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一个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管理课堂秩序,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阅读题教案优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题教案篇1
设计理念:
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4.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
导入: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美的情趣,把我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经典作品。
一、介绍作者
1.聊《城南旧事》题目
2.介绍作者,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
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
二、介绍童年故事
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那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文中写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又发生在她童年几岁的时候呢?
三、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
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
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
爸爸的花落了
3.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来猜猜书中的人物。
外貌猜人物动作猜人物语言猜人物
四、感悟童年
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又是短暂的,难以忘怀的。读了《城南旧事》英子童年又是那么的难能可贵,让人难以忘怀,,《城南旧事》让我们的心头暖暖的,书中文字深深到动了我们,文中哪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心呢?
五、重点学习第二个故事
?我们看海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起学习《我们看海去》。
1.让生自由读。
2.问:“你们读过这首诗后能猜出这个故事中讲的是什么内容吗?”
3.是啊,老师最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是想着这个故事讲的肯定是英子和小伙伴一起去看海的故事,但作者给我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出示课件)
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4.我读完这个故事后,觉得这个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描写得非常好,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走进厚嘴唇的内心世界,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接下来老师引导同学们跳读,光读有关小英子和厚嘴唇谈话的场面。
5.出示问题,让生分析。
6.让学生们试写人物分析。
六、学习表现人物情感的片段
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我告诉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但是我说:“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爸爸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那么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我知道,爸爸。”“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读后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父亲与英子的'鼓励、教诲和关心)
七、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英子的善良)
惠安馆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过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就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人。
请读过书的同学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秀贞这个心爱的人再也没有回来,刚出生的女儿又被父母丢弃的女人,在别人眼里,她只是一个被远离的、被耻笑的、被议论的疯子,而在英子眼里呢?不仅如此,她帮助妞和秀贞逃跑,他、蹲在草丛里和小偷坦诚聊天,约定一起去看海……看出了什么?)
八、学习表现社会生活
宋妈这时也向惠安馆里看,正好疯子的妈妈抬起头来,她和宋妈两人同时说“吃了吗?您!”爸爸说北京人一天到晚闲着没有事,不管什么时候见面都要问吃了没有。
我们看海去
这时剃头挑子过来了,那两片铁夹子“唤头”弹得嗡嗡地响,也没人出来剃头。打糖锣的也来了,他的挑子上有酸枣面儿,有印花人,有山楂片,还有珠串子,是我最喜欢的。
你读过后知道什么?
九、学习精彩富有个性的语言
红花的衫裤,一条像狗尾巴似的黄毛辫子,大大的眼睛,一排小帘子似的长睫毛,一闪一闪的,在想我招手呢!(妞)
语言稚嫩、活泼,充满童趣。
十、总结:
读书就这样读
1.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4.品味作品中的语??
十一、总结阅读方法:
本书中还有《惠安馆》中的妞儿、秀贞,《兰姨娘》中的兰姨娘,《驴打滚儿》中的宋妈,还有整本书的主人公小英子,他们都是真实可感的人物,我们可以通过书中人物的外貌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去了解他们,去认识他们。我们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可把这些描写摘抄下来,并附上自己的理解,综合在一起就是人物分析表了。
十二、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城南旧事》,试着分析妞儿、秀贞、兰姨娘、宋妈、小英子的特点。
2.推荐童年系列书籍“童年”“呼兰河传”
阅读题教案篇2
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通过爷爷为孙子不断改衣服的寻常小事,折射出看似平淡的家庭生活中的脉脉温情。故事书的画面细腻,会使孩子在一遍遍的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更会使孩子们在一次次惊奇的发现中体会家的温暖。刚刚步入中班的孩子使用剪刀的机会比较少,这次的活动就以故事为主线,借助剪纸这条副线,为孩子创设剪纸的机会,在为爷爷做礼物的情景中体验自己的成长,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结合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这样定位的:
一、目标设置:
1、积极关注故事线索的发展,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及家人的关爱。(活动重点)
2、初步尝试使用剪刀,大胆想象并运用废旧纸张剪出各种物品。(活动难点)
二、活动设计:
活动的第一环节主要是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故事中一共有五次“变”,第一、第二次引导孩子大胆想象可以变成什么;第三次变时引导孩子重复爷爷的话“还够做”,从中体会爷爷的节约;第四次时增加难度,将爷爷的话和妈妈的话进行对比;最后一次用问题“已经这么小一块手帕了,爷爷有没有把它扔掉?”来引导孩子思考,从而更进一步显出爷爷的聪明与节约。
孩子理解了故事以后,自然进入第二环节:师生共同参与,按照故事线索将故事中出现的物品一一变出来。这是活动的'难点。考虑到第一步“把毯子变成外套” 操作难度比较大,所以由老师来示范完成。示范指导的同时把一件剪成的衣服和一张方形纸进行对比,让孩子充分地观察、比较,主动习得剪纸的方法。接下来每一步的操作难度相对比较小,可以邀请孩子参与进来,进一步探索、感知剪纸的方法。
最后,引导孩子大胆想象为爷爷做什么礼物。我会出示不同形状的碎纸料,让孩子判断思考怎样按需取材或按材做合适的礼物,对孩子渗透按需选材和按形创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我将采用“帮一帮(局部帮着剪)、放一放(教师或同伴演示)、推一推(鼓励独立完成)”的指导方法,尽量使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信、体验成功。
三、活动特点:
新《纲要》中明确提出“从学前阶段到小学低年级,故事是儿童阅读的主要材料。因此让幼儿慢慢适应故事文体特征以及其中包含的一些基本成分,都会有助于儿童建立起基本的阅读策略。”“在与幼儿一起读书的过程中,可以用绘画和表演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假设不同的事件发展情景。”在这个活动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阅读,用剪纸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发展线索、感受故事的内涵,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策略,而且孩子在主动的动口、动脑、动手中很自然地理解故事、提高剪纸水平和技巧。相信孩子在快乐阅读、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会收获许多。
阅读题教案篇3
活动背景
?快乐是什么》这本图画书是我在书店中发现的。故事通过小老鼠与鼠妈妈之间围绕“快乐”的问答,让我们感受到母子间充满爱和温情的快乐。它温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打动了我,我决定把它推荐给孩子们。但原书故事很长,有十几幅画面。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我从中选择了六幅画面与他们欣赏。由于画面之间没有递进和因果关系,因此并不影响欣赏效果。
活动目标
1.在阅读画面语言的基础上欣赏故事,感受故事表达的温情。
2.理解故事角色对快乐的认识,能寻找并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快乐。
3.学习用“××的快乐是……”的句式完整地说出自己或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将绘本《快乐是什么》制作成ppt(插入与画面相匹配的音乐数段),微笑表情图,大字卡:“××的快乐就是……”、“快乐是什么?”。
2.事先向幼儿发放“快乐调查表”。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出示快乐的表情)看,这是什么表情?人的心情怎样就会微笑?
师:当我们心情高兴、快乐时,就自然会在脸上流露出微笑。老师今天很开心,很快乐,因为我能和小朋友在一起。老师知道你们一定也有很多快乐的事情,你愿意大声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谁来说说,你什么时候很快乐?
幼:我在做游戏的时候很快乐。
幼:画画时我很快乐。
师: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快乐,快乐真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可是有一只小老鼠, (点击封面)它经常问妈妈:快乐是什么?(出示字卡)想知道鼠妈妈是怎么回答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书吧。
自评:以笑的表情图导出“快乐”的主题,让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说说自己的快乐,从而自然引出了《快乐是什么》这本图画书,又为阅读的开展积累了前期经验。
2.阅读感知
(1)师:(点击第一页)猜猜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樱花盛开的景象。)
师:对,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小老鼠伸着懒腰走出家门,回过头问妈妈:快乐是什么?鼠妈妈回答:快乐就是在春天的早晨一打开门,头顶便哗啦啦落下来一阵樱花雨。
什么是樱花雨?
幼:樱花花瓣飘落下来,好像下雨一样。
师:说得真好,樱花是很美很美的一种花,樱花雨落在头上会有什么感觉?
幼:会很香,还很舒服。
(教师引导幼儿复述“鼠妈妈”的话并加上动作。)
自评:直观的画面不仅让幼儿欣赏到了美好的“樱花雨”,还促使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它的含义。在复述鼠妈妈的话时,我边讲述,边带领幼儿做动作。我陶醉的表情感染了幼儿,他们也仿佛体会到了樱花雨落到头上的幸福感。
(2)师:(点击第二页)瞧,小老鼠在干什么?
师:小老鼠啊,把山坡当成了滑梯,他在滑滑梯呢!山坡上长满了蓝色的风铃草(点图)。长满了草的山坡,踩上去会有什么感觉?
幼:软软的。
师:对啊,如果不小心滑倒,也不会摔痛。所以小老鼠一不小心滑倒了,他还捧着肚子笑呢!这时,他问妈妈:“快乐是什么?”鼠妈妈说:“快乐就是在蓝色风铃草中滑下山坡,一次又一次。”(带幼儿一起学说鼠妈妈的回答。)
自评:指向准确的提问引导幼儿想象着“踩在风铃草上的感觉”,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了鼠妈妈关于“快乐”的回答。
(3)师:(点击第三页)哟,这老鼠母子俩什么事这么开心呀?
幼:他们在荡秋千。
师:小老鼠紧紧抱着鼠妈妈,无限开心地问:“快乐是什么?”鼠妈妈会怎么回答呢?
幼:她说快乐就是把秋千荡得高高的,和小鸟飞得一样高。
师:你猜对了。鼠妈妈说:“快乐就是荡着秋千,像鸟一样飞进高高的云端。”你们荡过秋千吗?喜欢荡秋千吗?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紧紧抱着妈妈,荡起来(随音乐做荡秋千的'动作)。快乐吗?
自评:前两幅图片的讲述,激发了幼儿想说的愿望,他们很想表达自己对画面中表现出来的快乐的理解。这时,我及时给予了他们说的机会,而幼儿连贯的回答也证明他们能理解图书的画面风格和表达主旨。之后,三拍子音乐的动作体验,将幼儿带入了情景。他们飘荡着,快乐着。
(4)师:(点击第四页)画面上除了小老鼠,还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幼:小老鼠骑着自行车,在追大母鸡。
师:嗯,他们在游戏。咦,鼠妈妈在哪里呢?(请幼儿找出来。)
师:鼠妈妈在远远看着呢!你们想鼠妈妈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小老鼠问“快乐是什么”,鼠妈妈会怎么说?(幼儿争相发言。)
幼:快乐就是鼠宝宝玩得很开心。
幼:鼠宝宝开心,他的妈妈就很快乐。
师:不错,鼠妈妈说:“快乐就是看你开心地玩,吸着鼻涕舔棒棒糖。”
(幼大笑)谁会学鼠妈妈的话?(请个别幼儿复述。)
自评:这是故事中唯一出现其他人物的画面,幼儿在有序的观察中,连画面中站在很远地方、很小很小的鼠妈妈,也毫不费力地找到了。鼠妈妈的前半句回答在大家意料之中,而后半句回答则充满了幽默的意味。在笑声过后,幼儿更深切地体会到了鼠妈妈对鼠宝宝发自内心的爱。
(5)师:(点击第五页)什么季节到了?冬天到了,外面飘着雪,非常寒冷,可是小老鼠家里却是暖烘烘的。这母子俩为什么这么高兴?
幼:他们在喝着热汤。
师:小老鼠的小肚肚吃得像西瓜一样圆。“快乐是什么?”小老鼠舔着手指,摸着西瓜一样圆的小肚肚问。这时,鼠妈妈会说快乐是什么呢?
幼:快乐就是外面很冷,家里很热。
师:“热”可以说成“暖烘烘”。鼠妈妈说:“快乐就是在飘雪的冬夜,家里暖烘烘的,有香喷喷的青豆汤喝。”(带幼儿学说鼠妈妈的话。)
自评:用递进式的提问,促使孩子们以自己的理解帮鼠妈妈作出了生动的回答。
(6)师:(点击第六页)小老鼠把头靠在鼠妈妈的身上,他们在看什么?
幼:他们看着太阳落山了。
师:对,他们在看夕阳。你觉得这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幼:很安静,很舒服。
师:“快乐是什么?”小老鼠又问。“快乐就是静静地看海,静静地看夕阳,静静地和你在一起。”
师:鼠妈妈说和谁在一起很快乐?来,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这种快乐一一(音乐起)把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静静地,静静地……真舒服啊!
自评:借助音乐,让幼儿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母子相亲相爱的快乐。舒曼的《梦幻曲》舒缓、安静、温馨,极好地烘托出画面的氛围。
3.欣赏故事
师:小老鼠一直在问妈妈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对,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快乐是什么》。那现在小朋友就当小老鼠,老师就是鼠妈妈,我们一起欣赏故事,分享他们的快乐,好吗?小老鼠们要记住:每换一个地方,你们都要问妈妈——快乐是什么?(提醒幼儿问时要用开心、好奇的口吻。)好,开始。(师生合作,分角色讲述故事。)
自评:以分角色问答的形式,让幼儿参与讲述,较好地集中了他们倾听故事的注意力。字条“快乐是什么”的反复出现,巧妙地提醒了幼儿问话的时机,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这几个汉字。
4.拓展讲述
(1)师:鼠妈妈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样,因为她的快乐有好多好多。你最喜欢鼠妈妈的哪句话?(引导幼儿回忆并复述鼠妈妈的话。)
自评:对已欣赏过两遍画面的幼儿来说,单纯的复述肯定显得乏味,而让幼儿讲述“最喜欢的话”则不同,它使幼儿回顾故事,并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交流,形成与同伴的共享。幼儿争先恐后地表达,特别主动。
(2)师:你们羡慕小老鼠吗?为什么?
师:小朋友有家人的疼爱,有老师的关爱,有同伴的友爱,你们的快乐一定比小老鼠更多。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自己的快乐,或者你认识的人有哪些快乐,说的时候,要用“××的快乐是……”这个句式来说,要说得很好听哦!(请幼儿拿着“快乐调查表”,和同伴进行交流。)
师:谁能够上来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个别幼儿讲述。)
幼:我爸爸的快乐是抽烟。(众大笑。)
师:哦,这可是不好的习惯,你得劝他别为了一时的快乐损害了健康的身体。
幼:我妈妈的快乐就是我能乖一点。
师:是啊,看着你慢慢长大就是妈妈最大的快乐。
自评:这一环节,我顺利帮助幼儿进行了经验迁移。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幼儿能运用故事中的句式,讲述自己和他人的快乐,达成了预期目标。
5.结束活动
师:我们一起跳支快乐的舞蹈吧!
自评:坐了很长时间,舞蹈使幼儿身体得到了放松。所选歌曲《快乐颂》旋律欢快,歌词呼应了活动主题。
阅读题教案篇4
设计意图
语言是幼儿交往,认识事物,保存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也是智力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为了使幼儿的智力得到全面发展,提升素质,我设计了这节《狼大叔的红焖鸡》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完整表达所看到的内容
2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的发展
3.学说故事中狼大叔的话,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重点难点
重点:仔细观察画面,完整表达所看到的内容
难点: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的发展
活动准备
ppt《狼大叔的红焖鸡》
活动过程
1、播放狼的叫声
师:听,这是谁的声音?(在孩子回答的同时出示ppt1)
师:在你的印象中,狼是怎样的呢?
幼儿1:很凶恶
幼儿2:是个大坏蛋
2、出示ppt2:师:老师请来了一只,这位狼是干什么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再看还请来了谁?
3、出示ppt3、师: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狼大叔和母鸡之间的故事,叫《狼大叔的红焖鸡》
4、出示ppt4:师:从前,这位狼大叔喜欢各种各样的美食,他总是吃了这顿开始想下一顿吃什么呢?
5、出示ppt5:师:有一天啊,狼大叔就在森林里转悠,寻找他的美食。终于,他发现了一只鸡!大家猜猜,狼大叔会去干什么了?(去抓鸡,)
7、出示ppt6:师:是不是呢?(边说边出示ppt)狼大叔在干什么?谁来学一学?走几步试试!他是轻轻的还是重重的?哦,原来狼大叔轻轻的,蹑手蹑脚的跟在母鸡背后。就在狼大叔快要抓住母鸡的时候….
8、出示ppt7: 师:咦,发生了什么?狼大叔在干什么?谁来学学?哦,原来狼大叔是这样悠闲的靠在树上,他想,如果这只鸡再胖一点,我就能多吃几口肉了!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胖一点?
9、我们来看看狼大叔想到了什么办法。
10、出示ppt8:师:他在干什么?给谁做吃的?
11、出示ppt9:师:他做了什么?他要送去哪里?你怎么知道?猜猜看,他在想什么?我们来听听狼大叔是怎么想的(放录音),狼大叔怎么想的?我们再来听一遍!仔细听!
12、出示ppt10:又过了几天,狼大叔给母鸡做了什么?猜猜看,狼大叔又会想什么?
13、出示ppt11:师:终于,万事俱备,狼大叔在家里准备了大号闷锅出发了!狼大叔要去哪里?他是怎么走的?谁来学学?他很怎么样?(边做“着急”的动作提示,边提问)
15、出示ppt12:师:他在哪里?他在干什么?(边提问,边做“看”的动作)哦,狼大叔也在偷看母鸡有没有变胖!你们猜,母鸡变胖了吗?我们继续往下听!
16、出示ppt13:师:就在这个时候,门突然打开了。看,你们觉得母鸡变胖了吗?为什么会这样?
17、出示ppt14:师:原来母鸡妈妈把煎饼和甜甜圈全部分给了小鸡们吃,并对鸡宝宝们说煎饼和甜甜圈不是圣诞老公公送来的!那些都是狼大叔送给我们的礼物!”
18、出示ppt15和16:师:鸡宝宝们很开心,全部跳到狼大叔的身上亲吻狼大叔表示感谢。狼大叔也感受到了母鸡一家的热情,愿意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并经常给母鸡一家做好吃的!
19、师:好了,孩子们,故事讲完了,最后狼大叔吃到红焖鸡了吗?为什么?因为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20、这个故事好听吗?那我们再完整的听一遍。认真听!
21、(故事讲完后)孩子们,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今天回去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好吗?
活动反思
?狼大叔的红焖鸡》这个绘本,意在让小朋友认真观察画面,发现狼大叔的表情变化。但是,在我整个活动课中,我引导小朋友的比较多,没有过多的让小朋友参与进来。也没有留太多的时间让幼儿观察画面!应该多留些时间要小朋友参与进来!
阅读题教案篇5
一、阅读目标:
1、共读绘本,了解故事内容,感受绘本的魅力。
2、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与阅读相结合,续编故事结尾。
3、通过阅读交流,感受“爱”的力量、友谊的真谛。
二、阅读预设
(一)导入故事,认识主人公
1、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故事,读故事,是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霸王龙。出示扉页。你对霸王龙有所了解吗?霸王龙是恐龙时代生活在陆地上最强大的一种食肉动物,也就是说它们以比他们弱小的动物或恐龙为食物。
2、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一起读:以前,以前,很久以前,有一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
(二)观察想象,共读故事
1、我们的故事开始了,你们看,这只霸王龙在干什么?是的,它在追捕一群小戟龙,发出了可怕的吼声:嗷呜嗷呜——砰嗵嘣——“啊——是霸王龙!”“快跑!”
2、讲述图1——12,居然有人救了他,还帮他舔伤口。他可是一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呀!
3、讲述图13——18,你对你朋友说过这样的话吗?当我们说出这句话或者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种暖暖的感觉。把恐龙两个字改成同学,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能认识你这么好的同学,真是太高兴了!你真好,一定有许多朋友吧?”
多么美妙的语言啊,谁愿意来读读薄片龙和霸王龙的对话?指名对话:
“能认识你这么好的恐龙,真是太高兴了!你真好,一定有许多朋友吧?”
“啊,对。你呢?有朋友吗?”
“朋友?我没有朋友。”
“没关系,那我做你的朋友。明天还在这儿见面吧!”
4、回家的路上,霸王龙的心一阵阵地疼,为什么霸王龙的心会疼呢?
5、讲述图19——23,你们又看到了什么?霸王龙变了,他没有横冲直撞,没有追赶小戟龙。他不再是那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
6、讲述图24——26
(三)回顾感受,了解题目、作者
1、故事读完了,留在你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画面,哪些话语?(回放)
2、多么让人回味啊,让我们再来看看那只霸王龙,他还是那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恐龙吗?那现在的他是一只恐龙。
3、是谁使霸王龙有了这样的变化?薄片龙是怎样对待霸王龙,才使霸王龙有了这样的变化呢?温和、体贴、真诚、勇敢、善良、信任才使本性粗暴的霸王龙萌发了爱的种子,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这是一种真诚的交往,善意的感化,是一种爱的力量。
4、这么感人的故事,想知道它的题目和作者吗?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你真好》,还记得这是谁说的话吗?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绘本创作作家宫西达也。他创作的“恐龙的温馨故事绘本”深受小朋友和大人们的喜爱,老师就非常喜欢。《你真好》就是其中一本,恐龙的温馨故事还有两本,分别是《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和《我是霸王龙》,主人公都是霸王龙,也很感人,你们自己可以去读一读。
(四)续编绘写
1、其实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你们想,这只已经变成温和、体贴、真诚、勇敢、善良的恐龙,它的生活还会像以前那样吗?那他还会交到哪些朋友呢?
2、请大家大胆想象,以“以后,以后,不久以后,有一只温和、体贴、真诚、勇敢、善良的恐龙"为开头,续编故事的结尾。拿起笔,大胆地画一两个画面,并简单地写一两句话。
阅读题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大熊过“拥抱节”的情境中,体验大熊的情绪变化。
2、感受被朋友原谅和接纳的情感,体验朋友之间互相宽容,互相珍惜的情谊。
3、初步感受人们之间互相拥抱的意义。
准备:课件《大熊的拥抱节》; ppt图片;背景音乐
过程:
一、大熊要过拥抱节
1、说一说自己喜欢过的节日,引出主角大熊,他想过什么节日?(拥抱节)
2、猜一猜,拥抱节会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
二、分段欣赏——感知拥抱
1、体验大熊沮丧的情感
(1)猜一猜大熊想过一个怎么样的拥抱节?数字100可能代表什么意思?
(2)大熊看到它的动物朋友们,好朋友们愿意和大熊拥抱吗?
2、观察讨论:怎样获得朋友的`爱和拥抱
(1)大熊心里沮丧极了,大家能帮大熊想想办法吗?满足一下他的心愿呢?
(2)如果你的朋友也曾经和你有过不愉快,那你愿意和他过拥抱节吗?
3、完整欣赏媒体《大熊的拥抱节》
幼儿感受和朋友在一起拥抱的快乐情绪
三、经验拓展:我们的拥抱节
如果我们人类也有拥抱节,除了和好朋友拥抱之外,你还想和谁拥抱?为什么?
阅读题教案篇7
一、设计思路。
?小方和小圆》手味豆哲理图画书中的一本,不论在主题上、故事结构上、构图上、还是所传达的意象上,都体现出一种奇思妙想的创意,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怪趣!
小圆是圆形的,小方是方形的。一扇圆圆的门,小圆很容易就能进去,可小方怎么也进不去。小方努力地改变自己,可他不明白,他永远都不会变成圆的。要改变的究竟是谁呢这是一本抽象派艺术表现手法和儿童寓言故事巧妙结合的佳作。方和圆,抽象的形状,被赋予抻奇的生命力,幻化成一个个蹦蹦跳跳的孩童,跃然纸上。从孩子的角色来说,小方和小圆正如几个顽皮的孩子一般,被赋予了孩子的形象。
二、说活动目标
新《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根据这一目标要求,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为突破活动的重点、难点,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体验阅读的快乐,并能在活动中胆想象和
3、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体验表演游哮来的快乐。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5、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三、说教学法
为了能更好地达成活动目标,我运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规律,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具,抓住了幼儿的"眼球",激发了他们仔细观察的欲望,并且鼓励他们胆的猜想。通过运用教具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提问法等多种方法,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我采用了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加上直观的课件演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
四、说活动过程
下面,我就详细地说明整个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我一开通过介绍小客人--小圆,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演示故事。
这一节是完成本活动的重难点,在这一五节中,我引导孩子跟着我一起欣赏我演示的故事,在渐入故事的观察和语言表达的同步理解中,我鼓励孩子们胆想象和表述,希望孩子们想出办法,怎么能让小方进入圆门。
3、完整阅读绘本。
通过课件演示,完整欣赏了绘本内容。
4、表演游戏。
我请幼儿和我一起演小圆,请一个小朋友演小方,表演故事。以游戏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故事内容,这样的知识迁移更能激发孩子们与教师进行互动,以增加阅读的情趣。
五、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课,我觉得比较吸引孩子们,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幼儿和老师互动得较好。在我鼓励孩子们想办法,怎么让小方进圆门时,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常丰富,思维很活跃。不足之处是:1、教具做得不好,如果把卡纸改为硬纸皮做的会更好一些,在幼儿表演环节,道具有些比例不调。2、在表演游戏环节,本来重点是在指导幼儿练习角色对话,这个重点没做好。
阅读题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妈妈和小忙碌的一天,乐意大胆想象,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与小之间相互发自内心的体贴与关爱,知道用自己特别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设计:
一、猜猜谜语:(引出故事中小的形象介绍故事的名字)(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吱吱吱吱吱。)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的故事。--介绍故事的名字:小忙碌的一天.这是一只忙碌的小。你们知道什么是忙碌吗?那小到底在忙什么事呢?想知道吗?
二、欣赏故事:(了解鼠妈妈的辛苦和小对鼠妈妈的爱)
(一):出示图二讲述:一个炎热的夏天,阳光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可小却一边荡过来荡过去地玩秋千,小在干什么呀?
提问:小朋友,这个云朵符号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小在想,它也在忙着想呢!
(二):出示图三土终于翻完了,该播种了。可小还在那里荡来荡去。我们来听听妈妈和小说了什么?--(听妈妈和小录音对话)小是怎么行动的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小的行动吧!
(三):出示图四-图七提问:仔细观察,小都在干什么呢?(小在采雏菊;采来三叶草放在花盆里;找鸟的羽毛;小在找淘米萝。)小结:小在收集东西。共收集到了雏菊、三叶草、羽毛和淘米萝。
(四)、就在小收集东西时,妈妈又在干什么呢?(出示图八一组大的图片)提问:
1、看了这些,你想跟小说些什么?
2、可是小在哪呢?我们找找它在哪呀?它手里拿着什么呀?赶快猜一猜吧!(讨论交流)
(五)、(出示图九:"这是我专门为你做的.,全世界只有这一顶喔!")提问:
1、喜欢这顶帽子吗?为什么?
小结:小用它特别的方法向妈妈表达了自己的关爱。
2、猜猜妈妈见了这个礼物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啊?
讲述:图-"啊,谢谢你!"大戴上帽子,"原来,你的梦想就是做一顶特别的太阳帽啊!"此时此刻,大心中原有的辛苦、不满、生气统统都不见了。
三、内化迁移:
提问: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小的爱吗?说说你会用什么特别的方法让妈妈知道你是爱她的?
小结:爱是一种惊喜。用我们特别的方法送出自己的关爱吧!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像梦一样地美丽起来!让我们爱的梦想行动起来。今天回去别忘了给自己的妈妈和自己身边的朋友送去我们的关爱。
今天这个有爱的故事好听吗?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个充满爱意的故事吧!
四、完整欣赏:小忙碌的一天。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阅读室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