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要融入评价机制,以便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情况,通过教案,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论读书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论读书教案篇1
教材分析:本课是略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从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的习惯。,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默读、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
3、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
养成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难点:
通过默读、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阅读引出课题。
读课本练习三《红灯记》中的一段话,读后提问:读这段话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来解决它,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看能否从文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呢?出示课题。
二、点拨自学课文。
1、面对课题我们发现于平时的课题有什么不同?(教师点明“△”略读课文的符号)这节课老师就来检查你们自读自悟的学习能力。
2、学生质疑课题,带着任务读课文。
3、解答学生的课题疑问后,学生分组学习,结合讲解课的学习方法,小组内学习讨论文章内容,小组多种形式学习。
三、班内讨论、交流,小组读课文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1、什么叫“拦路虎”?
2、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3、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
4、如何?a、要有耐心。
b、要有恒心。
五、总结延伸。
1、我们用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来解决《红灯记》中的“拦路虎”吧。
2、熟读积累:
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反复朗读。
板书设计:
迎难而上
面对“拦路虎”
论读书教案篇2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为了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促进优良学风校风养成,推进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图书馆将举办“20xx世界读书日”活动,请各院(系、部)、机关各处室发动师生积极参加。
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日~20xx年4月30日
二、主办单位:
xx小学图书馆
三、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四、活动内容
(一)书香校园——海报创意大赛
活动形式:在全校举行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海报创意比赛,增强校园读书氛围,倡导良好的读书习惯。获奖作品将在图书馆中厅展示。
作品要求:
1、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富有创造性。
2、海报使用不小于a4纸制做并用彩色打印,在作品后注明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
3、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xx年4月23日
4、作品提交办法:作品的纸本提交至图书馆一楼咨询台,电子版提交到email。
本活动将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和优秀将若干名。本活动已规划为大学生素拓活动,凡入围者(90%参加者)可获相应学分。
(二) “文明阅览、文明学习” 温馨提示语征集活动
图书馆面向全校读者公开征集“文明借阅、文明学习”温馨提示语,以读者教育读者的方式,为广大读者创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借阅环境,引导读者爱馆护馆,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1、内容要求:
(1)温馨提示语须符合图书馆各个书库、阅览室和自习室的学习环境及管理规定。
(2)温馨提示语要求语言生动活泼、言简意赅,易于上口,符合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语言潮流。
(3)温馨提示语以“文明阅览、文明学习”为中心,具体围绕①维护借阅秩序;②爱护环境卫生;③保持安静(不喧哗、不在阅览场所打电话等);④爱护图书资料(不用非正当手段据为己有、不弄脏弄破、不涂写等);⑤爱护设备和家具;⑥文明查阅电子资源(不玩游戏、不浏览非法和不健康网页等);⑦文明取阅书刊(不一次取多册等)、文明自习(不占座位等);⑧服从管理;⑨文明使用书包柜等。
(4)提示语必须内容健康,富有创造性,不得抄袭。
2、征集办法:
(1)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xx年4月23日
(2)作品提交方式:电子版发送至xx,作品请注明作者的姓名、单位、邮箱地址、联系电话。
本活动将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和优秀将若干名。本活动已规划为大学生素拓活动,凡入围者(60%参加者)可获相应学分。
(三)“我最喜爱的书” 有奖征文活动
1、体裁不限,字数3000字以内。
2、作品内容积极向上,要求原创作品,不得抄袭。
3、作品提交办法:作品的纸本提交至图书馆一楼咨询台,电子版提交到email,作品请注明作者的姓名、单位、邮箱地址、联系电话。
4、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xx年4月23日
作品将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 7名,优秀奖若干名,获奖作品将在图书馆网站推出。本活动已规划为大学生素拓活动,凡入围者(90%参加者)可获相应学分。
论读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初步积累阅读经验。
2.理解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我妈妈》
活动过程:
一、介绍人物,激发兴趣。
1.师:这是谁?这位妈妈在干什么?
2.师:妈妈在做鬼脸给谁看?为什么?
3.师:一位会做鬼脸给宝宝看,逗宝宝笑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一心想让宝贝快乐的妈妈,一个可爱的妈妈。
二、阅读绘本,激发情感
1.妈妈的本领
(1)一起欣赏绘本1至3页
(2)找出妈妈有哪些本领?(在第几页上?)
教师小结:妈妈的本领可大了,会做各种各样、香香甜甜的蛋糕;妈妈唱歌比天使的声音更动听;妈妈跳舞可漂亮了。
2.爱妈妈的`理由
(1)出示图4:这是谁?你从哪儿看出来这只蝴蝶是妈妈变的?把妈妈画成一只蝴蝶是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
(2)出示图5:刚才把妈妈画成一只蝴蝶是想说妈妈漂亮,这里把妈妈画成沙发又想说妈妈什么?
师幼互动体验:坐在老师身上试试,说说坐在“妈妈”身上是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坐在妈妈身上就像坐在沙发上一样,那么温暖,那么舒服,心里有幸福的感觉。
2.妈妈的爱
(1)出示图6、7:这还是那位妈妈吗?妈妈什么时候像小猫?
(2)交流生活经验:你的妈妈温柔的时候都为你做过哪些事?
(3)观看vcr,这些温柔的事,你妈妈都做过吗?
教师小结:每天,妈妈都温柔地照顾我,关心我,我知道那都是因为妈妈爱我。
(4)妈妈什么时候会像狮子一样?生气的时候,她还爱你吗?
教师小结:无论妈妈是像小猫一样温柔,还是像狮子一样生气,她都一样那么爱我们。
三、完整欣赏故事,萌发爱妈妈的情感,并用语言表达。
1.师:接下来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再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
插问:猜猜妈妈会对宝宝说一句什么悄悄话?(宝贝,我爱你,永远爱你)什么叫永远?
2.情感表达:
师:你们有什么悄悄话想对妈妈说?把你对妈妈的爱大声说出来。
论读书教案篇4
㈠、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并在自主读书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能与同桌交流、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㈡、学习过程:
一、唤起生活积累,激发“阅读期待”
在生活中,同学们一定都学过或读过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和课文吧,想一想,都有哪些?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你觉得在我们已掌握的这些好的读书方法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结,揭题板书:读书要有选择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最想了解什么?
归纳: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
二、自主阅读感悟,开展“阅读反思”
1、初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文,相信你们自己能解决的。在读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把课文读正确,你行吗?老师非常相信你们的能力,到时候,让我们大家欣赏你的读书情况。
2、指读:安排学生汇报自己读书的情况,并随机正音和理解重点词语,如“无可厚非”“日新月异”等。
3、了解: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4、品读:开展阅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自主读文,并在书上随时记下你的收获。可以是关键词,重点词等等。也可与同桌小声地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收获。
5、评读:交流自己在读书时的'感受,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6、小结:
三、再读课文质疑,培养“阅读批判”能力
1、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疑惑?请你们再快速地浏览一下,记下你的疑惑,可先与同桌进行交流。
2、交流:
a、我觉得书中对“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说的不够全面,我认为我们小学生可选择的读物还可以再拓宽些。如一些儿童漫画、反映生活的漫画我们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读物;
b、我觉得一些“幽默故事”也可作为我们的读物;
c、我们还可以上网阅读,读同龄人的一些著作,因为它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提示这是一个好去处,但同时介绍一些注意点)
d、我觉得一些好的《习作选》也可成为我们的读物。
………………………………………………
除此之外,还可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选择?”“怎样选择展开补充和交流”。
教师小结。
四、再读感知写作特色,进行迁移练习
同学们在读2~5小节的时候,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交流(条理清楚,分类说明等)
依据这样的写作特色,开展迁移性练习。
如:抓住“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这个话题展开叙述,可分类进行;如抓住“我们在读书过程中应该怎样选择?”等话题展开,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以前选书的时候,有什么好的方法,要注意什么等,通过这课的学习,你还知道了应该怎样选择等。
论读书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读书收方法的略读课文,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的好习惯。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两段。课文有的地方直接说明道理,有的地方举例说明道理,作者娓娓道来,内容浅显易懂,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教育。
[设计意图]
本文在于介绍一种读书方法,解决读书过程中遇到生字怎么办的问题。教学时,在指导学生自读的基础上,首先应弄明白拦路虎的`所指;还应了解到作者为了清楚明白地阐明道理,指出方法,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反一正,对比分明,表意清晰;还举了精当的例子,最具说服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借助中心句概括段意。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联系实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懒、不的危害,养成勤翻字典读书的好习惯。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授课类型]
阅读课
[教学时间]
20xx年10月17日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
齐读课题。
2、
理解什么是拦路虎?莫是什么意思?完整地说一说课题的意思。
3、
根据课题提出问题: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应该
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
二、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3、自读课文,思考课前提出的两个问题。
(1)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见课文第2自然段)
(2)读书遇到拦路虎不能饶着走,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战胜它。(见课文第3~4自然段)
三、结合读书实际谈一谈:
1、你是如何?(要有耐心,要有恒心)
2、抓住重点句,谈感受。
3、就自己如何解决拦路虎发表见解。
四、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1、这篇课文不同于我们以往学的大多数课文,它是一篇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所以这类文章往往都有中心句,意思清楚明白。
2、自读课文,试用抓中心句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五、熟读积累:
1、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反复朗读。
3、交流读你喜爱的段落。
4、感情朗读全文。
六、总结全文:
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受。
作业设计
一、写一段话,谈谈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二、说说你有哪些良好的读书习惯。
论读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有一位伟人,在他12岁的时候,曾经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后生字表里的字。
(二)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出示3组词语
▲ 帝国主义列强 租界
▲ 闯进 惩处 吵嚷
▲ 踊跃回答 铿锵有力
2.读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指名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踊跃回答、铿锵有力词语的意思。
(四)梳理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
2、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
三、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受深刻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二)交流反馈,自主质疑。
预设: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把中国妇女训斥一通?
论读书教案篇7
【教学理念】
略读课文,主要应由学生自主阅读,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学到的方法去独立地读懂读好,读出自己的感悟、收获。文中所讲到的情况,在一部分学生身上是真实存在的,因此,这部分孩子更需要好好地读,独立地读,读出点感觉来,读出点思考来,读出点今后读书的行动来。因此,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找问题,谈体会,添措施,付诸行动,赶走以至打死读书中的“拦路虎”。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准确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运用已经学得的读书方法,分析课文是怎样讲清楚“读书莫放‘拦路虎’”这个意思的。
3.联系自身实际,找一找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拦路虎”,自己又是怎样办的;再想想如果今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将会怎么办。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前准备】
安排学生提前收集自己过去读书中曾遇到过哪些不认识的字词,并回顾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知道大家不仅喜欢读书,而且还从读书中获得了很多知识。我真为你们有这样的举动而高兴!我相信你们,读书中有时顺利,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小小的难度——(板书“拦路虎”)
问:你知道什么是拦路虎吗?你还知道加了引号的拦路虎又指的是什么吗?(补充完整课题——读书莫放)为什么在读书中不要放走“拦路虎”呢?
?设计意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每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每分钟都是极为珍贵的。好的开课,就是要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要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刺激起来。上面的设计,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二、速读课文,自主感知
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视同学们的读书情况,对不会读书的同学,给予相机指导。
要求:
1.阅读中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觉得值得勾画的句子,可以及时圈出来。
3.再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清楚这个内容的`。在书上作上简要的批注。
4.完成后,可以在4人小组内简单交流交流,看看自己的意见是不是与他们的意见差不多。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内容直白,浅显易懂,对于五年级学生自主阅读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提出读书的相关要求,其实还在悄悄地引导学生怎样读课文,怎样把课文读懂,怎样在快速阅读中抓住重点语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部分的难点在归纳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习后进生,往往总是不能做到准确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需要引导他们在自主读书的实践中,逐渐提高其概括能力。在小组的交流,正是有效地矫正方式,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和纠偏。】
三、汇报交流,深入理解
1.指名小组汇报。
可以是组长带头回报,也可以是组内的其他同学主要回报;汇报过程中,组内成员一定要认真听,看看前面的同学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做哪些补充,然后,迅速作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听的同时,更要注意自己小组有什么不同意见,准备伺机进行意见陈述。
汇报交流要点:
①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讲了什么?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讲清楚这个问题的?
③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抓住自己勾画的句子来谈)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
“同学们在读书时,常会遇到一些生字。”什么是“常会”?为什么是“常会”?(让学生明白自己虽然认识不少字了,但都是些常用字。汉字还有很多是自己不认识的,包括一些常用字。从而树立谦虚、好学、刻苦的学习精神,不做自高自大的孩子。)
“这些字往往成为阅读的障碍,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拦路虎’。”什么是“障碍”?“阅读的障碍”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把它形象地称为“拦路虎”?把它说成是“拦路虎”,说明这些不认识的生字对我们的阅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面对这样的“拦路虎”,有的同学是怎么做的?“怕麻烦”指的是什么?“怕麻烦”的结果是怎样的?你认为,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文中是用什么例子来说明不好的?
你是怎样理解“你这次见到‘拦路虎’绕着走,说不定什么时候读书,它又会跑过来‘拦’你的‘路’”这句话的?在你身上有这样的例子吗?(这里,可把时间给得充足点,让学生充分展开交流,以引起学生广泛的注意。)
面对这样的“拦路虎”,我们宜采用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尽量用上书中的句子,从而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引导总结出:①随身带字典;②随时查字典;③批注读音、意思;④反复使用,变“生”为“熟”。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教师不能采用“放羊式”教学法,让学生处于‘能读多少就读多少,能懂多少就懂多少’的状态。而是不再“牵”着学生走,教师要敢于放手,要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大致读懂课文内容。但同时,在自学后的检查时,还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把“目标”中预设的项目,通过学生的智慧和学生之口*流出来,以帮助那些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课文内容的后进学生真正弄清楚为止。当然,由于学情不同,老师采取的方式和就哪些问题需要进行处理,需要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合理使用教材。】
四、延伸拓展,现场演练
1.课件出示学生最容易读错的词语。(学生辨析)
干涸“涸”读hè,不读gù回溯“溯”读sù,不读suó
裨益“裨”读bí,不读pí瞠目结舌“瞠”读chéng,不读táng
粗犷“犷”读guǎng,不读kuàng参差读cēncī不读cānchā
2.课件出示一篇短文。(学生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燃烧,跟着他到了窗前。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选自巴金《秋夜》)
?设计意图能力要靠训练才能获得。课文中的方法讲得很好,但并非学生读了就已经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获得。因此,“趁热打铁”,让学生马上参与到“用”的层面上来,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学以致用”,更是学必须用的实践。学生在实践中有了体会,才会记忆深刻,才会形成能力。】
附:板书设计
读书莫放“拦路虎”
懒“拦路虎”
勤“虎”被赶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我爱读书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