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的过程让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教案在写的时候使教师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给学生,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五上白鹭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五上白鹭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开展读课外书的活动,体验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的愉悦,感受阅读的乐趣。
2.在交流课上,与同学说说自己读了哪些有关神话的课外书,分享读书的快乐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与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读有关神话的课外书的。
?教学难点】
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故事书吗?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有没有关于神话的书?快来给老师讲一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享受读书的快乐吧。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交流读书带来的乐趣,从而乐于阅读更多课外书。开课伊始,就营造出一种浓浓的语文味,感受书香氛围。】
二、了解神话
1.课件出示:
三、你读过这些书吗?
1.学生自由读课本内容,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在小组内交流疑难问题,不明白的可以在班上讨论。
3.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教师进行引导。
(1)神话产生于人类远古时代,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文学作品。是原始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当时生产工具简陋,变幻莫测的自然力对人类形成严重的威胁,但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处于极为幼稚的阶段。日月的运行、昼夜的变化、水旱灾害的产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们迷惑、惊奇和恐慌。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和人一样,因此,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神化了。神话是原始人在那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企图认识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种精神活动,同时也寄托了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
(2)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创世神话、神佛神话、英雄神话。
(3)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 。
(4)西方的神话更加丰富,古希腊神话是成体系的,神与神的关系复杂而且完整,主要见于两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还有《神谱》、《变形记》等,以及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
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
四、如何读书
怎样读书呢?
1.小组交流讨论。
2.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
(1)品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感受神话人物形象。
(2)品读传奇的故事情节,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3)拓展课外阅读资料,感受神话人物形象。
五、选择阅读类型
1.除了中国古代神话,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古希腊神话。
2.小组交流:向同学介绍你带来的神话故事书,告诉他故事主要讲什么,哪个地方最有趣。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读过的故事,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把自己读到的故事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倾听能力。】
六、精彩片段我先读
?山海经·黄帝大战蚩尤》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天上下起暴雨,黄帝的兵士无法继续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伯”和“雨师”来助战。黄帝也不甘示弱,请来天上的“女魃”帮忙,驱散了风雨。一刹那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蚩尤又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的现象,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
?中国古代神话·吴刚伐桂》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古希腊神话·丘比特之箭》丘比特一直被人们喻为爱情的象征,相传他是一个顽皮的、身上长着翅膀的小神,他的箭一旦插入青年男女的心上,便会使他们深深相爱。
教师小结:
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吗,赶紧去读这些书去吧!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高尔基所说的“读一本好书是一种巨大的享乐”。所以,我们要多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神奇的世界。让课外阅读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认真做笔记,勇于发言,能力得到提升。
不足之处:
个别同学阅读量太小,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关注学困生,让他们的能力也有较大幅度地提升。
五上白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2、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过渡: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
二、赏读课文第二段
1、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请朗读第二段,分别找出与白鹭是“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的语句。
2、学生交流。(2、5小节与白鹭是“精巧的诗”相对应;6、7、8小节与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
3、再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段是概括描写,哪小节对应这一节进行了具体描写?(第五自然段)
4、出示第五小节。
“颜色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读后有何感觉?
“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你有什么体会?
(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确精巧如诗。)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5、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语言优美如诗。
三、精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段作者为了表现“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及白鹭不会唱歌)
2、其实这几方面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让我们来品味品味。指名分节读6、7、8、9小节。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晚飞图)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小节,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你的体会。四人小组交流。
4、汇报:
白鹭钓鱼图:
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以比喻的方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指导朗读。
白鹭了望图:
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然、一种嗜好。引导学生感受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
指导朗读。
白鹭飞行图:
指名读。你是怎么体会“偶尔”这个词的?(说明白鹭低飞并不常见)
“悠然地观看这情景,可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你体会到什么?(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带来无穷乐趣。)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体会悠然的心境,读出享受的情趣。
5、尽管白鹭的无声会让人觉得美中不足,但“无声胜有声”,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齐读第九小节。
你有什么体会?(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它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
自由练读。
6、这几幅优美的图画令人沉醉,让我们把它们记在脑海中,指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四、回读第四段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韵味无穷的诗了吗?(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类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比的快乐。)指导朗读。
这段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与第一段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五、总结全文
1、练读全文,将你读得最有意境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
2、生活中有没有哪些情景也充满韵味?(竹涛声声;白鸽群飞;日升日落……)
3、白鹭是一首诗,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作者的语言也精美如诗如画,大家要反复咀嚼。
五上白鹭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并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4、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语文要素】
5、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词句,了解白鹭的形体美,初步感知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重点)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谁能猜出它是谁。(出示白鹭的图片,生回答)没错,这是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过白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白鹭)
2、简介作者和白鹭。(课件依次出示)
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小组合作讨论: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学生汇报:白鹭的颜色、精巧的身段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齐读生字词。(教师重点指导“喙、嗜、铿锵”的读音)
(2)指名读课文。
3、写字指导。
(1)教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嫌、嵌”的写法)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三、赏读第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教师范读或让学生自读,让学生一边听(读)一边思考:在作者眼中白鹭是怎样的形象?
预设:
(1)课文开头写道:“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课文结尾写道:“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我从全文充满诗意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眼中白鹭是一首诗。
2、读第1~5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的颜色、身段的大小)
3、再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几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哪个自然段对这一句话进行了具体描写?(出示第5自然段)
4、读第5自然段,思考:
(1)“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全身的流线型结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5、读第3自然段,说说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相比有什么不同。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朱鹭、苍鹭: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6、作者写白鹭的同时,提及白鹤、朱鹭、苍鹭有什么作用?
(运用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突出白鹭的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特点。表达对白鹭的偏爱。)
7、指导朗读第1~5自然段,读出对白鹭的赞美。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给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画面各起一个名字;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白鹭》,深入感受白鹭的美。
二、赏读第6~11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自由轻声读第6~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作者为了表现“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及白鹭不会唱歌)
2、出示句子:在清水田里……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思考:
(1)由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句中说“白鹭站着钓鱼”,这个“钓”字好在哪里?(这个“钓”字用得十分巧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白鹭捕鱼说成钓鱼,体现出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很有情趣美。)
(3)引导学生给这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并说说这样起名字的理由。(由白鹭“钓鱼”展开想象:一只白鹭站在水田里,不急不躁,静静地等鱼儿过来,像一个有经验的渔翁,悠然地在水中“垂钓”,所以起名为“白鹭垂钓图”。)
3、出示句子:晴天的清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思考:
(1)从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白鹭的悠然)
(2)如果白鹭是在望哨,它在瞭望什么呢?(如:打探敌情)如果不是在望哨,那它可能是在干什么呢?(如:可能在思考怎样可以捕到更多的鱼,或是如何养育后代,等等)
(3)引导学生给这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并说说这样起名字的理由。(由“望哨”展开想象:白鹭或许在期待远方的风景,或许在思念久别的`朋友,或许在等待觅食的同伴……所以给画面起名为“白鹭瞭望图”。)
(4)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出示句子:黄昏的空中……而且具有生命了。
(1)引导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黄昏的天空是什么样的?飞来一群白鹭是一种什么感觉?
(2)师:你是怎么理解“偶见”这个词的?(说明白鹭低飞并不常见)
(3)师:从“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带来无穷乐趣。)
(4)教师范读。指导学生体会悠然的心境,读出享受的情趣。
(5)引导学生给这幅图画起个名字。并说说这样起名字的理由。(由“白鹭的低飞”展开想象:黄昏的空中,白鹭翩翩起舞,清纯美丽,宛若仙子,所以起名为“白鹭起舞图”。)
5、出示第9自然段: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学生讨论、交流: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请换一种说法。(反问句。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2)白鹭不会唱歌,为何还说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呢?
(因为白鹭的外形漂亮,动作高雅,虽然它不会发出婉转的声音,但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欢乐,它是一首无声的歌。)
6、师:这几幅优美的图画令人沉醉,让我们把它们记在脑海中。(指导学生背诵)
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再读第1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穷的快乐。)师指导朗读。
2、从这样的比喻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第1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首尾呼应,突出了白鹭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4、熟读并背诵全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五上白鹭教案篇4
一、复习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郭沫若先生的作品《白鹭》。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板书:一首精巧的诗)
2、引读第二节:是啊,颜色的配合--,引读第五节:那雪白的蓑毛。正因为白鹭的外形那样和谐、素雅,所以我们说它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和谐素雅)
二、引入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这首精巧的诗中有着怎样的画面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把课文拿出来,自己读6-8节,看看能从这几节中找到几幅优美的画?请用简洁的词给它们起个名字。(板书:钓鱼、瞭望、低飞)
2、鸟儿觅食、栖息、飞行是鸟儿的天性,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作者笔下的这些寻常事却别有一番情趣。默读6-8小节,你的头脑中浮现怎样的画面?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面?为什么?(出示:“读了第____节,我仿佛看到_________)
三、学习课文6-8节
(一)学习第6节
1、(出示第六节)
2、教师引导:
(1)”钓鱼“,白鹭也成了悠闲自在的钓鱼先生了,请你读第一句好吗?(指导读好:清水田里,悠闲的白鹭伫立着,正在静悄悄地等着小鱼游过来呢,再读)
(2)指导:普通的水田被白鹭一点缀,都成了一幅精妙的画了。谁还想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清水、白鹭、绿田,一幅多么雅致的画!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这幅画。
(3)(第二句话)鸟与自然相处得如此融洽,这就叫--和谐,和谐就是美。相信你读这一句,一定能把它读好。指名再读。
(4)是啊,正如白鹭的身形一样,是恰倒好处,增一点儿则......(生背)而这里”田的大小好象是有心人专门为白鹭而设计的“,同样,这也是恰倒好处的。那么你是否也能照这样的句式来阐述这一”恰倒好处“呢?(出示句子训练)
(5)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和谐的画吧。(图片)你能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吗?
3、总结:这清水田里的钓鱼、碧水中的倩影,这一幅”白鹭钓鱼图“,充满了宁静而灵动、和谐而素雅的韵味。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节。
(二)学习第7节
1、回到刚才的话题(出示:“读了第____节,我仿佛看到_________)
2、(出示第七节)这幅画也很美,喜欢吗?为什么喜欢?(生交流)
2、引导:
(1)白鹭独自站在小树的最高处,就是小树的绝顶。风儿吹来,小树轻摇,白鹭也随之轻荡,就像荡秋千一样轻悠自在,课文把这种感觉说出来了,你能把它读好吗?指读,再指读。
(2)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它真的是在了瞭望吗?它或许在干什么?(图片)
感人的想象、丰富的想象!或许还有很多或许,耐人寻味。想着白鹭黑亮的眼睛,读好这句话。
3、总结:(播放课件)天刚放亮,白鹭就舒展开沉睡了一夜的翅膀,欣欣然飞向蓝天、碧野、树丛,洁白素雅的身影在天地间点缀出迷人的景致,就像这小树绝顶的瞭望,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女同学读,男同学读。(配乐)
(三)学习第8节
白鹭的美远远不只这些,(播放课件)斜阳中晚归的农人,村庄里袅袅上升的炊烟,再加上黄昏空中低飞的白鹭,这分明是一幅舒展、飘逸的白鹭归巢图,怎不让作者看得如痴如醉呢?让我们一起也来享受一下这乡村的一大乐事。齐读。
此情此景,那么迷人,那么富有诗意。你能为这幅画配上相宜的诗句吗?
(四)小结
(图)这清水田里的钓鱼,这小树绝顶的瞭望,这黄昏空中的低飞,分明是一幅幅绝妙的图画,这图画因为有了白鹭而成了一首首素雅的诗,在碧水、在树梢、在蓝天缓缓镌刻,宁静、灵动、高雅、悠然,所以我们说,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板书)
这三幅画面,包蕴着浓郁的诗意,是无声的画,是心灵的诗。其实,在白鹭的生活中,美丽的画面远不止这些,请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白鹭的生活还会出现那些美丽的画面,你可以用一个词或一句诗来简单描述。(嬉戏翩翩起舞......)
四、学习第9节
1、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因为白鹭不会唱歌。但白鹭的外形这样和谐素雅,行动这样高雅舒展,它本身不就是给人带来快乐的无声的歌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看着这一首无声的歌,想象着它每一幅动人的画面。看完了有什么感想,请你用笔把它写下来,写一句两句就可以了。
2、学生充满感情地交流自己的作品。
3、老师看了这些画面,也很有感想,所以也写了一首诗,读给大家听。
像画一样悠然
似歌一样优美
如诗一样精巧
从遥远的时光里
翩翩而来
在青山绿水的背景上
自由舒展
悠然地
把一方净土点缀成
难以言喻的仙境
4、小结:白鹭美吗?妙吗?我想现在我们一定能把所有的感受浓缩到这句话中。齐读: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5、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和谐、素雅。
清水田里的钓鱼,
小树绝顶的瞭望,
黄昏空中的低飞。
......
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五、拓展
1、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一首美不胜收的诗。其实,从古到今,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把白鹭当作吟诵的对象。唐代诗人杜牧就写过一首《鹭鸶》:
鹭鸶
杜牧
霜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齐读。
点评:杜牧写的群鹭,是一种热烈的美,郭沫若写的是一只两只白鹭,是一种高雅脱俗的美。两文所构成的意境不同,也体现了两人不同的心境。
2、总结:如果现在,有人问你自然界有什么动物能给你带来美的享受,我想你一定会想到它--像诗一样精巧的,韵味无穷的白鹭。
六、作业:
1、背诵文章的优美章节。
2、用诗一般的语言赞一赞其它小动物。
试试看,祝你成功!
板书:16白鹭
和谐素雅
白鹭钓鱼图
精巧的诗白鹭瞭望图韵味无穷的诗
白鹭低飞图
五上白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仔细品读全文,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白鹭的美,了解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2、理解本文描写白鹭所运用的独到方法并指出其作用。
教学重点:
作者从常见的动物白鹭身上发现其独特的美,运用多种方法对其美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这平凡的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情感。(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并讴歌这种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单元我们学习了培根的《论美》这是从人的美谈的,而美还包括自然美、艺术美等,自然中的山水风光、花鸟虫鱼、草木林石无不蕴藏着各自独特的美,也都可以用艺术来表现他们的美。于是有了许多咏物和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和散文。
投影杜牧的《白鹭》诗,让学生说出写的是什么鸟,(除了这首诗请学生再举一些描写白鹭的诗句),引入对白鹭认识的话题,并由学生展示收集到的白鹭图片,(视时间而定)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教师再展示白鹭的有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谈对白鹭的印象。
师:白鹭其实是一种很普通的鸟,过去的人们能常常在水塘和田间看到它,因为环境原因现在我们很少看到,同学们能说说对白鹭的了解吗。(学生介绍收集的有关介绍,后教师投影知识介绍)师说:白鹭因常见而使人忽略了它的美,下面我们来看看大作家郭沫若发现了白鹭身上怎样的美呢。
二、整体感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设想自己在田间水塘边,专注地朗读散文《白鹭》,要求边读边找出文中作者对白鹭独到的感受和评价的几个关键句子,用浪线勾画出来,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写作内容和抒发的感情。(要求学生概括在书上)
师点拨:为什么首尾都说白鹭是一首诗呢?诗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美,“如诗如画”)为什么结尾处又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散文诗说明白鹭美的内涵丰富,其美反而容易被人忘却,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么容易被人发现,韵在骨子里就说明白鹭的美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文中“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就说明了这一点。“实在是一首诗”,“实在”一词,突出了作者对白鹭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对白鹭的喜爱和赞叹。)(注意概括的方法介绍)
描写了白鹭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抒发对白鹭蕴涵的美的赞美之情。
(老师要注意的是:读文章要3—4分钟,问题1要让学生写出来,全班交流。老师板书在黑板上。常见——忘却的美——赞美)
三、精读理解:
师: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赞美常见的白鹭是一首诗,表现白鹭具有诗一般的美处,那么白鹭那韵在骨子里的美到底表现在哪里呢?
请同学们找出了文中描写白鹭美的句子或段落,加以交流。(教师点拨补充)
师:根据我们找出的句段,请同学们来概括作者在这些句段中表现了白鹭哪几个方面的美?
投影展示,请学生根据画面和文字一起来读一读感受文字中所表现的美。(生读感受)
老师示范:和谐美(三个字抓住关键词:嵌、镜匣)
①外形美(2、5节)————————能看出的美
②和谐美(6)——————————————————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③神态美(7安稳、悠然)———————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④动感美(8活力美黄昏乡居)——————————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答案灵活不求全一致。老师板书)
师总:白鹭是一种平凡的动物,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抒写了它因为常见而被人忽略的这么多的美。可见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所以我们要善于用心去感受、发现蕴含在平凡事物中的美。
师生共读:罗丹语
老师总结:大家通过仔细品读全文,感受到了白鹭的美,了解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完成了我们今天的两个任务中的一个。(可以安排学生质疑,主要是第9节的理解)
出示目标回顾第一个目标的达成情况,再让学生明确第二个目标。
四、探讨写法
师:美的事物还要作者采用高妙的艺术手法加以描绘展示。我们在上学期已学习了《海燕》、《白杨礼赞》《石榴》《马说》等咏物课文,回忆一下作者在描写海燕、白杨、石榴、马等事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突出这些事物的形象和美的。(对比、烘托、象征、细腻的描绘等)
本文也是一篇优美的咏物散文,在状物抒情方面用了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手法:
学生可以找出对比、夸张的手法,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本文在描写白鹭上与众不同的地方。
老师引领:出示工笔与写意画各一,指出二者的区别。出示《石榴》描写片段,与之比较,让学生发现本文状物抒情的特点:抓住事物的神韵作粗线条的勾勒。(师生朗读全文感受)
回顾目标,学生谈本堂课的收获。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一)语文活动:
观察日记:
要求:
1、描写自然界常见的一草一木一物,表现其独特的美。
2、恰当运用作者状物抒情的方法。
(二)读课本上《散文家谈散文》。了解作者的观点。
板书
常见————被人忘却的美——————赞美。
外形美写法:
和谐美(散文诗)抓住神韵大写意
白鹭——诗(精巧)美神态美韵在骨子里对比烘托
动感美
平凡的事物————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认识
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10篇《《白鹭》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范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五上美术教案6篇
★ 五上音乐教案7篇
★ 白鹭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