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6篇

优秀的教案应考虑到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教案的设计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6篇

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2、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3、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教学准备

1、督促学生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并搜集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传说、民间传统等故事。

2、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让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68—69页的文字和照片及图画。从提问引入本课题的学习。“同学们可能从电视、广播及民间故事书里听到或看到过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说听。”

帮助学生理解“乡风乡俗”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生活习惯,就在家乡人的生活中,就在家乡人的一言一行里。

2、说一说家乡的风俗。“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在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呢?

3、故事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都渗透着一些地方的民间风俗和文化。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的故事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听,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4、讨论。针对学生所讲的故事,就其中渗透的一些民间风俗和文化展开讨论,说一说为什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民间风俗和文化。

5、针对乡风乡俗中文明与封建迷信并存的实情,在时,强化相信科学、追求文明、拒绝封建迷信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家庭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家乡风俗和文化的传说或故事,并与同学互相交流。

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3.了解和欣赏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进远古时代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

小组交流自己缘故的故事,全班交流师: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们生活中会有哪些苦难和危险生:汇报自己的资料。: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中,严寒酷暑,暴雨雷鸣,毒蛇猛兽。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不断地摸索,开拓,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补从野蛮走向文明。

二.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查字典“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谋取食物和社会方面与最初给人类有哪些变化?

1.自己阅读熟食的故事,从吃生食----吃熟食

2.出示教材,图片,刀耕水种,人拉犁,牛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是怎样一步步进步的?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思考: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3.出示小资料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二课时

古人的歌谣

1.出示课前农谚。(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调查表

天气的农谚

节气的农谚

自然的农谚

其他

2.学生说说这些农谚,告诉了我们什么(自然现象和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3.农历有二十四节气,我们在日历中找一找它们的名称。再设想一下,这些节气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中华食文化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殖,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

今天我们来谈谈的食文化p31——p32。

1.你们了解了什么?(出土的石器、面团变面条、饺子的做法、屈原的故事、筷子的使用)除了书上的介绍,你还知道什么?(从习惯、讲究、礼仪等方面引导)

2.全班齐读《奇妙的筷子》,读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你们还能举出反映出祖先聪明的例子吗?

3.古代与现代食文化有哪些联系呢?(以饺子为例教学p85)

4.刚才有的同学说喜欢肯得基、牛排,那它们属于——西餐。对,每个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存在着差异,所以在食文化上也不相同,我们比较一下,中、西两餐各有什么特点?p33除书上的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5.:这两课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生活状态,以食这一话题,感受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及对现代的影响,除了食文化,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再次感受这些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了解人类为应对自然灾害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采取的预防和预报措施。

3、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品质,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同学们,如果我们关注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瘟疫……它们像凶残的魔鬼,肆虐地摧毁人类的家园,甚至会奔走人们宝贵的生命。那么当灾害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二、教学活动

活动准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围绕一种自然灾害展开专题研究。

活动一:地震灾害

1、让学生用文字描述或图片展览的方式介绍地震发生时会出现的情况。

2、地震大事记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先让学生借助资料,用列表的方式编写地震大事记,然后用表格或图片等方式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数字统计。

(2)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事例、亲历者笔记等,感受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3、指导学生阅读《地震带分布图》,看看哪些地区易发生地震、自己的家乡是否位于地震带上。

活动二:洪水灾害

1、引导学生阅读《河流分布图》,让学生通过地图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有重大洪灾隐患的国家。

2、教师可参与“资料库”,或收集有关资料,展示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洪水灾害,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洪水频发的国家,以及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

3、在认识洪灾危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分析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除客观原因外,人为对植被、河道的破坏是重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4、除此这外,学生还可以说说其他常见的自然灾害。老师可展示课本p39图片,让学生对教材中提到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有一个初步认识。

活动三:调查家乡的自然灾害

1、让学生说一说本地存在哪些自然灾害,其中频繁发生或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教师确定几种自然灾害作为学生调查的问题。

2、指导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成员担任组长。根据课本p40的调查提纲,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

(1)确定调查内容。调查哪种自然灾害?灾害发生的时间、表现和危害有哪些?本地采取了哪些防灾和抗灾的措施?

(2)确定调查方法和组内的分工合作。谁负责访问?谁负责查找图片和文字资料?谁负责到实地进行考察?

(3)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或填写调查表。

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中外民间进行交流的活动。

2、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吸引众多外国人的原因。

3、形成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在课前应对中外民间友好来往的情况和活动有大致的`了解。

2、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搜集相关的内容,在课上汇报展示。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外国人“大山”引入本课题的学习。看教科书第85~87页的图片,了解一下中外民间友好往来的情况。

2、观察与讨论。

(1)阅读书上的图片和说明文字,请学生用概括性的语言说说中外民间友好往来都有哪些形式?

(2)针对某一幅图片展开教学,让学生想想图中的对话。

(3)思考:作为一名小学生,可以为中外交流做点什么。

3、汇报展示。

(1)小组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可以介绍、表演等形式)

(3)谈体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说能够吸引众多的外国人的理由。

4、教师。肯定学生的搜集情况和课堂表现。

家庭作业

完成走进学习广场。

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应当认真执行集体中经大家民主决策出的行动计划,这是自己的责任。

2、学会管理自己,形成主动管理自己和参与校内各项工作的意识。

3、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愿意并主动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服务。

教学重点: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订出的行动计划,我们也有遵照执行的责任。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

1.回忆一年中班级、学校、少先队组织了哪些集体活动,自己参加了其中哪些活动?没能参加哪些活动?没参加的原因是什么?

2.说一说自己参加活动有哪些体会?

二、读课文,并思考:

你对三位同学在一次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满不满?

组织讨论

1.三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2.集体做出的决定,是不是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为什么?

三、引导行为

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订出的行动计划,我们也有遵照执行的责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你愿意为集体服务吗?

二、说一说

1、书中几位同学为集体做事的情景.

2、在集体生活中,出集体组织的活动外,还有哪些让我们参与的渠道?自己参与过其中的哪些工作?

3、小组交流:班级、学校的哪些事情可以由我们直接参与?自己参与过哪些事情?有什么收获体会?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三、班级交流

我们可以参与的事情:

我们参与的体会:

我们参与的经验:

我们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情感交流

说说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时

一、读课文,说一说这些同学在集体生活中自我管理的一些做法。

1、他们在自我管理中做了哪些事?

2、想想说说:如果是你,你会做吗?

二、思考说一说:

学校或班级生活中还有哪些现在没人管或是老师在管的事情,可以由我们自己来管?

三、讨论交流

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自我管理?

四、深化交流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给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岗位。

2、说说你怎样来履行职责?

第四课时

一、读课文,思考:

1、看到同学打架,周围的人该不该管?

2、发现问题后该怎么办?

二、组织讨论:

从自身或别人的经历中,你认为集体中类似的“闲事”还有哪些?该不该管?为什么?

三、小组交流

在集体生活中,我遇到过哪些“闲事”?是怎样等待的?有什么体会?有哪些经验或教训?

四、引导行为

学校,班里有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管一管,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出面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向老师反映等。作为学校和班级的小主人,多学校的事情,可不能分分内和分外。

五、指导完成“我的发现和金点子”。

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少先队活动的意义,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2、养成乐于参加社区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态度,增进对社区的情感。

3、学会从既定目标出发,为完成任务做好准备。

教学准备

请学生制定“社区少先队活动计划”

2、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社区少先队吗?听说过社区少先队活动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社区少先队。并告诉学生:“同学们也要进行一次社区少先队活动,为自己的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己的贡献。”

2、布置任务。“课前,同学们设计了一些很好的活动计划,我们的社区少先队活动就是要实现这些计划。”教师提醒学生,要把计划变现实,需要付出许多努力。首先,应该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请每个小组简单说一说,他们的计划是什么,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教师根据事先了解到的情况和考虑,帮助每个小组明确他们应该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3、小组准备。各个小组为自己计划地实施做准备工作。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地计划内容,一级今天都做了哪些准备,其他同学和教师就此提出补充意见。

5、教师。鼓励学生将计划付诸实施

布置作业:

1、向家长介绍自己小组的准备工作。

2、利用课余时间落实计划。

3、询问家人对自己所在社区有哪些具体的希望,并写在书中。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学生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优质8篇

学生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参考7篇

大学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8篇

社会与法心得体会300字7篇

社会与法心得体会500字优质5篇

劳动与社会实践心得体会7篇

社会与法心得体会400字7篇

大学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最新7篇

幼儿园社会课教案模板模板7篇

社会与法心得体会500字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662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