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包含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教案的编写应系统和详尽,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减法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减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培养同学们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36 + 78 + 64
438 + 173 + 62 + 27
547-32-68
746-(246 + 187)
1.请学生说说这样算的依据。
2.同时说明整数加减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1.用简便方法计算 4.36 + 17.3 + 0.64 + 2.7
(1)学生尝试完成。
(2)学生议一议
a、简便计算的依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b、简便计算的`方法。(把能凑成整十的小数先结合起来)。
(3)注意简算时的书写格式。
(4)试一试
7.38 + 5.85 + 1.62
3.83 + 1.75 + 8.25 + 5.17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8- 5.76 - 2.24
组织讨论
a、能否进行简算?
b、进行这种简算有什么条件?(a、连减 b、减数能凑成整十、整百)
(1)1名学生板演,其余自做。
(2)反馈。
(3)试一试 18.2-7.69-2.31 2.78-(1.78 + 0.94)
(4)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些计算有什么特点?规律是什么?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减法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
2、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操作完成后将物品归还原处。
活动准备:
1、焦距准备:2个塑料篓子做“粮仓”、“粮袋”(上面写有10以内的算式)
2、学具准备:双色圆片10个(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算式卡片若干,飞行棋、汽水盖,塑料碗、扑克牌、红枣等。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游戏:拍手问答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回答。教师问到:“小朋友,我问你,10 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回答:“x老师,告诉你,10可以分成1和9 、2和8、3和7……
二、游戏活动。
创设游戏情景:游戏连环套。游戏王国的国王知道小朋友门都喜欢做游戏,于是国王派使者送来了许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玩个够。
1、游戏“双色卡”。有那10个双色卡(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向上抛去,双色卡落地后,数一数红色的有多少片,蓝色的有多少片,红色的和蓝色的合起来有多少片?教师将幼儿说的答案用算式在黑板上列出来。
2、游戏“扣碗”5人一组,每组准备10个汽水瓶盖,一个塑料碗,一名幼儿左手向桌面上撒开瓶盖的同时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盖,大家一起数一数桌上剩下瓶盖,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几个瓶盖,可以调整瓶盖的总数来复习10以内的减法。
3、游戏“抓抓抓”将小鞋盒挖个洞,里面放10个红枣,请幼儿将手伸进洞里抓出红枣,数一数抓了几个红枣,算算盒子里还有几个红枣。
4、游戏“小马运粮食”幼儿分成两队扮演小马运粮食,老师发出命令后,两队排头跑向“小河边”拿起一袋粮食,“粮食上贴有10以内加法和减法算式题目,幼儿将答案填在等于号的后面,跑向“粮仓”答案正确的才能将粮食袋放到粮仓,再将每队的第二名幼儿上来运粮食,依次进行,相同时间里哪队云的粮食多为胜利。
三、分组活动。
1、双色圆片游戏,幼儿操作双色圆片完成算式后,把得数填写在方框里。
2、扑克牌游戏,幼儿两人一组,扑克牌1到10,两人各自抽出一张牌,比一比谁的大,用大数减去小的数,或者将两张牌合起来列加法算式。
3、下棋游戏。2到4人为一组玩飞行棋游戏,每人两次掷2次,显示的点数相加就是飞机要走的步数,最后谁先到达中点谁就是胜利。
4、交流小结:
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游戏后的感受,共同收集整理材料
减法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培养幼儿能自编应用题的能力和分析为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4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学会自编4的加减法口头应用题。
活动准备
篮球4个、篮球筐一个、钓鱼竿、卡片、小筐等,幻灯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运球(复习4的.加减法)
1.幼儿分成两组,四个球用两个筐运,看每个筐装几个球,复习4的组成。
2.师幼齐读:444
^^^
312213
二、小小篮球赛
1.师说话引发幼儿兴趣:刚才的运球游戏小朋友们表现的很棒,你们是那么聪明,大家合作的那么好,老师真高兴!现在老师宣布一个让小朋友们更高兴的事,今天我们班要举行一个篮球比赛,希望大家积极参加。
2.幼儿积极报名,老师把幼儿分成四人一组。
3.老师当裁判,哨声响起,幼儿进行投篮比赛,台下的小观众加油助威。
4.算一算每组投了多少球,列出4的加减法算式,教师相应板书。
1+3=43+1=42+2=4
4-1=34-3=14-2=2
5.给获胜队发奖章一枚,大家为他们鼓掌。
6.齐读加减法算式。
三、看动画编应用题
教师播放幻灯片,请幼儿看动画编应用题。教师引导幼儿分析应用题,口头列式解答。
四、游戏:小猫钓鱼
1.师:猫妈妈领着小猫们来到河边钓鱼,它们钓到了几条鱼呢?
2.老师和小朋友们戴着头饰,坐到讲台边用鱼竿钓鱼,算出每条鱼上的算式题。巩固4以内加减法。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在互相启迪、互动互学中促进幼儿不断思考,不断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善”学。幼儿的兴趣被引发了,他们都争抢着参加各种游戏,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让幼儿通过实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师也积极地参与活动中去,师幼配合得很好,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通顺、流畅。“热闹”而不“杂乱”,当时听课的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赞叹这次活动很成功。
减法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课本p16、17例1,练习三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闻导入,激发兴趣
1、2001年7月13日, 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2008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2、理解图中的信息。萨马兰奇公布:伊斯坦布尔得9票,巴黎得18票,多伦多得22票,北京得56票。
3、哪个城市赢了?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4、根据这些信息(缩小到“多伦多得22票,北京得56票”),你能提出一道减法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减法问题,激发学生探讨笔算减法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板书算式:56-22,说明:我们学习了加法的笔算方法,如果遇到减法要怎样笔算呢?请同学们思考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小方格本上试算。
同桌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笔算 59–3 = 提醒个位要怎么样对齐。
[设计意图]:明确、掌握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
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及算法。
43 – 13 88 – 62 92 - 71 89 – 5
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2题,98-80= 98-8=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同桌交流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掌握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随堂练习 :
(1)、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6 5 5 9 7 8 9 9
— 3 5 — 3 1 1 6 - 7
3 2 8 6 2 2 9
(2)、用小方格本笔算。
57 – 3 = 69 – 5 = 88 – 66 = 77 – 77 =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学生先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五、作业 笔算 书 p20, 3、4 。
减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检验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索的精神。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东营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我们每个公民都要为建设文明、卫生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生1: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生2:我们要保护环境,不随便扔垃圾。
生3:
师: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能随便扔垃圾,但是我们日常生活能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对垃圾分类处理。一般情况我们把生活垃圾分为四类(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布图),其中纸张和废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
(1)采集信息
师:从这个表上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23名学生回答。
(2)处理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纸张和食品残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师:我们一起列式解答。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师: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指名回答。
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提出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生2:危险垃圾比食物残渣多多少?
生3:食品残渣和危险垃圾一共占几分之几?
(教师根据需要在黑板上板书。)
(3)探索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吗?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师:这个加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我们学习的分数加法分母都是相同的,今天学习的加法分母不同。
师:这就是今大我们要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减法教案篇6
一、教学课题:
十几减9。
二、教学内容:
十几减9。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 )=12
9+( )=13
9+( )=14
9+( )=15
9+( )=16
9+( )=17
(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1)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
(3)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
(4)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5)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想加算减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破+法。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连减法。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3、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4、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 5。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10-9=1 9+6=15
1+5=6 15-9=6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从情景入手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几减9的不同算法,在比较中发现想加算减法是计算又快又对的一种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