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写植物教案优质6篇

在教案中,可以设计评价反馈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案的评估标准应明确,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植物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写植物教案优质6篇

写植物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植物的知识。

教学难点:

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2、问:什么样的植物可以当“植物妈妈”呢?(能传播种子繁衍后代的植物)

3、植物妈妈为什么有办法?它有些什么办法呢?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掉字,读时注意生字中的翘舌音、后鼻音和多音字“为”的读法。

2、默读课文,在生字及生字词下边用铅笔画出记号,读准生字词的字音。在多音字“得”下画上记号。看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得”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3、用学过的方法(结构分析法、数笔画法、形象记忆法,旧字换偏旁法、形声字分析法等)分析字形、记住生字。

4、朗读课文,注意停顿,看看全文共有几小节,并写上小节号。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正音指导:“乘”和“晒”是卷舌音;“降、乘、苍”是后鼻音;

“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

2、出示小黑板:课后第三题中的三个句子。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

(2)那里有许多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3)蒲公英的种子,飞得多远哪!

3、出示生字和生字词的卡片,打乱顺序,指名认读。

4、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诗共有几小节?(五小节)

2、指名分别读五小节、思考: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

3、(贴植物图或实物)简介蒲公英和苍耳这两种植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讲了哪三种植物(蒲公英、苍耳和豌豆)。

2、那么,这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

二、细读课文,逐节阅读。

1、讲读第一节。

(1)指读、思考:这节有几句话?( 2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思考:这句讲了什么?

“孩子”在这里指植物的什么?

(种子)“长大”也就是说植物的种子已经怎样了?(成熟了)

“四海为家”:“四海”指到处。

这里是指植物的种子到处生根发芽,所以到处都是它们的家(板书:四海为家)

(3)指读、思考:第二句讲了什么?

理解“旅行”的意思。我们到外地出差或探亲或游览叫“旅行”。

“种子去旅行”是什么意思?(这里是指种子被传播出去。)

这些种子还回来吗?它将——(四海为家)

(4)指导朗读:

a、第一句既要读出那种“四海为家”的自豪感,也要读出和妈妈告别的那种难舍难分的感情。“得”要拖长读音。

b、第二句要用上升的语调读问句。读时注意停顿和重音: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

(5)学生自由试读,评议后,再齐读。

2、教学第二节。

(1)出示思考题,示范读第二节,学生边听边思考:

(2)在理解这三个问题时,将要点填入表中:

(3)概括小结:蒲公英种子的传播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本身条件,蒲公英的种子,有毛茸茸的球像降落伞;一是外界条件——风吹。

(4)指导朗读:

轻风一吹,要读出风的轻,边读边想象大群蒲公英乘风出发,四海为家的壮观景象。

“乘着风”要稍快,“纷纷”要读出蒲公英一个接一个飘飘悠悠飞出的感觉,可放慢些。

注意停顿和重音: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微风/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出发。

师生评议朗读情况后齐读第二节。

(5)总结:蒲公英是靠风传播种子的。

3、扶教第三节。

(1)指导学生按第二节阅读思考题学习第三节

学生边读边找出苍耳传播种子的两个条件,要点填入上表中。(苍耳、像铠甲、动物带)

(2)理解“铠甲”。“铠甲”是什么?(古代打仗时防刀枪的铁衣。)

这里是指苍耳外面一层什么呢?(较硬的壳,上面还有刺。)

(3)理解 “山洼”是什么样的地方?(山间低洼的地方。)

(4)讲述苍耳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5)指导学生概括:苍耳传播种子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

(6)指导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朗读评议后齐读。

(7)指导学生总结: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动物走到哪儿,苍耳的种子就被传播到哪儿。

4、自学第四节。

(1)自读第四节,思考阅读思考题,找出豌豆传播种子的两个条件,要点填入前表中。

(豌豆、豆荚、太阳晒)

(2)用自己的话说说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3)学生自己概括:豌豆传播种子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

(4)指导朗读,学生点画停顿和重音符号,朗读评议后齐读。

(5)学生自己总结:豌豆是靠太阳传播种子的。

5、总结归纳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传播种子。

6、阅读第五节。

(1)围绕第一句中的“很多很多”这个词语,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理解“那里、它、观察”等词语,思考:怎样才能得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板书:仔细观察—→得到知识)

(3)小结:大自然里有许多知识,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得到它。

(4)齐读第五节。

五、巩固练习。

1、蒲公英靠( )传播种子。

2、苍耳靠( )传播种子。

3、豌豆靠( )传播种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生字找朋友,组词。

3、读“读读抄抄”中的词语,照样子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二、指导写字,抄写词语

1、自学

2、介绍要写生字的字形特点。

3、小组说说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女字旁,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

5、学生带领写注意“已”与“己”的区别。

三、朗读背诵

1、指名分别朗读五小节,边听边思考: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这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听配乐诗朗诵、总结全文: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3、指导背诵。

(1)根据板书,了解各节的意思,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四小节结构相似。

(2)分节背,教师再领背每节的第一个词语,引导学生背。

(3)指名背,再齐背全文。

四、实践活动

1、除了课文中告诉我们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学生交流。

3、向学生推荐课本《奇妙的植物》。

写植物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植、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字,会写“办法、如果”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4.激发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句式,说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蒲公英、苍耳、豌豆、油菜花”几种植物的图片。

教师口述:

1.认识这些植物。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

2.植物妈妈有办法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找寻答案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3植物妈妈有办法)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导到课文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读准平舌音“粗、刺”,翘舌音“知、识、植”,前鼻音“纷”,后鼻音“更”。

②识记

偏旁加熟字的方法识记生字:去是“法”,女口是“如”,月去卩是“脚”。

运用熟字比较的方法认识“娃”和“她”字。如:蛙一娃,他一她。

用认读字组成词语的方法识字“植物、如果、四海为家、旅行、准备、纷纷、带刺、底下、炸开、离开、观察、知识、粗心、得不到”。

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植物植树四海为家旅行旅游准备备好纷纷纷飞带刺尖刺底下垫底炸开炸弹离开分离观察警察粗心粗壮得到

(重点指导生字:平舌音“刺粗”,翘舌音“植炸察”,“纷”为前鼻音等。)

(2)学习多音字:为(wéi wèi);得(děi de dé)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a.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

b.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在这里,“得”在第一句中读“dé”,是“获取”的意思,在第二句中读“děi”,是“必须”的意思;还有一个读音是“de”,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为”读“wéi”,意思是“做、当做、变成、被”的意思,还有一个读音是“wèi”,是“替、对、向”的意思;组词如下:

为wéi(为难)(作为)得děi(就得)

wèi(因为)(为了)dé(得意)(得到)

②读一读:de(跑得快)(唱得好)

a.因为(wèi)他知道自己错了,你们就不要为(wéi)难他了。

b.这道题你虽然得(dé)数对了,但是过程不对,就得(děi)扣分。

(3)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苹果多。(读对一个,就摘下了一个苹果。)

?设计意图:多音字的学习,从读音、意思进行比较,更是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区别意思不同,读音不一样。】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四海为家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

旅行①多而杂乱。②接二连三地。

纷纷指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

(5)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法如脚它娃她毛更知识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娃识”。

形近字比较:去-法他-她手-毛如-知

组词扩展:“更加它们”等。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法脚娃她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如知”左宽右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它、娃、更、脚”学生练写。

“它”的下部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娃”的右边由两个“土”组成;

“更”的第六笔是撇。

“脚”注意写得高低错落有致;“脚”和“法”中都有“去”,但大小不同,在“脚”中小,因为“脚”由3个部件组成且笔画多,而“去”在“法”中大。

因为笔画的长短疏密不同,“娃”注意多横等距离、长短不取齐;

“如”和“娃、她”都是女字旁,因为“如”右边是“口”笔画少、竖短、形方,所以女字旁要大些;“如、知”都是右边有“口”,右边“口”和左边“口”写法上略有不同:左“口”小居上中部,如,“吓、呀”,右“口”稍大居中下部。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书写的指导,要有重点,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规范学生书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植物传播种子方法的词语:乘着风纷纷出发蹦着跳着炸??

(2)表示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

2.练习运用:练习用“蒲公英苍耳豌豆”说话。

蒲公英乘着风纷纷出发,苍耳穿上带刺的铠甲,挂住动物的皮毛,豌豆被晒在太阳下,啪的一声就离开了妈妈。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写植物教案篇3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琅琅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朋友阅读。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从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课件和,努力创设与课文相符合的教学情趣,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乐学为主要形式,图文结合,声情并茂,从而达到了“了解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背诵及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起始环节我让学生们学习了第一节,学生们通过自由读找出了自己不懂的词语“四海为家”,紧接下来我的教学以学习“四海为家”这个词语为主,展开了对文中的二、三、四小节的学习。如,在学习课文“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在感知片段内容的意思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蒲公英的孩子们是怎样离开蒲公英妈妈的?书上用了哪个词语?(纷纷)纷纷是怎样的啊?在此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出示了蒲公英纷纷飞舞的画面,让孩子们直观的知道了,纷纷就是一个接着一个出发。紧接着我相机询问了孩子们“你们想一想,蒲公英宝宝会在哪儿安家?”有的学生说它会在田野安家,还有的说在墙角、山坡、森林安家等等。落在哪儿,哪儿就是它们的家,这就叫“四海为家”。这样我就很巧妙地解决了什么是“四海为家”这个难点了,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巧妙,一举两得。

另外,在学习第5节的时候,我抓住了学生的质疑,深化了对仔细观察大自然好习惯的教育。借此机会,我把课文学习与用心看周围的事物之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结合到学生的现实中,就是要注意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去感受生活。既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又水到渠成地使学生深受启示。

当然,我还有效地进行了课外拓展,除了这三位植物妈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的传播方式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如有的学生说:“椰子的种子随水漂流,漂到哪里在哪里生根发芽;石榴让鸟儿吃下去,种子随粪便拉到不同的地方。”还有的同学说:“睡莲的种子和椰子的种子一样,漂到哪里在哪里生根发芽。”还有十几位同学分别说出榆树的榆钱、柳树的柳絮、槐树的槐荚等等,都是借助不同的外界条件把种子传播到更多更远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获得了更多知识。

整堂课我合理地使用了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对植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在不断深入的探究性学习中,渐渐感悟课文的重难点。同时,延伸拓展环节很好的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整节课的设计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关系。执教这课也存在着不足:在指导书写方面辅导不够到位。朗读还让人余味尤尽。总感觉还不尽如人意。知识拓展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对学生朗读和写字的训练和指导,争取完善课堂,力求完美。

写植物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怎样过冬,感知冬季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绘画、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感知各种植物在冬季的不同状态。

3、有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及爱护植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植物的过冬准备

2.图片—冬天的`树,稻草

3.记录纸,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季)

你感到气候有什么变化吗

2、教师:这么冷的天气,花草树木会冻死吗植物们准备好怎样过冬天了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植物,并记录植物现象。

1、教师:冬天到了,小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大树上有什么变化小草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小朋友自主观察,并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疑问。

3、教师引导幼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植物,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植物的变化。

(1)观察大树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冻死了吗找一找树上还留下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芽苞、果实、种子等。)

(2)教师:请小朋友剥开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会变成什么

(3)观察小草

请小朋友在草地上观察,看看冬天的小草怎么样了想一想,小草冻死了吗

挖出小草的根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根上长着什么

4、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植物,并用自己的彩笔记录植物过冬的种种表现。

三、组织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跟同伴讲讲你的记录和发现,看看植物过冬有几种方式

四、帮助幼儿了解植物过冬的各种方式。

1、教师:冬天到了,落叶树的叶子纷纷掉下来,常青树的叶子仍然还是绿色的;

落叶对树木过冬有帮助吗

(减少水分蒸发、落叶能化为肥料、营养树根)

2、教师:小草是什么颜色它冬死了吗

(有的小草根已经死了,但是它留下了种子,有的小草根还活着,明年春天还会发芽。)

3、教师:人们怎样帮助植物过冬呢

(在树上涂石灰、扎干草,为油菜、麦苗撒上草灰、干粪,把怕冷的观赏植物搬到室内或温室。)

写植物教案篇5

核心导读: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植物。它给我们提供氧气,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活场所。 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树木。 今天美术课就来学习一下树简笔画的画法。画法很简单,小朋友要细心学,仔细画呦。 绘画

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植物。它给我们提供氧气,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活场所。 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树木。 今天美术课就来学习一下树简笔画的画法。画法很简单,小朋友要细心学,仔细画呦。

绘画意图:

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绘画植物简介:

树是具有木质树干及树枝的植物,可存活多年。一般将乔木称为树,主干,植株一,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主要由根、干、枝、叶、花、果组成。

绘画年龄:

幼儿启蒙绘画。

绘画步骤图:

小朋友是不是非常简单!

你们学会了吗?

网站温馨提示:

用最简单的线条画出大树的外形特征,要画得简而像。删掉细节,突出主要特征,把复杂的形象简单。

写植物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3、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10个生字,写好已、甲、豆三个字。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一谈,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哪些植物?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看到这题目你有话要说吗?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并一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二、创设情境,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弄清楚,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课文一共有5个小节,都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用幻灯机分别打出三幅图,说一说图中是哪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呢?

三、自主识字

1、读文,勾画生字。

2、自主识字,交流方法: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一定有好多办法来记住这些字。咱们比一比,看谁记得多,记得快,并且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同学们,好吗?

3、检查识字效果,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识字的心得,并且互相指读生字:

⑴ 游戏你读我贴: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我们请一名同学随意读这些生字,另一名同学与他合作,按他读的顺序把卡片贴到黑板上。

⑵ 游戏读字猜词:

师:这些卡片背后都有一个词,你们想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词吗?大家来猜一猜好吗?

﹙在词中巩固生字,完成由字到词的`迁移。﹚

⑶ 师:刚才我们读了很多字,又组了词,你们想不想用它们说几句话?

﹙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

四、再读课文,纠正字音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

2、指名读文,可分小节找5名同学来读。

3、看幻灯片有感情的复述课文,可以加动作。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汉字,引导观察,注意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逐个范写,落到实处。学生认真观察老师范写,指出不足,教师逐步完善。

3、学生试写,感悟交流:

先描红,再试写,并且圈出自己写得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学习。老师深入学生中间,挑选典型性作业用实物投影展示并评析。

六、课堂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传播种子方法,让我们一起去观察,看谁的收获最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写助学金申请书的模板优质6篇

植物园的心得体会5篇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7篇

描写植物的作文600字8篇

描写植物的作文300字5篇

描写植物的作文600字精选5篇

参观植物园心得体会7篇

写动物教案通用6篇

老师写教案通用6篇

写动物的教案最新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759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