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明确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课堂方向,教案的内容应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小班语言咏鹅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语言咏鹅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初步学习有节拍地诵读古诗,感悟古诗的优美韵律。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图片"咏鹅"。
3、用绿色纸围成一个小"池塘"。
4、动画幻灯片"咏鹅"。
活动过程
1、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鹅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幼儿找位子坐下)你们看这里也有小白鹅,(出示图片)。
◆教师:我们来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讲述图片上的内容,并将幼儿讲述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
2、结合多媒体,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教师:小朋友讲的真好,你们喜欢鹅吗?在我们古代唐朝有一个小朋友叫骆宾王,他也很喜欢鹅,在他7岁的时候,他就写了一首关于鹅的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幼儿初步欣赏古诗。
◆幼儿随动画一起念古诗。
3、感悟古诗韵律。
4、和着音乐边表演边诵读古诗。
幼儿园小班语言咏鹅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颈部任意弯曲,表现鹅在水中游泳的情景。
2.感受在砂皮纸上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砂皮纸人手一张、蜡笔(白色蓝色绿色红色黄色)、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古诗--理解故事内容,从古诗中了解大白鹅基本特征
1.幼儿欣赏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你知道这首古诗的名字吗?让我们一起来念念这首好听的古诗吧。
2.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白色)它的脚掌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脚掌有蹼、红色)什么是“曲项向天歌”?(弯曲脖子向着蓝天唱歌)
小结:大白鹅身上有白白的羽毛、红掌红冠子、长长弯弯的脖子,大白鹅美丽又神气。
二、创作表现--在边念古诗边示范讲解中创作表现大白鹅在水中的简单动态
1.教师运用古诗中的四句话进行示范讲解:
鹅,鹅,鹅(画一个大2),
曲项向天歌(弯曲后画成一个大身体)
白毛浮绿水(画翅膀),红掌拨清波(画出红色的脚掌)。
添上大白鹅红色的冠子、有神的眼睛、扁扁的嘴。
2.引导幼儿添画蓝蓝的湖水、绿绿的杨柳、蓝天白云、展翅的`蝴蝶等等
3.提醒幼儿把大白鹅的脖子画长,
4.提醒幼儿在砂皮上用蜡笔涂色要用力均匀,用先打好轮廓后填充颜色的方法。
三、分享交流--游戏中引导幼儿结合古诗关注作品,感受古诗美与绘画美的结合
1.师生一边念古诗一边轮流点幼儿的作品,古诗念完最后被点到的作品,就请该幼儿来介绍。
2.说说哪只大白鹅最美?它美在哪里?
幼儿园小班语言咏鹅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初步了解大白鹅的外形特征。
3、愿意欣赏咏鹅,感知咏鹅语言的优美,风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重点难点
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激发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白鹅叫声录音带、《咏鹅》朗读带、音乐带,自制正在游泳的大白鹅图片,课前事先画好的“小河”。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猜一猜。
1、放白鹅叫声录音带,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出示大白鹅的图片。(事先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再用一张白纸遮住,以此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二)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
1、引导幼儿观察大白鹅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
(2)大白鹅的脖子长得怎么样呢?(长长的)
(3)这只大白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向着天空在唱歌呢,我们听一听它是怎样唱的。(放白鹅叫声)
(4)我们也来学一学白鹅唱歌吧。带领幼儿模仿动作,伸长脖子学白鹅叫声。(引出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4)大白鹅最喜欢游泳,它是怎样游泳的呢?(引导幼儿用双手模拟划水的动作,引出诗句“白毛浮绿水”)
(5)大白鹅小脚的颜色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色)那么大白鹅游泳时脚又是怎么用力的呀?请幼儿自主创编动作,然后集体模仿(引出诗句“红掌拨清波”)。
(三)听一听,读一读。
1、放《咏鹅》朗读带,幼儿欣赏。
2、教师有感情配乐朗读,边读边模拟动作表现古诗内容。
3、教读两次。第一次拍节奏读,第二次边读边模拟动作。
4、跟读一次。放录音朗读带,幼儿边跟读边用动作表演。
(四)音乐游戏:快乐的大白鹅
1、放音乐歌曲《咏鹅》。
2、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大白鹅,边听音乐边表演,来到“小河”里尽情的嬉水玩耍。
幼儿园小班语言咏鹅教案篇4
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古诗,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2、激发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小鹅头饰人手一个。
2、情境设置:小“池塘”。
过程:
1、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池塘里游泳,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1) 孩子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好吗?
(2) 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3) 啊,游累了,我们来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幼儿随地坐下。
2、结合多媒体,初步了解小鹅的特征并能模仿小鹅的动作。
(1) 今天妈妈请来了几个好朋友和你们一起玩,看看它们是谁呀?(播放课件)
(2) 这些小鹅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讲出小鹅的特征,长长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红红的爪子)请幼儿模仿小鹅伸脖子、游泳的动作。
(3) 小鹅在水里游得真高兴啊,你们看它们又在干什么了?(唱歌、跳舞)它在唱什么歌?它们是怎么跳舞的?
3、结合多媒体,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小鹅到底在唱什么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完整播放课件)
(2)你听到小鹅在唱什么歌吗?(引导幼儿用古诗里的句子回答)
4、再次完整欣赏古诗《咏鹅》。
小鹅唱的歌真好听,我们跟着小鹅一起唱好吗?
5、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1)小鹅一边唱歌还一边跳舞呢,我们也学着小鹅边唱边跳,好不好?
(2)想再跳一遍吗?这一遍要大声地唱给小鹅听。
6、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古诗《咏鹅》。
这一次,小白鹅想找个朋友一起表演,你们愿不愿意呀?
7、结束。
今天我们和小鹅做了好朋友,还学会了小鹅的歌,你们觉得高兴吗?天也快黑了,我们该回家了,一起和小鹅说再见吧。(幼儿和小鹅道别后一起游回家)
幼儿园小班语言咏鹅教案篇5
活动名称:语言《咏鹅》
活动目标:
1、在掌握古诗《咏鹅》的基础上,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浓浓诗意。
2、用动作、绘画等形式表现歌曲的意境。
3、体验文学、动作、色彩等艺术美带来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已会念古诗《咏鹅》,初步了解作品大意。
2、人手一盒彩笔,白纸一张。
活动过程:
1、课前我们先做个手指游戏《一座小桥》。
2、复习歌曲《苹果》。
(1)唱出歌曲中的三拍子、两拍子节奏。
(2)进行歌表演。
3、欣赏歌曲《咏鹅》。
(1)集体念古诗《泳鹅》。
(2)倾听欣赏歌曲。
(3)讨论歌曲特点:歌曲中有的地方很连贯,有的地方很断顿,就像看到:鹅伸着脖子向天嘎嘎地叫,像唱歌一样。雪白的身体浮在碧绿的水面上,鲜红的脚掌在清清的水里划着,泛起阵阵波浪。
(4)重复倾听。进一步感受其优美旋律。
(5)边听歌曲,边做即兴动作。
在歌曲录音的反复播放中,幼儿即兴画出歌曲的内容,并在画完后,边看自己的作品边跟随歌曲轻声哼唱,表达活动带来的愉悦。
在活动的开始我放《咏鹅》的歌曲视频,让幼儿观察、欣赏的方式,感知画面的内容,并根据古诗内容进行提问,让幼儿对古诗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可以让幼儿欣赏歌曲《咏鹅》。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在学会古诗的基础上进行歌曲的欣赏和演唱。这首《咏鹅》生动的描绘了鹅在水中的美丽姿态,在本次歌曲演唱中可以让幼儿用身体动作加以表现,从而理解曲调,教连贯的进行演唱。这种曲调的歌曲对孩子们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欣赏完一遍歌曲后,许多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觉得这首歌曲十分好听、很优美、很特别。但我考虑到让孩子进行演唱还是有一定困难,于是在欣赏这首歌曲时,我请幼儿创编简单的动作,然后根据他们创编的动作进行韵律的编排,让动作与歌词旋律相匹配。
幼儿园小班语言咏鹅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表现鹅的基本特征及不同动态。
2、让幼儿知道鹅是家乡的特产之一。
3、激发了幼儿对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幼儿会念古诗《咏鹅》,
2、深蓝色卡纸、白色、红色、浅蓝色、绿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你看它是谁?(聚光灯出示大白鹅)
大白鹅长什么样子?
师:我们寨桥人用大白鹅烧出了一道有名的菜,叫寨桥老鹅。
我们家乡的渔民伯伯在滆湖里还养了很多有名的水产品,你知道吗?
(引导幼儿讲述并出示图片)
师:古时候的诗人还特意为鹅写了一首诗,叫《咏鹅》,你会念这首古诗吗?
师:今天老师想把这么漂亮的鹅画下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二、欣赏感知,理解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情景化语言,让幼儿感知鹅的表现方法,使技能学习融入到情景中。)
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示范:
有一个小蛋宝宝和一个大蛋宝宝,它们很孤单。小蛋宝宝想跟大蛋宝宝做朋友,于是小蛋宝宝拿起电话跟大蛋宝宝说:“你好啊,我们做个朋友好吗?”大蛋宝宝回答说:“好啊,朋友!”(添画鹅的脖子)小蛋宝宝听了很开心,它睁开眼睛(添画),戴上了一顶红红的帽子,张开扁扁的嘴巴(添画并涂色)说:“你好,你好!”
师:你们看,两个蛋宝宝变成了什么?(大白鹅)
师:大白鹅很开心,它神气地伸长细细长长的脖子,穿上红舞鞋(添画并涂色),
张开翅膀(添画翅膀),翘起尾巴(添画尾巴),在水里跳起舞来了(添画水波)!它把羽毛洗得白白的(均匀涂色),真漂亮呀!
师:这只大白鹅好神气啊!你来学一学神气的样子!
(引导幼儿观察大白鹅伸长细长的脖子,好像很神气地样子。)
三、幼儿创作,大胆表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用情景化的语言来指导幼儿的创作,引发幼儿的'创作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出不同动态的鹅。)
师:你们看,还有很多鹅也赶来跳舞了,它们是怎么跳的呀?
引导幼儿观察鹅的各种动态并区分鹅的头和身体的大小。
师:还有许多小蛋宝宝和大蛋宝宝也想变成跳舞的大白鹅呢,你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好吗?
提出要求:
(出示图片)鹅的头是小蛋宝宝,身体要画成大蛋宝宝,还要画出大白鹅神气地长脖子,再给它涂上白白的羽毛,最后可以添画一些漂亮的荷叶和水草,让画面更漂亮!(播放音乐)
四、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展示作品:找找谁的大白鹅最神气
(播放音乐)我们一起来学学自己画的大白鹅神气的动作(特征、动态方面),边跳舞边念古诗。
幼儿园小班语言咏鹅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够诵读古诗。
2、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体验古诗诵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咏鹅”;图片“咏鹅”,句卡;用绿色纸围成一个小“池塘”;鹅的头饰,脚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鹅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3、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
二、理解诗意,学会古诗。
将诗意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幼儿听,然后引导幼儿讲述图片上的内容,学习古诗。
你们看这里也有几只鹅宝宝。
池塘里住着几只小白鹅(鹅、鹅、鹅)
它们也很喜欢游泳,每天都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它们还喜欢唱歌,当它们想唱歌的时候,就会弯曲着脖子,高昂着头向着天空歌唱(曲项向天歌)
它们的羽毛白白的可真漂亮,在绿绿的水里游啊游,就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白船(白毛浮绿水)
它们的脚掌是什么颜色的呢?对,是红红的,红红的脚掌在清澈水里轻轻拨动,游的.多高兴啊。(红掌拨清波)
游啊游,唱啊唱,她们玩的可真快乐啊……
1、教师:宝贝们,它们是谁呀?(鹅鹅鹅)
2、它们喜欢游泳,还喜欢唱歌呢,它们是怎样唱歌的呀?(它们弯曲着脖子,昂着头向着天空歌唱。(曲项向天歌)三遍
3、它们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白白的羽毛)哦,你们看它们在绿色的水里游着泳,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小白船(白毛浮绿水)三遍
4、它们的脚掌可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红的)那它们是怎么游的呀?哦,像划船一样,在水里轻轻拨动。(红掌拨清波)三遍
5、老师带着幼儿分句诵读一遍
6、教师完整的朗诵一遍,幼儿再说一遍。
教师:刚才我们学的是一首古诗,在我们古代唐朝有一个小朋友叫骆宾王,他很喜欢鹅,在他7岁的时候,他在池塘里第一次看见鹅,就写了这首关于鹅的诗,这首诗的名字叫做《咏鹅》
师:下面听老师完整的说一遍吧。
师:你学会了吗?和我一起说吧。
看情况请幼儿个别诵读
三、欣赏古诗,配合动作。
老师把这首诗做成的动画片,你们想不想看看啊?
1、欣赏古诗。
2、逐句诵读古诗,并配合动作。
教师:宝贝们,这首诗你们学会了吗?那和我一起边说边做吧。
此次诵读要加上动作。
3、配合动作完整的诵读古诗。
四、诵读表演,活动结束。
教师:宝贝们,你们说真棒,做的也好,让我们给老师表演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咏鹅教案篇8
教材简析:
?咏鹅》是我国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诵读课文,自主积累古诗。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说一说,感知古诗大意。
1、引趣导读。
①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你们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它就会跟大家见面。(谜语: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登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活动,本课以猜谜语作为开头,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③师:你们说得真棒!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鹅在水中游泳唱歌,他非常高兴,就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古诗《咏鹅》。(板书课题,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介作者迁移兴趣,引入自读古诗)
2、感知诗意。
①播放课件。
②师:同学们,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就是这幅图画,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③师:古诗是怎样描写这幅画的?
④师:谁能完整地把你看到的、听到的画面连成几句话?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受,形象感知诗中描绘的景色,从而让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中。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①师:读好一首古诗,必须读出节拍,读出重音,读出感情。请大家先读一读,然后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行诗、一句诗或整首诗读给同桌听。 ②师:大家想不想听老师把整首古诗读一遍呢?
③师:老师读得好不好?相信你们也能读得这么好。请大家自己练习读。 ④全班同学有节奏地朗读。
⑤比赛读。
⑥师:谁有信心读好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刚学古诗的一年级小学生不懂这些,*老师的讲解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
三、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领悟古诗情趣。
①欣赏动听的歌曲和美丽的画面。
②师:欣赏完以后,你们觉得大白鹅可爱吗?你们喜欢吗?骆宾王喜欢大白鹅,就写下了这首诗。那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大白鹅的喜爱呢?比如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背诵有关鹅的儿歌、跳天鹅舞、讲鹅的故事等等。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练习,然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在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记一记的整个学习活动中,时时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伴随着学生的活动,教师适时调控,使学
生的身心始终处在高度的兴奋和激动之中。
教后反思:
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的诗歌是第3单元中的《山村》,本课是学生第二次学习古诗。《咏鹅》这首诗歌语言简练,意思浅显,给孩童展现了一幅活泼生动美丽的画面。诗歌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只是这种图画是通过凝练的文字构成的。诗文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能够对孩子进行美好情感的熏陶。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我做了以下探讨,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用图激趣,让学生徜徉在优美情景中。
柳条飞舞,带着春的期盼跃入我们的眼帘,飞洒一片绿色于池中。绿绿的湖水荡漾着清波涟漪,摇碎了宛如绿宝石一样的湖面,摇出片片鳞光。湖中白鹅曲项高歌,红掌拨动绿波,雪白的羽毛映衬绿波,显得那样清美,快乐活泼。如诗的画面,如画的诗歌却是一个只有七岁的“神童”创作的,这更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愿望。
于是,开课的时候,我先是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六个单韵母,然后以开心的导语将孩子引入本课的学习:“这六个单韵母宝宝十分感谢您们,要带您们一起去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接着,我就出示本课诗歌的配图,引导学生观察。
当我出示这幅图的时候,孩子们被眼前美丽的画面惊呆了,都不禁发出“哇,太美了!”的赞叹声。接着我问到:“你觉得画面中的什么最美呢?”孩子们畅所欲言,将自己看到的景色一一列举,然后我将孩子们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修饰组织,变成一段话,让孩子看着图,听着我如诗的介绍,一个个听得入神,仿佛陶醉在了画中。这个环节让孩子的情感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为下一步的学习铺垫了情感基础,让孩子迫不及待地进入到诗歌的情景当中。
二、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古体诗的艺术魅力在于本身的凝练和贯穿字里行间的和谐之美。我国传统的启蒙教育基本以教读儿歌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而,诗歌教学要利用诗歌的音韵美来对孩子进行文化的熏陶,让孩子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节奏美。
但是,入学后的诗歌教学这是第二次,孩子们还根本不了解诗歌的节奏和音韵,因而,通过范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能够让孩子在美妙的音韵和节奏中享受着诗歌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于是,我在引导学生初读的时候,首先让孩子认真听老师的第一遍朗读,要求是听准字音。因为听读识字仍然是目前孩子们识字方法中的重中之重。接着,再让孩子们来听老师读,这次读是让孩子们注意听清老师的节奏,通过这样有层次的读,不仅使学生能够读准诗歌的字音,还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
三、感情朗读,学习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课标要求一年级学生的诗歌教学只是了解诗歌大意,重点是通过反复吟诵,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在诵读中识字识词,熟读成诵积累诗歌。为了不拔高要求又要达到能够让学生对诗歌有个简单的了解,于是,我利用了诗歌的配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然后对应着诗歌让孩子吟诵,吟诵出诗的味道,吟诵出对诗歌的理解。
在引导学生读出对诗歌的理解的时候,我抓住了表示色彩的词语“白毛”“绿水”“红掌”“清波”让学生感受到因色彩而带来的画面的明朗和优美。我的思考:
1、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唱读较为严重,这说明平时我的教学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还不够到位,应该加强教师的示范朗读,注重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感受老师的语速,从而有效改变唱读情况。
2、仍然有一部分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是听课习惯不好?是形式较为单一?我的教学应该关注这部分的学习状态,否则这节课对他们来说将留下空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