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写教案的意识,我们的教学是很难有所提升的,教案是教师为了提高上课质量预先撰写的书面表达,下面是汇报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健康活动大班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健康活动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懂得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2、积极参与讨论,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活动重点:
懂得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知道眼睛的各种用处,愿意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通过提问,让幼儿说出眼睛的用处。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漂亮吗?(漂亮)哪儿漂亮呢?(幼儿回答)你们怎么知道的呢?(用眼睛看出来的)那你们的.眼睛还能干什么呢?(让幼儿分别说出眼睛的许多用处)
活动师小结:眼睛能够看见许多许多的事和物,能帮我们写字、画画。也就是说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有眼睛。那眼睛除了这些以外,它还会说话呢,你们信不信?那你们看老师的眼睛在说什么?(生气)谁的眼睛也会说话?(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表演。)
教师:谁能告诉大家他的眼睛说了什么?(例如:他的眼睛说了我很高兴等等。)
2.通过游戏让小朋友感知眼睛看不见的滋味,眼睛除了能看以外,还能像刚才小朋友的表演一样传递感情。
今天,老师给你们每人带了一个自做的眼罩,想不想戴上它来跟老师做游戏?那你们就一起戴上它吧!
老师拿出一个皮球,问:现在我手上有什么?(不知道)
摘下眼罩看一看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再戴上眼罩来摸一摸老师在哪里?有没有摸到?为什么我们戴上眼罩就不知道老师手上有什么,就摸不到老师呢?(因为眼睛看不见)
3.教育小朋友如何关心帮助盲人。
我们知道眼睛看不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可是有的人一出身就看不见,那是谁呀?(盲人)
那我们看到盲人该怎么办呢?(让小朋友各抒己见,说说如何帮助盲人)
4.利用故事告诉幼儿患了近视眼也会给人带来不便。
眼睛看不见很不方便,那眼睛生病了也会很难受。有一只啄木鸟没有保护好眼睛结果闹了许多笑话,你们想知道它闹了那些笑话吗?
让小朋友听故事录音,听后提问:啄木鸟闹了那些笑话呢?(幼儿回答)
5.让小朋友看情境表演,判断对错。
教师:不好好保护眼睛,使眼睛近视了不小心就会闹出许多笑话,那我们平时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做得对不对?如果做得对我们一起送他一个五角星好不好?
6.告幼儿怎样保护眼睛。
刚才我们看到了有的小朋友做对了,有的小朋友做错了,那我们到底该怎样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使它不生病呢?(让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说了这么多保护眼睛的好方法。今后我们一定要记住了:
(1)千万不要用脏手揉眼睛。
(2)看电视时要离电视机远点儿,而且时间不要太长。
(3)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4)不要坐在行走的汽车上或者摩托车上看书。
(5)不要在光线太强或者太暗的地方写字、画画。
(6)写字、画画的时候,身体要坐正,胸脯离桌要一拳,眼睛离书本要一尺。
(7)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8)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玩尖锐的东西,以免伤害眼睛。
7.让幼儿正确做出看书画画的姿势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让他们看到自己做得对不对。
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书、纸、玩具。请你们自由的去玩,然后让我们来看看谁做得最好,谁最会保护自己的小眼睛。(让小朋友从电视上欣赏自己的样子)。
教师小结:从电视上看到我们的小朋友做得真好。老师还要告诉你们每年的6月6日是爱眼日,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做个保护眼睛的小卫士将保护眼睛的知识去告诉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吧!
健康活动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通过听觉判断方向的能力,提高前庭功能,发展平衡能力和灵敏性。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积极尝试利用布袋开展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能力。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的布置。
2、了解“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的过程。
3、米袋人手一只。
4、铃鼓4个,《健康快乐动起来》伴奏带。
5、桑叶若干
6、彩带。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1)、播放《健康快乐动起来》伴奏带师:让我们跟着音乐做运动吧!
(2)、游戏:“做相反”幼儿听老师口令做相反动作。“向前走—向后走—高人走—矮人走”
2、玩布袋(布袋分散在四周)
师:小朋友,你们看,地上有很多的布袋,大家想一想,布袋可以怎么玩呢?看谁能玩的跟别人不一样,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玩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个要求,当老师唱《两只老虎》时,请小朋友赶快回到原来的位子上去。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并注意观察幼儿玩袋的情况。)
3、说一说米袋可以怎么玩。
4、出示“蚕宝宝”的图片,了解它的生长过程。
师:你们知道蚕宝宝是怎么走路的吗?(幼儿集体在地上做蚕宝宝走路)
师:看,这只蚕宝宝爬的.真好,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爬的?
5、“蚕宝宝”游戏
(1)师:小朋友玩的真不赖,现在让我们钻进布袋,把自己变成一只蚕宝宝吧!来,变——变——变!
(2)模仿“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
a师:蚕宝宝们爬了这么久,肚子一定饿了吧?看,那边有桑叶,我们爬过去吃吧!
(教师作为喂桑叶的人,不断地变动自己的位置,蚕儿也随之改变爬行的方向。)
b师:让我来摸一摸,蚕宝宝的肚子吃的可真饱啊!咦?我好象听到有蚕宝宝在吐丝了。
c师:蚕宝宝吐了这么多的丝,把自己也包在里面了。
d师:蚕宝宝在茧里面睡着了,慢慢地变成了蛹,它在茧里滚来滚去,飞蛾终于咬破茧,飞了出来,一只又一只,一只又一只,都飞出来了。(模仿飞蛾的动作四散跑)
(3)师:刚才小朋友都从蚕宝宝变成了飞蛾,学的可真像!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好吗?
6、“盲人听音走路”游戏
(1)师:平时我们都是把布袋套在脚上玩的,今天我们要换种玩法,把布袋套在头上玩。大家体会一下盲人走路时的感觉。
(2)幼儿将布袋套在头上,四处走动。教师提示注意安全,互不碰撞。
(3)师:听,有声音传来了,我们试着朝声音发出的方向走去吧!(请四名老师在场地的四个角落,看教师的手势敲打乐器)
(4)游戏结束,师:请小朋友把布袋拿下来吧,现在你们可以体会到盲人走路是多么的不方便,如果我们平时遇到盲人应该怎么做?(幼儿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一定能说到做到!
7、放松游戏:布袋魔术
师:好,我们用布袋再来变个魔术吧!我们先把它从一个胖子变成一个瘦子(将布袋竖向对折),然后变成一个矮子(再将小布袋横向对折),然后再变得矮一点,成一个小矮人(再将布袋横向对折,此时,布袋已经被折叠好),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小矮人送回家里去吧!(拿着布袋走出场外,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引导幼儿利用袋子探索与动物相关的各种玩法,组织幼儿进行一系列的跳、走、滚、爬等活动,充发挥了袋子这一运动器械的多功能性和可变性。幼儿不仅从中获得了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发展了身体动作及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了合作意识。
从组织形式来说,有自由探索活动、分散活动和集中活动,这三种组织形式既符合活动内容的需要,又符合幼儿发展的实际,从而合理科学的调节了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提高了体育锻炼的实效性。
从活动设计来说,我对整个过程是经过周密考虑的:幼儿用袋子自由探索与动物相关的各种玩法,这一环节既调动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又是后面“蚕宝宝长大了”游戏的铺垫;此外整个过程我安排了密度大一些,强度小一些的运动量,动静交替,体现了体育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密度较大的自由探索后,及时评价幼儿的表现并,并回忆蚕的生长过程,这既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又可以为游戏作铺垫,还可以使幼儿稍作休息调节体能;设计蚕四次蜕皮的情节和蚕吃不同位置的桑叶,用以照顾幼儿存在的身体差异,达到区别对待的目的。
从实践效果来说,本次活动,幼儿始终处于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幼儿活动积极,情绪高涨,活动目标较好的完成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从我自身来说,我非常投入,也很有亲和力;整个过程,我用自己的表现来感染孩子,鼓舞孩子。
健康活动大班教案篇3
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情绪,并能了解几种基本的情绪。
2、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像,初步知道要调节自己的情绪。
3、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准备:
1、三个情绪面具(快乐、悲伤、愤怒)。
2、每组一个情绪脸谱转盘。
3、自制电视机三台。
过程:
一、引导幼儿了解几种基本的情绪。
1、请幼儿欣赏表演《变脸》。
(1) 请配班老师(或自己也行)表演变脸。
(2) 请幼儿说说刚才看到了什么?
(3) 观察脸谱的各种表情,并说出是什么表情。你认为他心里的感觉是怎样的?
(4) 请幼儿说说除了快乐、悲伤、愤怒之外,人还有哪些情绪?
2、游戏:玩转盘。
(1) 请个别小朋友上来玩转盘,背对着小朋友,转到什么情绪就做出相应的表情,让小朋友猜他转到的是什么表情。
(2) 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玩转盘,一个人转动指针,指针指到一处情绪时,其他小朋友就要试着做出这种表情,并说说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有这种情绪的。
二、记录自己的情绪。
1、我们的情绪就像气温一样,有时好有时不好,天气的好坏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天气预报)
2、(出示电视机)今天我们要办一个“心晴雨报”节目,小朋友可以坐在电视机后把自己今天的或是这几天的心情告诉大家,还要说出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这样有不开心的事小朋友才可以帮助你。
3、幼儿自己坐到电视机后说说自己的心情。
4、幼儿分三组自由进行心晴雨报的活动。
三、听故事,了解情绪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刚才我听到有的小朋友说自己今天很伤心,有的小朋友说自己今天很生气,那这些心情对我的身体有没有什么影响呢?下面请小朋友来听一个《小熊快乐生病》的故事。
1、教师讲故事。
2、讨论:
(1) 小熊快乐怎么会躺在床上起不来的?它真的得了很重的病吗?
(2) 后来它的病是怎样变好的?
(3) 教师小结:悲伤、害怕、生气的情绪对身体都不好,有时候会使自己生病,起不了床,而快乐能使我们的身体变的很健康。
3、刚才我们听了故事都知道,伤心、生气都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当我们有这些坏心情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快乐起来?
4、幼儿自由讨论。
5、请个别幼儿说说使自己变得快乐的方法。
6、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然后请幼儿自由的看一看,说一说。
7、请幼儿用小电视机播报“我得开心法宝”。
四、活动结束。
健康活动大班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练习各种身体动作,锻炼平衡,跨跳以及从高往下跳的能力,促进身体的协调和灵敏,增进四肢肌肉的力量。
2、发展参与活动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不怕挫折、勇敢竞争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
1、选择离幼儿园较近且田埂宽度、硬度较适宜的闲地。
2、让幼儿做好外出活动的准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这里有许多田埂,它到底有什么用呢?
2、游戏“抢田埂”。
(1)自由玩抢田埂游戏,探索各种玩法。
(2)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玩法游戏。
(3)在平地上集合,听口令分组抢占田埂,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游戏“跟我走田埂”。
(1)请一名平衡性较好的幼儿在前面走,其余幼儿按顺序依次从田埂上走过。
(2)启发幼儿探索:侧平举、叉腰、上举、抱头等动作,看哪一种动作走起来更平稳。
(3)要求胆小,能力弱的幼儿走慢一些,但要勇敢地坚持走下去。
4、跨跳田埂。
(1)选择一条高度适宜的田埂做障碍,要求幼儿助跑、屈膝跨跳过去。
(2)幼儿站成四横排依次练习。
(3)及时帮助幼儿纠正动作姿势,提醒幼儿注意落地的平衡和安全。
5、游戏“从高往下立定跳远”。
(1)选择一条高度适合自己的田埂,练习由高往下跳远。
(2)引导幼儿思考落地时应当怎样保护自己。
(3)根据幼儿练习的情况讲评,请跳的好的幼儿示范后,再继续练习。
6、游戏:学小猴爬。
师生共同总结讲评。
健康活动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2、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锻炼幼儿的腿部力量,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会用杭州话念民间童谣《马兰开花》。
2、材料准备:7根皮筋,一段跳皮筋的视频,小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教师:小朋友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做做运动吧。
(二)通过游戏,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1、引导幼儿尝试探索跳皮筋的基本方法。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皮筋,请你找个空地方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2、结合民间童谣《马莲开花》,练习单脚内外跳皮筋。(幼儿围成圆圈,单脚撑皮筋,另一只脚练习跳)
3、结合民间童谣《马莲开花》,尝试双脚交替绕圈跳。
(1)幼儿看视频,分组练习。
(2)请一组幼儿示范。
(3)跳皮筋比赛。
4、现在我们要进行跳皮筋比赛了,看哪组的小朋友跟着老师的节奏,跳的又快又整齐。
【活动反思】
本课教学主要是学生自编的跳跃方法的跳皮筋,学会基本的双起双落动作,加强同伴间的合作。在练习前的准备活动中,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跳,充分活动学生的各关节部位,避免因活动不充分,导致跳跃时扭伤踝关节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本课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分组时特别注意了学困生,尽量将不同素质的学生分布到各个小组,达到互帮互学的教学效果。
但在练习中,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同伴交流合作,表现出排斥同伴、强占练习次数、不架皮筋等不良行为,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细心做工作,多教育鼓励学生,更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友好合作,共同进步,体验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跳皮筋是一项民间传统的游戏活动,较为普及。经常参加跳皮筋游戏活动,不但能够提高跳跃能力,同时也能发展协调性和灵敏性,跳皮筋的方法很多,有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以及单脚跳、双脚跳.花式跳等。还可以自己创编一些跳跃方法来跳皮筋。
小百科:皮筋是一种塑料制的,有弹性的,供孩子娱乐的物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