。那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四个季节)除了秋天,还有哪几个季节呢?(春、夏、冬)(依次出现春夏冬季的图片)秋天加上春天、夏天、冬天就组成了四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四季。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教师指导识字并写字。(课件出示“四”字)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字,怎么记住并写好它呢?“四”可以用数笔顺的方法记住它:竖、横折、撇、竖弯、横。同桌相互说着笔画名称书空一遍。闭上眼睛,自己再书空一遍。要想写好“四”字,必须注意外框上宽下窄,不要把竖弯写成竖钩。请大家试着描红两遍再临帖写两个,看谁写得更规范、漂亮。

4.已经记住这个字的同学请举起手。好,不错,我们再来齐读课题一次。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识字正音。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两遍课文,注意遇到不熟或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同桌帮忙。

(3)用圆圈圈出本课的10个生字,大声读给同桌听。

(4)识记多音字“地”。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读书非常认真,收获一定很大,一起来展示一下吧!

2.检查汇报。

(1)本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四个)是的,共有四个小节。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标对了序号。

(2)学生接读课文。找四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哪里读得好,可以模仿着读一读。

(3)交流朗读的情况。

预设:“草芽”“尖尖”“谷穗”“鞠着躬”“一挺”发音需要强调,容易出错。引导学生标画出来,自由读两遍。

(4)这几名同学读得都不错,都把字音读准确了,教师给你们点赞。下面教师可要把本课的生字请出来和大家交朋友了,大家能准确认识这些生字朋友吗?

3.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会认字):尖、说、春、青、蛙、夏、弯、皮、就、冬

师:这是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全班先来拼读一遍。教师依次出示生字卡片,全班同学齐声拼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发音及时指导。比如:“尖、说、夏”是三拼音节,“说、春”是翘舌音,“青、冬”是后鼻音,“尖、春、弯”是前鼻音,发音时要注意读准。

(2)自由练习读一读。

(3)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教师抽检生字认读情况。

(4)认识多音字:地。卡片出示多音字“地”,全班同学认读。这是一个多音字,在本文中读轻声,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dì)谁能用“dì”这个读音组词呢?(大地、地方、土地、天地)再次读一读这两个读音,读出轻声和四声的不同。读轻声:顽皮地,读四声:大地、地方、土地、天地

4.小结: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相信这些生字朋友一定能帮助我们把课文读好,帮助我们读更多的文章。请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学生朗读课文)

(5)同学们读得真好。为了帮助大家把文章读得更好,教师还准备了录音呢!听一听录音是怎么读的呢?学生认真倾听,再试着模仿着读课文,争取把文章读好。

三、整体感知,通览全文。

1.教师考考大家,课文按顺序写了哪几个季节?请用三角符号标出来。

2.每个季节都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各有什么特点呢?用横线画出来。学生自由标画,教师来回巡视,及时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回答问题。

预设:课文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天草芽尖尖,夏天荷叶圆圆,秋天谷穗弯弯,冬天雪人大肚子。

小结:同学们真会发现、会思考,把问题都解决了,说明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的内容,祝贺你们这节课收获这么多。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深入地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大家的表现非常棒,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懂了课文的内容。教师想看看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吗?(课件出示会认的生字)大家还会读这些字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

师:很好,这些字大家都认识了,那大家再来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季节,课文中写了哪些代表事物?指生来说一说。教师相机板书:春天(草芽尖尖)、夏天(荷叶圆圆)、秋天(谷穗弯弯)、冬天(雪人大肚子)。

2.过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四季的美丽,也来学着描绘四季的美丽

二、以读代讲,品读四季的美丽。

1.全班齐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大家读得很好,字音读得很准确。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一小节中的“说”字。(课件出示“说”字)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个字,这节课我们来看看“说”字的偏旁。(出示言字旁)这个偏旁的名称是言字旁,它的笔画名称是:点、横折提。我们一起来书空言字旁。

3.再来看看生字“天”。(课件出示“天”字)这个字应该怎样写呢?教师指导学生按笔顺指导书写,先写短横,再在横中线上写一长横,撇和捺要舒展。学生自由描红两遍,再临写两遍。

过渡:大家写得很好。接下来教师考考大家,看看你会思考吗?请看题目要求。

4.理解文本内容。

“他”在文中指的是谁?

“他”真的是春天吗?

(1)学生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2)交流问题一:“他”指的是谁呢?指生交流。

预设一:“他”指的是小草。(教师相机进行评价:找得真对,“他”就是小草。)

预设二:“他”指的是尖尖的小草。(教师相机进行评价:你真会发现和思考,都能知道是什么样的小草。)

(3)交流问题二:“他”真的是春天吗?

①合作探究:这个问题有点难,学生先在小组内自由交流。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思考结果,以了解学情,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

②全班展示:谁愿意把刚才的交流收获给大家展示一下?指名学生交流。

预设一:因为春天来了,小草就会发芽。

预设二:春天来了,小草就会露出尖尖的小脑袋。所以说小草发芽了就代表春天来了。

③走近内心,体会情感:同学们真会思考,也很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储备来理解,这可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呀!同学们再想一想:当小草冲破了泥土,露出了尖尖的小脑袋,他可能看到了什么呢?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可能会看到迎春花、柳树芽等,可能会说:外面的世界真美呀!

④同学们想得可真有意思。那课文中,草芽看见了谁呢?(小鸟)大家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小草高兴的心情。课件出示: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5.想一想春天的景物和特点,仿造作者对话的`形式写一写。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柳芽_______,他对_______说:“我是春天。”

___________,他对_______说:“我是春天。”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来回巡视,及时指导学生打开思路。

预设:柳芽嫩嫩,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桃花红红,他对蝴蝶说:“我是春天。”

6.同学们真棒,也会抓住特点来写诗了,把掌声送给自己。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小节。

(1)请大家先读一读第二小节。(学生读文)这一小节写的是哪个季节?(夏天)对,就是夏天。我们来看看“夏”字,它的偏旁是折文,这是一个新偏旁,大家跟教师一起来写一写:撇、横撇、捺。本课中还有一个字也是折文旁,大家知道是哪个字吗?(冬)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来,这一小节写了夏天里的哪些景物呢?(荷叶、青蛙)我们来看看“蛙”字,它的偏旁是“虫”,虫字旁的字大多与虫有关。(课件出示折文旁和“夏、冬”、虫字旁和“蛙”)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新偏旁。

(2)课件出示夏天青蛙荷叶图。通过第二小节,我们知道从荷叶和青蛙这两种事物中可以看出夏天来了,那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知道夏天来了呢?

预设:天气变热、知了叫了等。

7.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四小节,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个小节。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谷穗说“他”是秋天,为什么雪人说“他”就是冬天?

(1)学生读第三、四小节,教师指导朗读:读秋天的句子要读出谷穗弯腰有礼貌的感觉,读冬天的句子要读出雪人的可爱、顽皮。

(2)根据朗读指导,同桌互读第三、四小节,讨论问题。

(3)学生汇报问题一,结合学生的汇报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4)学生汇报问题二,课件出示冬天的雪景和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冬天玩耍的快乐。

8.写一写,做小诗人。

师:我们写了春天的景色,那么同学们能仿照课文说一说夏、秋、冬季的景色吗?请大家讨论一下,试着写一写吧。学生自由创作后交流。

预设:蝉声知了知了,他会说:“我是夏天。”荷花绽放,他会说:“我是夏天。”高粱涨红了脸,他会说:“我是秋天。”柿子红红,他会说:“我是秋天。”河面结冰,他会说:“我是冬天。”教师读完文章后也作了一首小诗,一起来读一读。

迎春花黄黄,

他对小蚂蚁说:

“我是春天。”

大雨哗哗,

他对乌云说:

“我是夏天。”

枫叶红红,

他红着脸说:

“我是秋天。”

冰面滑滑,

他淘气地说:

“我是冬天。”

四季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语言欣赏和写作手法的学习。

教法学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回顾有关于“雨”的`诗句。

2、引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生简介作者。

2、多媒体出示词语,生读。

(三)整体感知

1、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学生齐读课文。

2、生思考:

(1)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师生交流。

4、真情诵读,感悟情感。(生找相关语句,多媒体出示语句,生读。)

5、生用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任选一句话作开头,用欣赏的眼光,说说从文中发现的雨的美。

(多媒体出示)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

我最喜欢的一种声音……

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息……

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氛……

我最喜欢的一种感觉……

(四)品悟赏评

1、合作讨论,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段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析作者的表达。

我认为最妙的词语……

我认为最美的句子……

我认为最巧的修辞……

我认为最细致的观察……

我认为描写角度最丰富的段落……

2、生自由发表见解探讨写作方法,师生共同总结。

3、欣赏刘湛秋的《微笑》、《中国的土地》。

(五)学以致用

运用本课所学到的写景方法,以“ ”的四季(如草、花、风等)为题,完成150字左右的习作片段。

附:板书设计

雨的四季

刘湛秋

美丽

喜欢

春雨:新鲜、娇媚

夏雨:热烈、粗犷

秋雨:沉静、端庄

冬雨:自然、平静爱恋赞美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入党四季度思想汇报范文6篇

2023年第四季度工作总结精选7篇

第四季度教师思想汇报5篇

第四季度个人工作总结优秀7篇

2023年第四季度工作总结参考7篇

党员第四季度思想汇报精选7篇

2023年四季度思想汇报范文5篇

四季度研究生思想汇报6篇

大学生四季度的思想汇报7篇

第四季度入党思想汇报1000字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820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