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寓言故事教案7篇

教案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到教学进度和内容的衔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案的设计应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展进行调整,确保每节课的内容充实,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寓言故事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寓言故事教案7篇

寓言故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初步理解故事,明确故事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运气不会天天有,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2、培养幼儿乐意倾听故事,并能用绘画表达其内容。

3、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vcd 图片

活动过程:

一、我们学过哪些成语故事?谁知道它的寓意?

二、今天老师再请小朋友学习一则寓言:守株待兔(出示字卡)

1、有一天,一位农夫正在田里锄草,突然惊动了一只野兔,它跑得很快,这只野兔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幼儿讨论)

2、你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确实都有可能发生,野兔一不留神竟撞在了田边的一个树桩上,会怎么样?

3、农夫喜出望外,赶忙拾起兔子,带回家去,农夫得到这只野兔会怎么做呢?

4、农夫回到家,确实把野兔美美地吃了一顿,他边吃边想,你们猜猜看会想些什么?(讨论)让我们一起说说农夫的美梦吧!

5、从此,农夫再也不耕田锄草,他天天守在那个树根旁,等待野兔撞*在树根上,从早上等到晚上,从日出等到日落,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农夫等到的会是什么结果?(幼儿讨论)

6、听到这儿,你觉得农夫的做法怎么样?为什么?(幼儿讨论)

三、观看动画,加深理解

1、刚才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现在想看看动画吗?

2、如果你是农夫的朋友,你想对农夫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这则寓言故事很短小,但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不劳动不会有收获,运气不会天天有,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四、自由讲述,巩固故事内容。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寓意: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寓言故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 引导幼儿从多种角度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及大胆表述的能力。

3、 培养幼儿机智灵活,遇事能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在大森林里,住着一对邻居,是谁呢?看!

(出示乌鸦、狐狸的图片及文字)你觉得狐狸是一只怎样的动物?那么乌鸦又是一只怎样的动物呢?和狐狸比,是更狡猾呢?

二、分段欣赏故事

1、欣赏第一、第二段故事后,提问:

那小朋友们也来学一学乌鸦找到肉高兴的样子好吗?小朋友,你们猜一猜,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它在想什么呢?”他会怎么做呢?

2、欣赏第三段故事后,提问:

狐狸是怎么说的?大家一起来学一学狐狸吧!小朋友们,狐狸第三次是怎么说的啊?我们来比比看谁说得最好?

3、 讲述第四段故事后,提问:

小朋友们,为什么狐狸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小朋友们都知道乌鸦的声音并不好听,那为什么狐狸说他的声音好听,还想听它唱歌,是真的想听它唱歌吗?

三、引导幼儿畅想故事的结局

鸦听了狐狸的奉诚话,心里一得意,刚一张嘴唱歌,嘴里的肉就掉下来了,结果会怎么样呢?

四、 看动画,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寓意。

五、 续编故事内容

活动反思:

活动导入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出示狐狸的图片,很快调动了幼儿探究故事内容的欲望,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我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逼真的动作,把幼儿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中,使幼儿充满了学习的乐趣,他们不由得跟着我一起说起来、演起来。在形象的表演中使幼儿受到启发和教育,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在本次教学活动讨论环节中,我很自然的从知识目标过渡到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幼儿大胆发言,气氛热烈。但是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特别是在讲述故事寓意时,教师教代的不明确,教师应先组织好语言。

寓言故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读懂课文,明白“水滴石穿”“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和所蕴含的道理。

3 充分发挥想象,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两个成语故事。

4 有学习成语、积极应用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这两个成语的意思,积累并灵活应用两个成语。

教学准备

1 教学挂图。

2 查找几个与“水滴石穿”寓意相近的成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学过的成语,引入课文题目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有故事的成语和有趣的成语,你们还能记起来吗?

生说出成语。

师:成语是我国语言宝库中十分有特色的宝藏,每个成语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水滴石穿”“守株待兔”。(师板书课文题目)

二、自主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意

1 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己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勾出本课生词,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等形式掌握生字音、形、义。

(4)正确书写本课8个生字。

2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讲了什么故事。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个成语故事。

三、 分别重点学习“水滴石穿”“守株待兔”

1 学习“水滴石穿”。

(1)同桌练习分角色读故事,想象当时的情景。

(2)抽查、评价。要领:读出石阶轻视的语气,水滴自信的语气。

(3)仿照文中句子,练习用“是……还是……”“既……也……”说话。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拓展延伸。

教师介绍几个与“水滴石穿”寓意相近的成语;学生联系生活讲一讲“水滴石穿”的事例。

2 学习“守株待兔”。

(1)激趣导入。

师:这节课中,老师将与你们再次点击一个成语。(板书:守株待兔)

提出学习目标: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

(2)(出示挂图)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②同桌合作读课文,学习生字“夫”“窜”“撞”。

③全班交流,通过做动作理解“窜”“撞”的意思,让学生讲讲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相机板书:偶

得野兔)

④结合挂图,理解“株”“待”“守株待兔”的本意。

“株”,树桩。随即学习生字“桩”,再次看图理解“桩”,并给它扩词。

(3)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①再一次读课文,重点体会第2段中农夫的心情。

②自己勾出写农夫心理活动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来读。

③请学生把自己勾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评价评价,谁读得好。

④结合最后一句(他拎着野兔喜滋滋地回家了),把动作神态加上去,绘声绘色地读这一段。

⑤结合挂图,想一想,说一说,农夫心里还可能想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心存侥幸。

(4)读想结合,背诵表演

①自读第3段,体会农夫感情。

②把农夫心中的希望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可以加上动作说。

③读最后两句话:等啊等啊,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他连野兔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农夫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什么庄稼都收不到了。

想一想,此时此刻,农夫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应该怎样读。(伤心、难过、后悔)

④你想对这个农夫说什么?小组讨论。

⑤每一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板书:一事无成)

⑥再读这一段,想一想,农夫的情感有哪些变化?(希望→失望)应该怎样读呢?

⑦演一演这个故事。

⑧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终将一事无成)

四、课外作业

1 课外阅读几则寓言故事。

2 自主积累更多的成语。

寓言故事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出几个吗?每个寓言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个寓言故事,相信每个同学又有收获的。

二、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两则寓言中提到了四个人物,分别是谁?

板书:纪昌 飞卫 扁鹊 蔡桓公

4、知名2位同学分度两则寓言,思考: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以上人物的特点?

5、交流并板书:

(勤学苦练)的纪昌 (医术高明)的扁鹊

(堪称名师)的飞卫 (固执己见)的蔡桓公

三、学习第一则寓言: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2、交流一:飞卫说的两处话

(1)指名读,想一想该怎么读?

(2)提示:你就是堪称名师的飞卫,该怎样对你的徒弟说话,而且要把你的要求说清楚,使对方听明白,并且又不失名士的这种谆谆教导。再次指明读,不行的话,老师范读

(3)说说你从飞卫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达到:比眼力是学射箭的基本要求。从而展开;那些本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游泳

(4)飞卫的要求“眼睛不要眨一眨”,飞卫仅仅是说眼睛不要眨一眨吗?到底还想说什么?

从而提升:飞卫的还告诉纪昌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

3、交流二:纪昌的勤学苦练的两处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拓展:纪昌练习眼力的时候,还会怎样练习?想像说话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1)自由读,思:从那些字词看出纪昌的勤学苦练?

(2)交流: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

(3)纪昌练习眼里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4功夫不负有心人,纪昌的勤学苦练终于成功了,引读

5学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下来?(小练笔)

三、总结提升

1、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

2、 说话: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扁鹊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一找,丛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请把句子画出来

2、学生自由读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扁鹊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

3、交流一:课文的第二小节

(1)根据学生的交流形成板书:皮肤―――――体内

(2)皮肤上的病是扁鹊现在看到的,那发展到内这应该是―――扁鹊诊断的?

(3)扁鹊的诊断是正确吗?请你找出根据。

(4)从而引出扁鹊的几次话。特别要引出最后的话,多读几次。

4、交流二:蔡桓公的固执己见

(1)从哪些地方看出蔡桓公的固执己见,自由读

(2)交流并练习对话

思:共几次于蔡桓公进行对话

(3)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来读。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注意:特别是“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呢?

交流受到的启示。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等道理。

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三总结拓展

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使我们明白了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这样优秀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余时间读一读“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

寓言故事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寓言故事改编的方法。

2.会运用所学的方法改编故事。

3.说写相结合,进行故事改编。

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方法改编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表演导入

学生表演寓言故事片段,下面同学猜故事名。

二、揭示课题,探究方法

1.像刚刚我们小朋友表演的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这样的故事就叫——(寓言故事)。

2.说到寓言故事,我想到了我们之前在课本上学过的《乌鸦喝水》,还记得吗?谁能简单的和大家讲一讲?(及时评价)小朋友们请看——(播放《新乌鸦喝水》)

3.同学们,看仔细了吗?那我可要发问了,请问:这里的《新乌鸦喝水》和原来的《乌鸦喝(出自::故事结局改写)水》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请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结局等,学生回答不完整可出示范文)

4.小朋友们真棒,经过一番思考,你们竟然找到了寓言故事改编的方法,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板书课题:寓言故事改编)好的,今天我们的任务也就一目了然了,那就是对寓言故事进行——(改编)现在小朋友们知道寓言故事改编的方法了吗?那我们在改编一篇寓言故事时,可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改编?一起读.

三、回顾旧知,改编新篇

1.嗯,好的,那请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今天老师带来了几篇小故事,看,熟悉吗?(出示寓言故事图片,学生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师生评价)

2.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其中选择一个故事来进行改编。(拿出事先分发的“新点子检视表”纸张)请同学们拿出“新点子检视表”,你先来想一想,你想改编哪些方面,想好了,把它写在纸上,一会我们再来交流。(交流)

3.听了你们的新点子,我觉得非常的有趣,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你到底是怎么写的,在写之前,老师有几点小要求:(1)尽量用一两个成语。(2)尽量用一个修辞手法。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动手写一写吧。(写在改编小能手纸张上)

4.交流写作,师生评价。

5.小结。

四、作业超市

改编一篇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写完可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寓言故事改编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结??

寓言故事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妻、虱”,会写4个生字“昌”字;能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理解“注视、聚精会神”等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故事。

3.品味有关词句,体会纪昌专心刻苦、有毅力、有恒心等品质。

4.了解寓意,明白练好基本功及恒心、毅力、名师指点的重要性,能联系情景发表意见。

5.通过2.3两节的学习,明白寓言的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八单元的第一篇29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

2、什么是寓言?指名说说。(如果不知道教师解析:寓是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故事往往是通过一个简短虚构的故事让人们明白一个生活中的道理。)

3、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指名说。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再学习则寓言:《纪昌学射》

4.揭题板书“纪昌学射”,指名试读。教学“昌”字。

观察“昌”字,注意写时下面的日写得要大一些。

齐读课题

5、初步理解课题

从题目看,课文主要讲谁?讲他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

二、感知大意,设疑读文

1、 自读课文

师要求:

(1)注意生字,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或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读完以后,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2、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纪昌想学射箭,他拜了飞卫为师。开始飞卫让纪昌练眼力,先练眼睛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再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很大的东西,眼力练成后开始教他开弓放箭,最后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教学预设:(如果学生不能把练眼力说具体,教师引导)

(1)由课题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看课题。从题目看,课文写的是纪昌学习射箭的故事,那么课文主要是写纪昌学习怎样开弓怎样放箭事吗?(生:不是)那么课文重点讲了什么?(纪昌练眼力的事,板书:练眼力)

(2)师傅飞卫两次让纪昌练眼力,分别是练什么样的眼力?(第一次:眼睛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第二次: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教师板书:牢牢盯住 极小 很大

(3)再指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练眼力”悟寓意

1、课文写了他2次练眼力,是课文的哪几节?(找到2、3两 节)

出示这两个段落。

2、认真仔细地拿出你的笔默读这两节,批批注注。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整体去感知纪昌的品质)

3、师:从刚才的交流中,老师发现同学们对纪昌的不懈努力感触最深,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纪昌的坚持不懈与努力付出的呢?请同学们用横线在这两段话中划出纪昌怎样练眼力的句子。

5、学习第一次练眼力。

(1)师:第一次他是怎么练的?(板书:一)

指名,出示句子: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2)师:你觉得纪昌练得怎么样?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3)集体交流:(边交流边板书:躺、睁大、注视、)

睁大、注视

①师:“睁大眼睛,注视着”就是师傅要求的——眼睛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让我们体验一下,请你睁大眼睛牢牢盯住老师手中的粉笔一分钟不眨眼。

②请学生谈体会。

③比较体会。师:我们盯的是静止不动的粉笔而且也才一分钟而已,而纪昌呢?他的目标是什么?这样的练习做了多久?此时,你有了什么样的新感受?

①师:同学们,这就是织布机。出示图片(织布机)这边的横杠上只能坐一个人操纵它,底部的空间非常——窄小。看,这就是梭子,两头尖尖的,人们用它在织布机上来回穿梭织成了一匹匹布。纪昌就是躺在这样的织布机下练眼力的。此时,你想说什么?(织布机下面这么窄小根本没法躺,或是即使好不容易躺下了,他还得睁大眼睛牢牢盯住来回穿梭的梭子,身子一动不动的,他一定累坏了。)

(4)引读。师:同学们体会得多好啊,现在让我们用朗读把纪昌的这一份坚持与努力,这一颗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决心读出来。听了师傅的话,回到家之后,就练习了起来。

第一天——读(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师:他感到眼睛累极了,酸极了。

但是他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又练习起来。读(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师: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他还是在练习读(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师:一年过去了,他仍然在练习读(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师:两年过去了,他依然坚持练习读(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5)理解“相当到家”

师:结果怎么样呢?

出示句子: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他练到了什么程度?(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句中用哪一个词语概括说明了?(相当到家)师:这两处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这个破折号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破折号后面的内容补充说明了“相当到家”的具体程度。

(6)小结:纪昌的这个本领是怎么得来的?学生说,教师随机板书(坚持不懈,刻苦努力,有恒心……)

6、学习第二次练眼力。

(1)师:纪昌有了这样的成绩真高兴,但师傅说他的眼力还不够。还得练习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才行。如果你是当时的纪昌,听了师傅的这番话,你心中有何感受?

纪昌二话不说听从了师傅的话,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就应该具备谦虚的学习态度。

第二次他又是怎样练的呢?(板书:二)

出示句子: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2)自己默读这句话,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的?

指名谈,教师一边板书词语:绑、吊、每天、站、聚精会神、盯。

(3)师:练着练着,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有资料载,纪昌这样的练习整整花了三年时间。

师:这次他又练成了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很大东西的本领。这还是离不开自己的——两年的时间练不眨眼,三年的时间练习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很大的东西,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眼力,看到这样的纪昌,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四、知写法,练复述

1、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两节,都是写纪昌练眼力的。它们在写法上,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说。

教学预设:(如果学生说不好,或是只说了内容)

(1)教师引读:我们来看这两节,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要求纪昌——听了飞卫的话,纪昌怎么做?——结果?.第二次,纪昌拜见飞卫,飞卫再一次要求纪昌——纪昌怎么做?——结果?——

现在你发现它们写法上的特点了吗?

(2)理清条理:先——再——最后——(师板书)

2、教师说明复述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所区别,概括比较简练,而复述则要求比较具体地能把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把它讲清楚。准备复述,指名复述。

五、谈成功悟寓意

(1)眼力练成之后,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最终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纪昌最后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还离不开谁?

(2)师:没有师傅飞卫的严格要求,也许纪昌也成不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同学们知道吗?成语中说的“百步穿杨”故事说的就是飞卫。他可是个真正的射箭能手啊!有了这样的师傅,使纪昌学射事半功倍,这真是我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啊!

六、回课题,再悟理

1.课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可老师心中却又有了疑问,课文题目明明写的是纪昌学射的事,可为什么课文不写纪昌怎样练习开弓放箭,而却是详细写了练眼力的事的呢?

2.谈一谈。

师小结:是的,练眼力是射箭的基础。是开弓放箭的基本功。所以课文把练眼力这一内容写得那么详细。同样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任何本领都要自己肯下苦功夫,要有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先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才行啊!比如同学练书法,要想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必须得扎扎扎实实写好每一个笔画。你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3、积累

师:最后,老师送你们几句话,也许能成为你生活中一个无声的老师。

齐读:

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成功来自于恒心、毅力,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

万丈高楼平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希望这些无声的老师能常伴你的左右,伴你成功!

板书设计:

29 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

牢牢盯住 躺 睁大 注视

力 二 极小——很大绑 吊 每天站 聚精会神 盯

写法 先——再—— 最后——

寓言故事教案篇7

秋风乍起,红叶纷纷落下,铺满了整个大地。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又到了秋天,不知远方的亲人是否可好?张籍静静倚靠在窗前,凝视着窗外纷纷扬扬的落叶,不禁倍感思念。

张籍回到书房,提起笔,决定写一封信寄给远方的亲人,可是,刚一提起手中的笔,千言万语,千愁万绪,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他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不禁想起家乡那美丽的翠竹,可爱的鸡鸭,活蹦乱跳的

鱼,还有热心肠的邻居以及交往笃深的朋友??不知不觉早已潸然泪下。

他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再次提起手中的笔,只见他疾书一封家书,在信中他,首先深情地问候远在他方,早已白发苍苍的爹娘,并详细询问了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以及儿时的玩伴,甚至于就连他离家当年亲手栽种的一棵槐树,小河两岸碧绿的柳树,他都依然牵挂??那思绪如同壮观的瀑布,一泻而下。终于,一封充满情意的家书写好了,张籍迫不及待地把信交给捎信人。可是,就在捎信人即将出发之时,他突然又担心刚才由于写得过于匆忙,生怕还有什么遗漏之处,于是,他再次打开信封,仔细查看一番,直到他感到放心了,才小心翼翼地把信交还给捎信人。这真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啊!

他目送着远去的快马,再次陷入了深深沉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科学故事教案8篇

灯的故事教案8篇

故事黑天鹅教案8篇

小班故事课教案8篇

编故事教案参考5篇

灯的故事教案优质5篇

大班与幼儿故事教案6篇

小蓝裙的故事教案6篇

灯的故事教案优秀6篇

水与墨的故事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175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