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包括评估和反馈的方法,教案的评估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考试、作业和项目,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篇1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对要学习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愉悦。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此,本教学设计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体积的概念,同时借助学生所熟悉的物体,感知物体体积的大小,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掌握新知。
2.在实践中掌握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
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设计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建立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的表象,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充分参与了学习的过程,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 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 1 cm3、1 dm3、1 m3的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体积的概念
1.激趣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鸟是什么吗?(是乌鸦)据动物行为学专家研究,乌鸦是除人类以外具有一流智商的动物,其综合智力大致与家犬的智力水平相当,“乌鸦喝水”的故事就反映了其思维的巧妙。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指名看图讲故事。
(2)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预设
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3)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建立体积概念的表象。
2.实验证明。
教师演示: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石头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让学生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并提问:为什么会这样?
3.揭示体积。
(1)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提问:这两个石头所占的空间一样吗?哪个占的空间大些?怎样用实验证明呢?
预设
生:把两个石头浸没在装有同样多的水的杯子中,水面上升多的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少的占的空间小。
师:那你做一个实验给大家看看好吗?
(2)试一试。
找一名学生做实验,其他学生观察,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两个石头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创设矛盾情境,引出体积单位
1.比较两个长方体的大小。
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的大小,下面有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课件出示两个体积相近的长方体)
学生出现争论。(有的说能,有的说不好比较)
师:到底谁大谁小?为什么?(课件展示将它们分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
预设
因为左边的长方体被平均分成了16个小正方体,而右边的长方体被平均分成了15个小正方体,而且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左边的长方体比右边的长方体大。
师:为什么要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分成的每个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这样就好比较了)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1)提出自学要求。
师: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请大家阅读教材,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学生阅读后汇报。
①1立方厘米有多大?怎样记住它?请具体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出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哪些物体的体积比较适合用立方厘米作单位?(1立方厘米约一个手指尖的大小)
②1立方分米有多大?什么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出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让学生感受其大小)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请用手势表示出1立方分米的大小。(1立方分米约一个粉笔盒的大小)
③1立方米有多大?什么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让学生看一看,具体感受一下1立方米的正方体大约有多大,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
(3)再次感悟。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次感受一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它们相邻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现在我们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有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质量单位间的进率、。
3、思考回答:你觉得他的整理如何?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如何进行单位间的互化?
4、猜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究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间的进率
1、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②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③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提供:
①教师提供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一个标上棱长1分米,一个标上棱长10厘米,供学生观察。
②让学生可以观察分析,从而为得出结论提供感官上的支持。
3、交流学习结果,分组汇报: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也可以看作是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1分米×1分米×1分米=1立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厘米=1000立方厘米
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4、让学生在回顾一下思维的过程,再说说自己的理解。
a、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1×1×1=1立方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也可以想成10厘米,体积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b、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每层有10×10=1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10层有100×10=1000(个),所以是1000立方厘米。
学生讨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1×1×1=1立方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也可以想成10厘米,体积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教师演示:1立方分米的教具,每层有10×10=1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10层有100×10=1000(个),所以是1000立方厘米。
(二)独立探究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教师提问: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也是1000,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教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教学方法同上观察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你有什么发现?(板书: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2、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3、交流各自的思维过程:
棱长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
所以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板书)
4、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5、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方法
1、教学例1:3.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厘米?
24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1)学生尝试练习,在书上完成。
(2)交流方法: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对应的位数;低级单位的数 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小数点要向左移动对应的位数。
2、完成4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作业时.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请学生说一说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八2题.5题
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2、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玻璃杯、水、石子、书包、橡皮擦等 教法学法 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谁愿意将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讲解故事的大概意思。
师: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呢?能通过实验来说明吗?
生动手实验,把石子放入瓶中。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面升高了。
师:是瓶中的水增加了吗?
生:不是,是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上去了。
师:说得非常好!如果乌鸦口渴得厉害,想尽快喝到水,你有办法吗?
生激动地:放大的石子。
师:为什么要放大石子?
生:大石子占的位置大,水上升得快。
二、合作探究
(1)建立体积概念。
出示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实物演示:橡皮擦、铅笔盒、书包。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三、学习新知
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
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桌上这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你知道体积比书包大的物体吗?你知道体积比橡皮擦小的物体吗?
师:出示书中插图,比较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篇4
一、教学内容
体积单位(教材43页 ,45页练一练1,2)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
认识体积单位、建立表象
四、教学难点
感受体积单位的意义
五、教学具准备
剪刀、透明胶、米尺、橡皮泥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选单位填空:小明身高150( ) 教室的面积为40( )
富民到昆明的距离是24( )
游泳池水深2( )占地面积250( )
这是以前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二)、教学实施
老师:在实际生活中和工作中,有时只要凭感觉就能判断出谁大谁小,但有时也需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大,比如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多少?一个手机盒的体积是多少?一个游泳池的体积有多大等等,就要用到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课题
1、认识1立方厘米
(1)出示1立方厘米模型
(2)分组观察﹑探究交流,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一看:1立方厘米的体积比较小
量一量:1立方厘米正方体棱长是1厘米
说一说:棱长为一厘米正方体体积为1立方厘米
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有多大
做一做:橡皮泥做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
举一举:生活中哪些物体体积约为1立方厘米(如蚕豆﹑玻珠、手指末节等)
2、认识1立方分米
(1)出示1立方分米模型
(2)分组观察、探究、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看(大小) 量(长短) 说 (概念) 想(有多大) 做(正方体) 拼 (体积)
举一举:柚子、菠萝等
3、认识1立方米
(1)学生分组探究
根据以上的体积单位推测,什么样的体积是1立方米(板书)
(2)四个同学围成1立方米空间,用米尺在墙角搭一搭
(3)哪些物体体积约为1立方米?(电视箱子、太阳能水塔)
(4)课外延伸
你们知道一吨水的体积是多少?一吨水的体积就是1立方米,教师教育水资源有限,节约用水。
4、互相讨论:这三个体积单位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都是正方体、棱长不同)
5、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不同
(距离大小)(表面大小)(空间大小)
6、练一练:p45第一题
7、练一练:p45第二题
独立完成,小组讨论,集体订正
(三)、头脑风暴
10002=100×100×100 10000-0=10000 (打两个成语)
(四)、课堂作业
1、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
(2)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 体积是 。
2、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填在括号里。
(1)一块巧克力的体积约是6( )
(2)一个成人鞋盒体积约是6( )
(3)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4)一载重汽车车厢体积约是8( )
(5)一把椅子高90( )
(6)一张单人床的面积约是2( )
3、连线
学校主席台的体积 24立方厘米
书包的体积 24立方米
碳素墨水盒的体积 24立方分米
4、说说身边物体的体积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想一想,相互交流,共同分享: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篇5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 体积的意义。
(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2)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2. 体积单位:
(1)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
认识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
( 2)认识立方厘米:
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
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3)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
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
(4)认识立方米:
①出示1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②认识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1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500个暖瓶。1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50张。
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
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
3. 体积初步认识:
①决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
2. 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用( ),火车的体积用( ),书包的体积用( )。
3. 生活中的数学。
乘分级的行李规定
机场行李托运一般不超过此规格。你知道其他交通工具关于行李的规定吗?
手提行李的三边之和一般不得超过115cm。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