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幼小衔教案最新8篇

教师应依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情况,精心编写和调整教案,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下面是汇报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小衔教案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小衔教案最新8篇

幼小衔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幼儿园生活即将结束,幼儿要进入小学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这要求幼儿在习惯养成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要提高幼儿整理学习用品的能力,让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这个关键期,为入学打好基础。现在的幼儿都是家中的小皇帝,从小爸妈惯着,爷爷奶奶宠着,养成了一种依赖的性格,不主动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为了使幼儿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我设计了“整理小书包”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各部分的用途,并学会爱护小书包。

2、学习整理书包,培养有序整理文具、书本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清楚并大胆的讲述自整理书包的方法。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各部分的用途。

活动难点:学习整理书包,培养有序整理文具、书本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书包、(幼儿用书、田字格本、水彩笔、绘画本、铅笔、橡皮、铅笔盒)。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师:孩子们,让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音乐吧!小朋友们好听吗?歌中唱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哦,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这是一首好听的《上学歌》。我们天天来幼儿园都带什么来了?(书包)那好,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我们的小书包。

二、引导幼儿了解书包的结构及用途

1、师: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书包呢?(幼儿介绍书包)

2、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咱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心爱的小书包上面有漂亮的颜色和图案,还有两根背带最重要的是小书包有许多层,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小书包的两侧还有两个小兜。小书包有这么多层和兜,用起来一定会很方便。

3、引导幼儿了解书包的用途

师:(拿一书包)这个小书包有几层?一样大吗?你认为每一层放什么比较合适?

咱们的学习用品也是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大层放大一点的学习用品,小层里放小一点的学习用品。这样呢,容易放,也不会损坏学习用品。小书包还有两个小兜呢,可以把常用的小东西放在里面,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出来。小书包用起来很方便。

三、幼儿整理小书包

1、幼儿尝试整理书包

小书包到底应该怎么用呢?老师准备了你们常用的物品你认为所有这些东西放在书包的哪一层、哪里合适呢?现在,试着把这些东西放进书包里。)

2、个别幼儿介绍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放的?

教师小结:我们把大书本放在大层里,小的物品放在小的里面,铅笔盒放在最外侧的一层里,经常用的纸巾放在侧兜里。

3、引导幼儿分析探讨整理小书包的最佳方法

师:小朋友的放法不太一样,但是怎样放才最合适呢?

让幼儿充分的交流、讨论。一致认为刘涛小朋友的放法比较好。因为分类分层放拿取东西方便也很快。

4、爱护小书包

师:小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天天和我们在一起,那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小书包呢?

教师总结:孩子们,现在咱们都学会了自己整理小书包了。如果我们每次整理小书包都像现在这样分类分层来放,每一样东西都放在固定的地方,那拿取会更方便,再拿就知道上哪去拿了。要学会爱护我的小书包,脏了就把书包洗一洗。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没有和小朋友不一样的整理方法?请你再次整理一遍。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表现很积极,兴趣很高,充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很适合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让孩子们学会了怎样整理书包,书包的整理是孩子最有益的经验,通过实践练习整理小书包,幼儿都能熟练地把小书包里的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了。在活动最后,我又利用歌曲“上学歌”,让幼儿在唱唱、跳跳中进一步感受背上小书包的神气,激发上小学的愿望。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目标设定上不太合理,在让幼儿介绍自己书包是应让孩子多说,老师少说,在活动中要照顾到全体幼儿,教师应该简单介绍整理方法,让幼儿更直观的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

幼小衔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一天的时间顺序,建立时间观念。

2.能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3.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整点、半点的.字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播放闹钟的声音。

(2)师:这是什么声音?对了,这是闹钟的声音,它每天叫醒我们,早早起床去上学。

2.阅读读书

(1)幼儿阅读幼儿用书p29页。

(2)师:请你们给小明的作息时间按照一日活动顺序调整一下。

(3)师:你们也和小明一样有自己的作息时间,请你说说你们的作息时间。

(1)幼儿互相讨论一天要做哪些事。

3.制作“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

(1)请幼儿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2)请幼儿介绍“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

小结:我们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完成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1.幼儿将制作好的作息时间表贴在家里或者活动室内。

2.提醒幼儿要按作息时间去做事。

幼小衔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继续学习并运用10以内加法的运算。

2、发展观察力,运算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歌谣:我来问,你来答。

师:一只小鸟天上飞,两只小鸟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只鸟儿飞?

幼:一共三只鸟儿飞。

师:两只蝴蝶空中飞,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只蝶儿飞?

幼:一共五只蝶儿飞。

师:三条小鱼水中游,两条小鱼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条鱼儿游?

幼:一共五条鱼儿游

二、复习“+”

师:在加法计算中我们要用到一个符号,叫什么呢?

幼:加号,等于号。

师:(出示“+”)“+”表示加起来,合起来的意思,它出现在哪里就表示要把它两边的两个数加起来。

三、幼儿观看多媒体学习看图列算式。

1.师:天上飞来了3只蝴蝶,又飞来了4只蝴蝶,问天上一共有几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师:算式怎么列呢?先飞来的三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

幼:用数字3表示.

师:后飞来的4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

幼:用数字4表示。

师:那合起来一共有几只蝴蝶我们要用到什么符号呢?

幼:加号。

师:3+4=?

幼:7

师:这道题我们列的算式是“3+4=7”。

四、幼儿观看多媒体并在洞洞板上操作。

1.师:听音乐取学具。

2.师“打开棋子盒,取出蓝色的数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顺序摆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数字10的后面。取出蓝色的带“+”

的那柱棋子把“+和=”摆在第9行数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回棋子盒。

3.师: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来了4只小猴,问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猴?这个算式怎么列呢?

幼:2+4=6

师:(出示多媒体)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什么?

幼:2表示先来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来的4只小猴,6表示合起来一共有6只小猴。

4.师:天空中飞来了2架飞机,又飞来了3架飞机,问一共有几架飞机?

请小朋友取出红色的带飞机图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的左下角红柱子上,开始操作。

(等幼儿摆好后,看多媒体进行验证)

师:一起说一说列的算式。

幼:2+3=5

5.师:水中有4条鱼,又游来3条鱼,问一共有几条鱼?请幼儿在洞洞板上直接摆出算式。并请一名幼儿来前面摆算式,然后集体验证。

6.(没有图,老师读题,让幼儿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师:草地上有5只小鸡在吃虫,又来了3只小鸡,问一共有几只小鸡?请幼儿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五、请幼儿自己创编应用题并口头列算式。

六、听音乐收学具。

幼小衔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

3、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排列。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教师及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操作课件,复习按颜色排序。

指导语:我收到了图形王国发来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看图,引导幼儿探索形状排序的规律。

指导语:在图片中除了有红、蓝颜色之外,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队的?(三角形、圆形等)

3、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启发幼儿自己操作。

指导语:刚才的问题,小朋友都答对,我们再接着玩游戏吧!请你们根据我给的`图形排队,并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4、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指导语:

今天你们通过游戏,学会了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给图形朋友排对,我们今天又学会了一种本领,我们要谢谢图形朋友们,跟图形朋友再见!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小衔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活动,对序数活动感兴趣。

2、掌握1-10以内的序数,能够使用第几名来表示小动物的登山排名。

3、能够积极主动分享自己的作业单,并收纳好工具。

二、活动准备

水彩笔、作业单、展板、小狗、小猴子、小兔子、大象、乌龟动物的卡片若干、胶棒、ppt课件、序数卡、轻音乐。

三、活动重点难点

1、掌握1-10以内的序数,能够使用第几名来表示小动物的登山排名。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出活动主题,教师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有位新朋友告诉了我一个小秘密,它说动物园今天要登山,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出示ppt

1、教师提问:都有那些小动登山了?

2、教师小结:原来小狗、小猴子、小兔子、大象、乌龟等都来登山了

3、教师提问:小狗在第几个教师与幼儿一同数小狗在第几名。出示ppt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真棒,正确的找到了小狗的排在哪。原来它在排在最后面。兔子的身后。那兔子排在第几名呢

(三)教师出示ppt,掌握1-10以内的`序数。

(1)教师提问:哪位小朋友想试一试找一找小猴子的排名?

(2)教师小结:我们先要从上往下数出小猴子的排名,再从下往上面数出它排在第几,就能够知道小猴子的排名了。

(3)鼓励幼儿数一数其他小动物的排名。

(四)幼儿完成作业单,并进行分享

(1)先完成的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与同伴共同分享作品。

(五)游戏我的新座位,活动自然结束

教师:小动物的排名都找好了。那现在我们看看自己手中的卡片找找你们自己的新座位吧!

幼小衔教案篇6

数学活动:

蚕豆

活动目标:

1、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2、能根据蚕豆的不同特征学习5的组成,并作特征标记。

3、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细心作业。

活动准备:

1、课件:蚕豆;

2、排序卡5份;

3、蚕豆5篮;

4、作业卡5种;

5、点、数牌每人一张;

6、音乐:“挪威舞曲”“找朋友”。

活动程序:

(一)蚕豆一生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过渡语:软软的泥土里睡着一粒种子宝宝,你认识它吗?

1、看课件提问:小蚕豆是怎样长大的?

2、小组合作进行蚕豆生长过程的排序。

3、看课件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4、用动作随音乐表现蚕豆的生长过程。

5、用歌曲演唱蚕豆的`一生。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课件、身体动作、图片排序、歌词演唱等多种形式使幼儿清晰地掌握了蚕豆的生长过程。

(二)蚕豆分家学习5的分成。

过渡语:小蚕豆长大后变老了,变成了蚕豆的种子,农民伯伯就把它们采下来,剥出来。

1、比较观察:蚕豆种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2、分类记录:帮助蚕豆宝宝来分家。

(1)请幼儿介绍和猜测作业纸的做法。

(2)幼儿自选作业:

难度一:看图分类并记录和作标记。

难度二:根据特征标记把蚕豆宝宝送回家。

难度三:分类盒分类记数。

难度四:分类粘贴记数。

难度五:分类记数并做标记。

3、讲评作业。

评析:各种难度和做法给了各种层次和能力的幼儿以选择的机会,他们还根据蚕豆的许多不同进行分类,无形中又学习了5的组成,又学习了制作特征标记,幼儿的收获很多。

(三)蚕豆游戏复习5的组成。

过渡语:我们帮助了蚕豆分了家,它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

1、游戏玩法:每人先把卡片贴在胸前,随音乐找朋友,要找和自己相应的卡片合起来是5,然后一起玩炒蚕豆的娱乐游戏。

2、交换牌子再进行游戏。

3、老师出示炒熟的蚕豆:蚕豆炒熟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吃好吃的蚕豆吧!

总评:首先整个活动围绕蚕豆,把科学和数学巧妙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领域内的有机

整合;其次整个活动体现了幼儿自主性、主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另外,活动还体现了趣味性、游戏化的教学风格,使幼儿学习得自然、轻松。

活动延伸:

1、根据作业情况进行纠正或交换作业卡进行活动。

2、在自然角继续观察蚕豆的生长过程,并学习照顾蚕豆。

幼小衔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从象形字慢慢演变过来的。

2、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脑动画《汉字变身》,

2、汉字:日、月、天、星、山、石、田、土

3、汉字和象形字配对若干,

活动过程:

1、汉字的起源(认识天、山等字)

这是什么字?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来得吗?

小结:我们的汉字是从象形字变过来的。那么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得吗?

2、汉字的演变(欣赏电脑动画《汉字变身》)

(1)你看到了哪个汉字宝宝变身?

(2)它是怎么变的?

小结:古时候字没有发明的时候,古人就把要讲的事画下来,我们现代的人把这些象图画一样的文字叫象形字。可是画画很麻烦,也很占地方,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就把这些象形字慢慢地简化了,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用得汉字。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比如日本、人用的.文字就是根据我们的汉字创造的。我们中国人很了不起吧!

3、猜一猜:出示象形字,猜一猜是什么汉字

(鼓励孩子猜的时候说出理由)

4、配对游戏:找朋友

教学思:

本课结束时学生都热血沸腾。沉浸在汉字艺术的博精深与无穷的魅力之中。他们能与枯燥的汉字历史、量的文献资料融合在一起,依托的是兴趣。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之初的目标激发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兴趣。为什么要探讨汉字的起源问题呢?翻开生活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从孩子们最熟知的“新华书店”、“肯德基”的牌匾到名胜古迹的楹联,从喜结良缘的“双喜字”到祝寿时的“寿”字,都让学生们感受到汉字无处不在,它很有用。汉字从生活中来,就应该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小孩儿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那就让故事的内容集中到汉字上吧!

从汉字起源的“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到“仓颉说”,从王懿荣在龙骨上发现甲骨文的故事到程邈在监狱里造出隶书的故事,把枯燥的学术知识一下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学得乐在其中。当然,历史文化的那份厚重是任何传说、故事所不能替代的。

在这节课上,不仅让学生们立足世界,了解了四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我们中国的文字,还让他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字一直发展演变下来。在感受这份奇迹的同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幼小衔教案篇8

游戏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书包的特征,并让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小书包。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几何形盒子,卡纸、蜡笔、浆糊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书包的外形特点。

1、教师出示各种书包,引导幼儿观察书包的外形特征。

2、我们马上就要步入小学了,每个小朋友都要背着书包上学去!你们都看过什么样子的书包呢?这些书包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3、我们看到的书包一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布料、或者是皮料)。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纸张折书包!以前你们折过吗?

4、出示上周的折纸:书包

小朋友看这是我们上个星期学折的书包,小朋友都会折了吗?(会)我们上周用的是正方形的折纸来折出的书包,那小朋友想想除了用折纸的来折书包,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书包呢?(引导幼儿讨论)教师倾听幼儿讨论的方法。

谁来告诉老师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书包呢?(请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5、幼儿交流。

原来你们想到的是这样的方法,那你们要用那些材料呢?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吧!

二、介绍区域的主题。

今天的区域活动我们就要来制作书包,我们上次是折的书包,今天我们就要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书包。你想制作什么样子的呢?你们自己先想好,想好后可以到各个区域去制作。

三.介绍操作材料。

老师在手工区投放了各种的制作材料:有卡纸、海绵纸……等。在图书角投放了纸张和笔可以让你们先去设计,你先设计什么样子的、什么形状的书包你就先设计好,设计好后可以放到手工区去制作生产,制作好后在放到超市去买,想要的可以到超市去买。

四、幼儿自选区域进行制作。

1、你们想好了就可以到各区域进行制作了。

2、幼儿自选区域,开展区域制作。

3、图书角开展设计“我的书包”的设计。

4、手工区的幼儿开展书包的制作。

五、指导幼儿制作。

1、引导图书角的幼儿大胆设计。

2、指导幼儿大胆制作书包。

六、各区域互动。

图书角的设计,放到手工区制作,制作好后放到超市销售。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上幼儿园教案含反思最新8篇

幼儿园手工教案大班教案最新8篇

火灾教案最新8篇

语言穿教案最新8篇

幼儿中班健康教案最新8篇

大班音乐梦教案最新8篇

语文第4单元教案最新8篇

贴五官教案最新8篇

人教网教案最新8篇

小小班健康教案最新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180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