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桥语文课文教案优质6篇

优秀的教案能够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朝着既定方向努力,教案需关注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以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协作技巧,下面是汇报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桥语文课文教案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桥语文课文教案优质6篇

桥语文课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

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德育目标: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

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教学方法:

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结合讨论,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

有关资料。

2、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谈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

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

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

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四、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五、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

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解疑。

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较为浅显的问题,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含义深刻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在

书中画出,暂时不做讨论)

六、合作研读,领悟语句

1、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含义深刻的语句,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请同学们再来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谈

一谈自己的理解。

2、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的感悟)

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桥语文课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品质。

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整体把握。

1、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2、谁能把列宁和登山联系起来说一句话?(能不能把登山的原因补充进去,列宁在登山时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事?)

3、课文写了列宁几次走小路?

二、初读课文,谈谈收获。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中写列宁两次走小路的段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时间读完)

2、谈收获:你读懂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找三五个学生)

三、精读课文,读悟探究。

1、追问提出“路很险”的学生,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适当地补充介绍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引导学生读好第10、14段,通过读悟出险,表现出险。

(四人小组交流读,比较读,评价读等)

3、齐读第10、14、17段。(适当鼓励学生)

4、列宁第二次又是怎么走的呢?

(1)通过指导读第25段,品“毅然决然”。

(2)男生读第25段。

5、列宁这次登山有什么收获?

(借助课件,范读,指导学生读好第18、28段)

四、回归课题,总结延伸。

欣赏到壮丽的日出,体会到做人的方法,这些是列宁的收获,也是我们的收获,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把它记在心里,带到生活当中去。

桥语文课文教案篇3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

1、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讨论交流。

(1)“蒙蒙的”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的特点)

(2)读中体会:“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引导学生读出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

(3)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先引导学生理解“赶集”的意思,再讨论春天的花草与“赶集”有什么联系?最后说说“赶集”在文中的意思?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

3、出示课件,展示“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这些景物,与“飞来一只只机灵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

4、你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吗?配乐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以大问题为学习背景,通过读、画、悟、想,让学生体会想象春天花、草、树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情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燕子的可爱,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 。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3、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重点字词理解句子意思,通过对“斜、掠过、唧唧”的理解尽情的体验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和快乐。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板画体会“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几痕”和“几根”的辨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2、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

六、作业超市(自选两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3、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燕子外形的写法,抓住这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外形美 活泼机灵

燕子飞行美

斜身掠过天空 掠过湖面

停歇美 谱出赞歌

桥语文课文教案篇4

一、歌曲导入

1、师:上课前,我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课件播放)

2、这首歌与你平常听到的歌有什么不同?这就是1200多年前诗人张继留下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板书课题)

二、目标展示

1、出示目标。

2、师生共同明确目标。

三、围绕目标有效教学

(一)自主预习

1、出示预习提示

(1)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古诗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巡视。

3、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4、教师根据课件疏通诗意。

(二)质疑问难

在刚才的学习中,你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现在可以向本组的同学请教。

(三)合作探究

1、出示整合后的问题:

(1)《枫桥夜泊》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诗人在枫桥夜泊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你觉得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心情的字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小组合作探究。

3、小组代表展示。

4、教师小结。

(四)强化练习

1、体会诗人的愁。

2、用读来表现诗人的愁。

(五)归纳总结

诗人张继愁于未能金榜题名,愁于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愁于不能志在四方、造福百姓时,月亮不懂事,她不肯皎洁地照着,居然落了下去;乌鸦懂事,她不肯安静地飞过,居然叫了起来;钟声不懂事,她不肯老实地睡去,居然送来一声又一声叹息;客船不懂事,她不肯给人安稳的睡眠,居然泊在这样的一刻!这一切的一切,更是让诗人愁上加愁愁更愁啊!

四、目标检测、反馈与补偿

你能通过朗读把诗人的愁绪表达出来吗?

五、拓展延伸

阅读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桥语文课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等词语。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懂图意,激发学生想像力。运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

1.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投影片两幅。

2.写有本课生字新词的幻灯片。

3.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小故事,题目是《明明上学》。板书课题:明明上学。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二、自由读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看出明明是一个怎样的学生?(课文讲的是明明听从同学们的提醒,放弃了捉自己喜爱的蛐蛐,按时到校上课的事。看出明明是个遵守纪律的学生。)

2.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讲哪幅图的?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打出幻灯片)

2.指读课文。

四、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第一自然段。

1.自己学文。提示:

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第三句:明明知道这是一只好蛐蛐。从“—……就……”可以看出,明明喜欢蛐蛐,玩蛐蛐也很有经验。他从蛐蛐的叫声就能分辨出是不是好蛐蛐。这是他停下来捉蛐蛐的原因。

2.指导朗读。

早上,明明去上学。他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蛐蛐的叫声。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忽然”要读出迅速而出乎意料的语气,后半句要读出肯定而喜悦的语气。“一听,就知道”要读得稍快稍重,用肯定语气。两个“一”是读四声“yì”,“走着走着”“着”读轻音“zhe”。

第二自然段

1.看图。提示:

从图上看出明明在干什么?明明的动作神态怎样?(明明在捉蛐蛐,他很紧张很仔细。)

2.学文。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作者用哪些词语来讲明明捉蛐蛐的动作?(板书:扒、捂、追、找)

(2)这些词语说明明明对这支蛐蛐是什么态度?(非常喜欢。)

(3)理解“仔细”的含义。课文里哪些词语是讲明明仔细找蛐蛐的?(细心、扒来扒去。)

3.看图。按板书词语复述这一自然内容。

4.小结:这段讲明明怎样捉蛐蛐。

5.指导朗读

“明明轻轻地走过去,扒开草一看,好大的一只蛐蛐。他用手一捂,蛐蛐一跳,又钻进旁边的草丛里。明明追上去,扒开草仔细找,扒来扒去,怎么也找不着。” 第一句要读出明明的心情,第二句要读出他紧张而又仔细地捉蛐蛐的动作和神态。第三句要读出惋惜的心情。“一看”“一跳”的“一”读yí;“一只”“一捂” 的“一”读yì;“走、钻、草、丛、仔、怎”读闰舌音,“追、找”读翘舌音。“找不着”的“着”是多音字,在此处应读zháo。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

看图复述课文第一、二段内容。

二、朗读课文前两段。

三、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图2,第三、四自然段。

1.看图,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哪一个是小明?

2.学课文。

(l)课文是怎样讲小文帮助明明的?(朗读小文喊明明的句子,应读出急切、提醒的语气。)(板书:喊)

(2)明明听到小文喊他上学时,他是怎样做的?明明是怎样的孩子?

3..小结:小文提醒明明赶快上学,他们一同向学校跑去。

第五自然段。

(l)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明明迟到了吗?课文是怎样讲的?(板书:刚、就)

(3)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板书:笑)这时明明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他好像在说:①小文,今天我没有迟到,多亏你提醒我,应该感谢你的帮助。②如果不是你喊我,那我就迟到了。太感谢你了。)

3.小结:明明按时到校上课,没有迟到,心里很愉快。

(四)指导朗读。

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前一句要读得稍快,读出紧张的气氛。后一句稍慢,表明事情的结果。明明在小文的帮助下,按时到校,心情很愉快。

五、总结提问。

l.小明上学路上捉蛐蛐对吗?为什么?(讨论后交流。)

2.你们喜欢小文和明明吗?为什么?(小文提醒同学要按时到校上课,明明放弃自己喜爱的蛐蛐,及时赶到学校上课。)

第三课时

一、朗读全文。

二、复述课文。

三、练习写字。

分析记忆生字字形,指导写字。

l.脱词脱音节认该生字卡片。

扒、找、迟、啦、刚、教、室、课

2.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室:上半部是宝盖地,要盖住下面的“至”(“到”字的左半部分),上下要紧凑,不要写得太长。“啦、教”要写紧凑些,“找”右边的笔顺是:

四、课内练习。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布置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2.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扌___________ 宀_____________

讠___________ 辶_____________

3.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4.根据不同的读音组词。

5.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

例:明明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1)我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爸爸就。

(2)刚,就。

桥语文课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再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

教学重点:

用线和形的组合,在纸上画棋谱。

教学难点:

画面的布局。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好范图及若干小图片。

学生:彩笔及几幅游戏棋谱。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游戏切入:让学生通过游戏与观察,了解游戏棋的玩法和基本组成部分。

师出示游戏棋:这是什么?(游戏棋)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种棋类游戏。(依次请数个学生和老师对手进行游戏)

2、师生共同讨论,展示游戏棋的种类。

师:你还见过哪些游戏棋?上面都有些什么?

(学生展示带来的棋谱,说说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图案。)

3、通过实物棋谱,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组成部分。

提问:一幅游戏棋都会由哪几部分组成?

总结: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谱、装饰美化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

4、学生尝试,实践总结

(1)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线,尽量把纸画满。

(2)选取学生草稿中的范例,针对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讲评。

线过于弯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线路。

线条流畅舒展——棋格顺序明显。

(3)总结学生的草稿,并示范。

a)在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的线。

b)根据弯弯曲曲的画面想象要安排的景物(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插图装饰成完整的棋谱图。)

c)安排棋子的行进路线图或序号。

d)根据画面想象如何进行登山游戏。

5、再实践,学生独立设计一份游戏棋,师巡回指导。

6、欣赏,并学习评价

展示学生的草图,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设计的游戏方法。

施教时间:10月11日——10月14日

第二课时

1、请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登山游戏棋。

教师引导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

2、要求小组长安排好分工与合作。

要选择一份共同的设计稿,围绕棋盘的装饰进行。

3、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规则,谈谈小组成员与众不同的创想。

4、根据自己设计的图谱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在纸上设计图,让学生自己安排棋子走的路径他们特别兴奋,有创作与游戏的愿望,为本课的导入与进行做了较好的准备。课的重点是线路图在整张纸上的构成安排,教师通过让学生范画发现问题,并讲评导学,让学生较快理解棋盘布局的合理与适用。课中能引用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让他们自由创想棋的玩法与规则,使学生玩得有趣,也设计得生动。

施教时间:10月17日——10月19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优质6篇

语文七上人教版教案优质6篇

绘本《桥》教案最新6篇

绘本《桥》教案模板6篇

桥教学教案模板6篇

六年级《桥》教案参考6篇

小班桥教案优秀6篇

小班桥教案反思优秀6篇

狼课文教案7篇

课文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635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