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最新7篇

教案在完成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强调与时俱进,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制定好全面的教案,这也是最基本的才能,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听故事讲故事教案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最新7篇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篇1

一、解读文本

苏教版第七册第四组课文是以爱科学为主题的,前两篇是让学生体会对待科学的态度,后两篇是让学生懂得对待科学的方法,《维生素c的故事》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则富有情趣、生动感人的科普故事,文章不仅向读者介绍了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给人以科学知识的教育,而且以生动的情节让人感触颇深。

课文共8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讲哥伦布带领船队航海探险时,最可怕的是会遇到“海上凶神”的怪病;第3-6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讲的是一次航行中,留置荒岛的船员靠吃野果子出现了起死回生的奇迹;第7-8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正是野果子里的维生素c救了船员的命,并交代了维生素c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叙述有条有理,通篇构思依循怪病——奇迹——揭秘的路子展开,突出了奇迹的描写,显得重点突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心理描写,切至动人,担忧——感动——悲伤——惊喜,犹如波浪起伏,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二、确定目标

为渗透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制定了本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和能力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语言文字,说出哥伦布情感发生的变化和原因;能运用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说说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了解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朗读中感受体验哥伦布的心情,朗读交流中积累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朗读中理解奇迹,知道维生素c发现的经过。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文领悟到对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课堂中实施目标时,我力求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三、板块设计及意图

引导学生说出怪病的得病原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先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说说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也就是vc的发现经过,学生通过回忆再次明确文章的脉络。紧接着让学生具体介绍怪病,体会“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可怕。在此基础上教师话锋一转说:怪病虽然可怕,但它阻挡不了航海家远航探险的脚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哥伦布,跟随他一起去经历一次危险而难忘的奇迹之旅。这段进入新授的导语,意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第二板块:体会心情

这一板块是学习课文3-6自然段,我采用读中感悟来达到体会人物心情,理解奇迹的目标。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找出描写哥伦布心情变化的有关词句,接着引导学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说哥伦布的心情变化。然后细读每一小节,读后交流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原因,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的段落语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遇到怪病时哥伦布既忧心忡忡,进退两难,又茫然无助的复杂心情;体会到哥伦布听了船员的请求后心中既感动,又自可奈何别无良策;体会到胜利返航时哥伦布伤心欲绝,悲痛欲绝的沉重心情;体会到奇迹出现时哥伦布惊讶万分又欣喜若狂的激动心情。

第三板块:感悟道理

这一板块也是以读为主,读远航结束时哥伦布的想法和做法,谈体会,

体会到哥伦布急于揭开秘密的迫切心情,并从中懂得生活中碰到奇怪的事情要善于思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问题往往就是新的发现开始。人们就是对哥伦布提出的这个问题经过长期的研究,终于揭开了野果子中的秘密,这一部分我只是简单处理,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从研究成果中你了解了维生素c的哪些知识。

第四板块:作业和课外拓展

设计了三项作业,第一项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复述课文,二、三两项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了解什么叫“寓言”,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1、请学生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读文,进行反馈。

4、学习生字词。

(1)读词:矛、盾、锐利、坚固、拿、卖、哑口无??

①演示象形字“盾”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这个字。

②让学生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鼓励学生求异表达。

③用上“矛、盾、锐利、坚固、拿、卖”这些生字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进行连词成句的句子训练。

④通过选择,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哑口无言”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

1、请一个人读故事,其他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语气来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

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分角色读故事,然后说说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4、默读课文,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看这个人。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通过文本对话,揭示寓意。

滥竽充数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

板书:滥竽充数。

2、字典理解“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范读课文。

要求:认真听,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3、默读课文。

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4、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确定:

(1)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的?

(2)后来他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

1、学习1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朗读当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学习合理地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三、教学过程:

(一)、模拟表演,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表情,喜、怒、哀、乐,样样都会。但我们都喜欢“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会“笑”这一种表情,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这节课,让我们读一读《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交流课前预习情况:木偶是什么?

2、学习生字。

⑴、出示词语,自读、指名读。

⑵、齐读

过渡:看来,大家已经把字词方面的“拦路虎”扫除了,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研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你了解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感受?(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板书:只会笑、被抢、熊警察不相信、头疼、小兔子、老婆婆说他撒谎。

3、了解人物性格

在这个故事中,除了小木偶外还有熊警察、小兔子、老婆婆,从大伙的表现中,你认为他们的性格是怎样的?(体会老木匠的善良、小红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暴躁、小兔子和老婆婆的粗心以及小女巫的乐于助人。)

4、积累人物表情的词语

a、为什么你能那么容易就概括出他们不同的性格呢?你主要是能过人物的什么描写体会到的?(语言和神态)请用“=”画出表示人物表情的词语。(出示)

b、请你通过带着表情、动作朗读,表达出这些神情。(生自由读、指名读,相机师生评价) 小结:这些也正是妇女巫所说的“人类所有的表情”的具体表现,今后大家要学会积累丰富的词语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一目了然。

5、指导朗读小木偶的语??

a、假如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是怎样呢?请你找出小木偶在受委屈时说的话。

b、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填上体现他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气愤、申辩)地尖叫。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伤心)地回答。

“脑袋很疼。”小木偶是一副(无奈)的表情。

“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委屈)地说。

6、 重点指导:课文最后一句

a、因为只有笑,小木偶受尽了委屈,假如你遇见当初做小木偶的那个老木匠,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为什么?(出示最后一句,齐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自由说,并从文中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前半句联系前b、小结: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

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中的快乐。但生活又是复杂的,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以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经营、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所以,(师指着句子,要求学生读)

c、练习:--------是很重要。不过,要是只---------,那可--------。(钱、朋友、哭、睡觉、本领)

可适当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四)、总结

相信小木偶在拥有了所有的表情之后,懂得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经营、去面对生活,少了委屈与泪水,多了快乐与幸福。

(五)、放飞想象,延伸拓展。

拥有了人类所有表情的小木偶后来又会遇到什么事情呢?请大家继续写故事。既要大胆想象,又要把握故事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 板书设计:

12、小木偶的故事

被抢 熊警察不信

只会笑

头疼 小兔子、老婆婆说他撒谎

笑很重要,但只会笑远远不够。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饿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访俄期间,我去斯杰潘老人做客,天鹅的故事由老人家墙上的一枝打猎的枪引起。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配乐朗读课文2-----8自然段。

2、你听了这个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二、讨论学法。

那么我们怎么来学这个故事呢?交流。

三、列小标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小小组讨论每一段的小标题。学生交流小标题,老师随机指导。

2、据小标题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0年前的一个初春,贝加尔湖结冰了,天鹅无法捕食。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胸脯和翅膀扑打水面,其它天鹅齐心协力,一起破冰,最后取得了胜利,感动了打猎的老人。

四、读课文,找感动的句子,写想法。

1、这是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但读来是那样的感人肺腑。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一旁写一写自己的感想,然后小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

3、随机出现老天鹅破冰和群鹅破冰的句子。

4、多媒体演示天鹅破冰的过程。。

五、复述故事。

六、写标语。

1、鸟儿是可爱的、富有灵性的,斯杰潘老人用自己亲历的故事告诉我们,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着我们。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请每一个同学在发下来的纸上写一句具有号召性的标语来教育和影响周围的人。

2、交流标语。

七:作业。

1、把你写的标语念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让他们从中受到感受。

附板书:

天鹅的故事

湖面结冰 无法捕食

腾空而起 扑打水面

齐心协力 一起破冰

取得胜利 感动老人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篇5

一、活动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课件、元宵一盒、花灯等。

二、活动与指导:

1.猜谜语:汤园。说说这是过什么节的一种吃食。引出谈话主题:元宵节。

2.观看课件元宵节。让幼儿说说从课件中看到了什么。

3.讲解元宵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点花灯是为了让节日的夜晚明亮,欢快。人们为了增添娱乐的情趣,还在灯上写上谜语,让大家来猜,猜中有奖,非常有趣。这个节日从古代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灯的样子越做越多,工艺越来越复杂,每年过节时,各地都有花灯展,鼓励小朋友随家人节日去赏灯。井告诉幼儿电视台届时还要播放相关节目,请大家注意收看,体验全家一起过节的乐趣。

4.请幼儿观看传统花灯的样子和吃元宵。说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吃过什么馅的元宵。

备注: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这样一种传说。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雉)临朝称制,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因为扫除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夜,汉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或叫“元夜”。此翻传说,教师了解即可,不必详细讲给幼儿听,若讲,酌情简化。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

2、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过的成语,激发幼儿对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的`兴趣。

3、丰富幼儿的语言,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一至十中文、阿拉伯数字卡;图书、成语字卡若干;

2、表情类、动物类成语图卡若干。

3、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书的排序,巩固一至十的成语。

1、幼儿选择一本图书,提问:你选择的是什么图书?它的价钱是多少?

2、请幼儿按从最便宜到最贵的价钱顺序给书排序。

3、引导幼儿复习一至十的成语。

二、游戏《成语对对碰》,巩固所学成语。

每两个幼儿为一组选择两张图片,组成一个成语。游戏进行2~3次。

三、听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

1、幼儿边看大图书,边猜故事情节。

2、告

诉故事名称,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通过探望与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寓意,教育幼儿遇事要灵活。

4、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启发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四、通过看图片,巩固所学成语,并对成语给以分类。

1、动物类

2、表情类

3、其他

五、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学过的成语。

1、教师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2、个别幼儿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3、教师出示成语字卡,幼儿做动作。

4、在音乐伴随下,幼儿自由发挥表演成语。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篇7

主要涉及领域:

语??

活动形式:

分组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图片、探索与讨论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初步学习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

2.能大胆想象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并知道从同伴的交流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

3.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四幅。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进行交流与讲述。

(1)观察教学图片,自由讲述。

★指导语:这些图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是谁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哪里?

看一看、想一想,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逐一观察图片并理解故事的内容。

(3)和教师共同讲述故事内容。

2.猜测、讲述故事的结尾。

(1)大胆想象、猜测故事中老爷爷解决问题的方法。

(2)观察图片并讲述。

★指导语:在这个故事中,老爷爷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

3.师生共同完整地讲述故事。

(1)看图讲述故事。

(2)给故事起名字。

延伸活动:师生共同制作道具,尝试进行表演活动。

资料链接:猴子学样

有位老公公挑着一担草帽到城里去卖。他走累了,坐在大树底下睡着了。一群猴

子看见老公公戴着草帽,就学他的样子,都拿起草帽戴在头上。

猴子在树上又叫又跳,把老公公吵醒了。他睁开眼睛一看:哎呀,草帽不见了!老

公公抬头一看:原来,草帽都给猴子拿走了。

老公公急得伸出双手,说:“快把草帽还给我!”猴子也学老公公的样,伸出手来,“吱吱喳喳”地叫着,就是不肯把草帽还给他。老公公急得脱下草帽,搔着脑袋想办法。猴子也学着老公公的样子,脱下草帽,搔起脑袋来。老公公看到猴子又在学他的样了,忽然想出个好办法!他把草帽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都把草帽往地上一扔。老公公赶快拣起草帽,挑起担子就走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讲故事活动教案8篇

幼儿语言活动讲故事教案6篇

幼儿讲故事的教案参考5篇

我和____的故事作文最新6篇

编故事教案推荐8篇

绘本故事加教案8篇

编故事教案优秀5篇

科学故事教案8篇

灯的故事教案8篇

故事黑天鹅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977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