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制定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更好估和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和优势,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使工作过程更加高效和有序,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心理健康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的工作计划篇1
(一)做好心理辅导的日常工作
1、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好本学期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和谐气氛,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2、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学生信件回复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知道并了解心理咨询工作,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来访的'意识。
(2)充分发挥心理工作室各功能室的作用,真正为师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室、宣泄室的开放做到定时定人,并做好记录。
(3)认真做好个别咨询的个案记录,对特殊的学生要进行随访。
3、利用板报、广播等平台宣传一些心理常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氛围。
4、进行相关心理测量,完善学生心理档案。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科学制定心理健康咨询方案,关注学生心理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可行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勇于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
(三)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把个别学生的心理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与班主任一起辅导学生,让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四)努力做好各种迎检工作,完成好医保等各种辅助性工作,促进我校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心理健康的工作计划篇2
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做好个案辅导、登记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视学生心理团体辅导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做好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最少开设两节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
三、内容要求:
1、学习心理与智能发展指导。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信心。
(2)引导学生形成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策略的辅导,包括阅读、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自我监控等策略。
(5)特殊时段的学习心理调适。如竞赛前夕、升学考试前夕。
2、情绪、情感、情操教育。
(1)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与易变性。学会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2)掌握控制、表达、发泄情绪的适当方式与合理途径。
(3)学会保持积极心境的方法。
3、坚强意志与承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心理健康的工作计划篇3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贯彻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彻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和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助其充分认识和发展心理潜能,促进他们心理素质和其它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
二、具体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新环境,以及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交友方式方法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主要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和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养成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四、工作措施
1、全员参与,提高师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应是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为此,我们首先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两支队伍:一是教师群体,二是班主任队伍。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文件和理论知识,组织外出学习、参观等途径,帮助老师树立新观念,重视心理辅导教育。
2、面向全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发展性、活动性、协同性”等实施原则,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着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班级各科教学、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以及整合班级内外、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在本学期内组织二次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
3、关注个别,重视心理咨询辅导。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关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要关注班内心理上比较特殊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辅导者要本着理解、尊重、真诚、同感等原则,协助学生提高其正确认识自我、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4、结合德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是学校教育的最佳互补模式。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思想品德课、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有机结合,同时,利用活动课、班队活动等,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好学校和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
心理健康的工作计划篇4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
情感目标:建立良好的自己形象,对自己充满自信心。行为目标: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塑造一个良好的自己。
活动重点:
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接纳自己。
活动难点:
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展自己。活动准备:一把小镜子,《相信自己》光碟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品小明拿着刚发下来的考试卷子,背者书包垂头丧气地说:“又是不及格!”这时小强从后面追上来,冲他一笑:“听说要开运动会了,你这个体育健将可要多报几项啊!”小明却无精打采地说:“那有什么用,跑得再快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2、思考引发动机,制造悬念,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1)你认为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
(2)你想对小明说些什么?
(3)通过这个小品你能明白什么?
3、师:偶尔一两次考试不理想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二、活动主体
1、小品《照镜子》大致内容:两位同学按要求闭上眼睛,老师用染红的手指点一位学生的鼻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鼻子”。接着再点另一位同学的额头,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额头”。学生回答的同时,颜色已染到他们的鼻子或额头上了,他们却全然不知。然后让他们面向全班同学,同学们哄堂大笑,他们感到莫名其妙,最后老师把小镜子递到他们手里,他们这才发现真相。
(1)、思考:刚才的小品对你有什么启发?
(2)、师:脸上的脏东西,别人看得清,自己却看不见,用小镜子一照,就看得清清楚楚了,让同学当一当这把小镜子,你会很快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
2、同学眼中的我
(1)学生自由找朋友,请这位同学说说他眼中的我有哪些优点或缺点。(自由活动)
(2)请几名学生说说听完之后的感受。
3、老师眼中的我
(1)看看评价手册老师对你的评价
(2)小组内说说感受
(3)师:是的,只有把你身边的人或事当做一面镜子,才能采撷生活中的趣事,由此引发思考。自由宣泄,给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机会,通过从他人那里获取信息,使学生掌握正确认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清楚地了解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有这样的缺点,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缺点呢?
(4)学生想出各种方法解决。
(5)师:努力发现,勇敢讲出,坚持改正,树立信心,什么都不会难倒我们。
4、填写“小明星档案”师:同学们,在老师的眼中,你们都是未来的小明星,请大家填好这张“小明星档案”。
三、总结
今天,我们对自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每人都有出类拔萃的长处,每人也会有需要努力改正的缺点,在进步中成长,在进步中提高,扬长避短,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每一名同学都会成为未来之星。
四、课后延伸
让父母说说眼中的我们是什么样的,根据父母说的想一想以后怎么做
放音乐结束。《相信自己》
板书设计:
正确认识自己
全面改正缺点树立信心
心理健康的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心理咨询室建设、机制建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品牌。
二、工作目标
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三、工作原则
1、以尊重、理解学生为前提。
2、面向全体学生。
3、学生主体性原则。
4、预防矫治与发展养成相结合。
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一)继续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动员工作,让广大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成为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动。学校组织心理辅导老师认真学习中央和教育部有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精神,积极学习全国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经验,积极开展对本校的调查研究,制定计划,重点推进,分层实施。在各校的素质教育方案、德育工作计划中,必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培训、有课程、有活动、有检查、有评语。
(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班(团队)会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和培养,充分实现“全面渗透、全程开展、全员参与”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径。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各科教学要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口,三年级每班每周一节,利用心理活动课进行;也可结合班队会进行,把传授心理知识富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增强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切忌上成心理学知识的讲授课。
(五)科学开展咨询和辅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同时,学校要根据一个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倾向,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建设和完善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老师都能利用心理信箱、心理热线、心理辅导室,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有完整的心理辅导记录。
(六)努力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沟通的渠道。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通过讲座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普及,发挥家长的作用,共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五、具体工作安排
2月:
1、制定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明确工作思路。
2、准时开放“心语心苑”心理咨询室,开放“知心天使”心理信箱,心理老师值班。
3月:
1、心理活动月的动员,宣读小学心理健康活动月方案。
2、国旗下讲话:以“健康校园,美丽心灵”为主题。
3、班主任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队会:“健康校园,美丽心灵”。
4月:
1、心理健康讲座
(1)教师心理健康讲座:教师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2)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3)家长学校讲座。
2、心理影片欣赏:电影《海洋奇遇记》
5月:
1、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比赛。(3—5年级)
2、心理格言展示。(教师)
6月:
1、一学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2、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汇总整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