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四年级观潮教案推荐5篇

教案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以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互动性,教案是教师制定教学策略的前提,必不可少,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四年级观潮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观潮教案推荐5篇

四年级观潮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唢呐、钢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百鸟朝凤》音乐

导言引导学生思考。

(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过?在什么地方听过?

(4)唢呐演示。

1、用心聆听、体验。

2、表达听后的感受。

(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

(2)唢呐的特点: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

(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

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

二、揭示课题。哼唱主题音乐。

引导学生思考:

(1)鸟类的大王?

(2)“朝”意指什么?

(3)“百”是什么意思?

(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

1、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

三、分段聆听乐曲

1、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1)引子:用语言叙述。

(2)主题。

(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

(4)小组活动。

(5)小组汇报。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二次创作。

四、小组活动、总结

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1)学生讨论(看谁知道鸟的名字最多?)

(2)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对环境的保护。让学生和鸟交朋友。

板书设计:鸟类的大王?“朝”意指什么?“百”是什么意思?

随笔:初步了解了民族乐器唢呐,熟悉了它的音色。对优秀的民间乐器作品产生兴趣,对民间艺人产生敬重之情。

四年级观潮教案篇2

【教学目标】

学习运用四种不同的提示语形式,写一段对话。

【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提示语出现的不同位置,进行学习,在语文百花园中发现、总结规律:提示语在前说后是冒号;提示语在中说后是逗号;提示语在后说后是句号。在习作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

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语文书、课件

人物的语言是表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它是反映人物的性格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人物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语言描写要注意出现的形式,不要呆板划一。

【教学过程】

一、阅读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第一朵杏花》,完成下面的表格。

提示语在前没有提示语提示语

在中间提示语在后

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什么事情啊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设计意图: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从学生熟悉的课本中来找到我们本节课教学的内容。因为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教师要通过这个例子掌握这个交际工具,同时吸收精神营养。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语文教学最终让由学生学会变会学。]

二、认识说的提示语,发现特点。

1.说的提示语:交代这话是谁说的,还告诉我们是怎么说的。

2.提示语在前,冒号;在后,句号;在中,逗号。

还有的没有提示语,只有两个人说话可以省略提示语,读者不会混淆。

如果提示语都是在前,你读起来有什么感觉?枯燥单调。

因此在写提示语的时候要有变化,告诉大家一句话: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

3.小结:要写好提示语要注意分段。

三、巩固练习:请将下面的句子用其他三种不同的语言描写形式来表达。

例:老师严肃地说:公园里的花不能折!

(1)公园里的花不能折!老师严肃地说。

(2)公园里的花不能折!老师严肃地说,折了它,是要挨批评的。

(3)老师,我到公园那边去折一枝花。

公园里的花不能折!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学习,不仅要关心结果,更关注理解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参与学习,更引导学生探索了学习方法。所以,仅仅发动学生参与过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他们研究,探究、掌握。因为感觉到的知识,不一定理解它;但理解了的知识,才会更深刻地领悟它。]

四、灵活使用不同的表达形式,使描写更加生动活泼。

对比练习: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

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

董小天不承认。

老师说:别吵了,还有谁看见的?

没看见。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说话时他们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

下面就在这两方面下了功夫,效果大不相同。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看好?

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那个捣乱鬼脚一跺:我说你这个小丫头,别白天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狡辩。

老师说:别吵了,还有谁看见的?

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这段话,就把几个不同人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

捣乱鬼无事生非,惟恐天下不乱。

高芳芳对不良行为敢于斗争,不留情面,说出话来尖锐泼辣;

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

[设计意图:这样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学生容易接受。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在练习写片段的过程中走个来回也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

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睛啊?

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

女:哎,你挤着我了,你!

男:来劲了,是吗!

老者:算了,算了,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

写作文说到底是考你的想象力的,比如说刚才录音中三个人的对话,你要展开想象,三个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这些话的?想象要有根据。接着往下想:表情怎么样?动作怎么样?特别是那个老者,他是什么表情,什么语气,用什么表达。当两位年轻人听了老者的劝后结果怎么样?

再放录音。想象一下,他们三个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说这段话的,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表情动作语气,甚至于包括他们的穿戴,再想象他们听了那位老者的劝告后会怎么样?

[设计意图:写作教学应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从观察生活到写作实践,从纪实写生到想象加工,扩大写作范围,开拓写作题材,从而丰富写作内容。]

六、学生练写,然后交流。

【板书设计】

人物语言的描写形式

提示语在前说后是冒号

提示语在中说后是逗号

提示语在后说后是句号

没有提示语对话要分行写

四年级观潮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白“知音”的含义:能够懂得对方的思想感情;体会伯牙断琴的意义: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四五自然段,明白知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知音为人生带来的美妙享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在阅读期待中激疑

1、导语:同学们,走进课文之前,让我们闭上眼睛,进入音乐的殿堂,仔细聆听那来自“高山流水”的天籁之音。(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2、优美的旋律背后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让我们走进课文《伯牙断琴》。

3、(过渡)伯牙为何断琴呢?带着大家的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寻伯牙的内心世界。

二、品读精思,在感悟交流中怡心

1、勾画。学生在整读段落的基础上,思考本段主要围绕哪几句话来写?勾画出本段的总起句

2、体会句子: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1)指名读,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钟子期特别善于听琴?

(2)指导朗读,强调“无论”“很快”这两个词。

3、引导学生体会“高山曲”

(1)指名读句子。

教师引导:伯牙用琴声表现了怎样的一座高山呀,让钟子期如此赞叹?

(2)学生交流听完表现高山的'乐曲后的感受。(出示图片,品析“巍峨”)

(3)出示钟子期听完伯牙弹奏高山曲子后说的话。

钟子期立刻兴奋地说:“好一座巍峨的高山哪!我好像登上了泰山,亲身感受到了那雄伟的气魄呢!”

(4)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前面的“立刻”与“兴奋”。强调突出子期欣赏水平之高)

4、学习“流水曲”。

(1)出示句子,指导学生读:“好一条滚滚大江啊!那江水滔滔,汹涌澎湃,多么壮观哪!”学生自由读。(播放音乐)

(2)出示“江水滔滔,汹涌澎湃”的画面,学生交流:看到画面,听着琴声还想到了些什么?指导学生将“江水滔滔,汹涌澎湃”的情形与伯牙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想象。

(3)再读句子,突出气势,体现遇到知音后内心跌荡之情。

5、学习“雨中曲”。

(1)出示“乐曲声时而表现大雨滂沱,时而表现狂风怒吼,时而表现山崩地裂。

钟子期听了,一一说出了琴声的含义。”

(2)播放这三段音乐。听着音乐,想想伯牙弹奏不同的曲子时,子期会怎样赞美他呢?学生讨论交流

(3)说话练习:伯牙弹奏一首表现的曲子,子期赞赏道:!”

(4)再读句子,然后引读:“子期,你真是我的知音!我在琴声中要表达的感情,你全都能领会。”

(5)理解“知音”的内涵。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伯牙失去知音内心的痛苦

出示:后来,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悲痛万分,他扯断琴弦,把琴摔在地上,说:“知音已去,我弹琴还有什么意思呢?”从此伯牙不再弹琴。

指导朗读

1、理解“扯”“摔”包含的情感。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

四、课外延伸,在抒写心声中明理

1、讨论:你怎样看待伯牙断琴?

2、欣赏乐曲《高山流水》,在美妙的《高山流水》中结束新课!

五、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收集赞美知音的名言名句。

2、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到汉阳古琴台游览,了解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动人故事。

四年级观潮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演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笔算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光盘等。

教学流程:

一、提供购书情境,引发除法计算的需要。

二、口算、估算、笔算优化组合,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

教师学生活动:

1.请学生说说从画面上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2.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答吗?

随学生回答板书:60÷20

1.口算

能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吗?

可能有的方法:

(1)20×3=60,60÷20=3

(2)6÷2=3,60÷20=3

那比较两题,你能说说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笔算:

学生尝试,个别板演。

讲评板演,着重提问:3为什么要写在商的个位上?

3.指导写“答句”

指板书问:我们这个算式是解决了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40÷2050÷1080÷400÷200

四、布置作业

20÷2010÷1060

÷60160÷40 2

四年级观潮教案篇5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74-7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次性杯子、线、图钉、圆规、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圆。(媒体)

举例: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圆?(学生介绍)

师举例动态的圆:水滴落在平静的水面泛起的一个个圆形的波纹,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圆。(媒体展示动态的圆)

揭示课题:生活中处处有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尝试探索:

(一)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

师提供的工具:线、图钉、一次性杯子、棋子、尺。生自备圆规。

学生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画圆。

交流画法:

利用圆形物体画圆

利用线、图钉画圆

利用圆规画圆

我们来看看体育老师和数学老师上课的时候是怎么画圆的?

比较各种方法

你觉得用什么方法画的圆最标准?(用圆规画的圆最标准)

(二)尝试用圆规画的圆,并认识圆心、半径。

介绍圆规的构造。

圆规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交流画法

先用铅笔在画纸上点一点,再把圆规两脚分开一定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点上,捏住圆规的把手,把另一只装有铅笔的'脚绕固定的点旋转一周。

小组讨论用圆规画圆的要点。

(板书:定圆心、定半径、绕一周)

老师示范画圆

小结:

在圆中固定的那一个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o都有相等的长度,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板书:圆心、半径)(在黑板上的圆中标出圆心和半径)

(三)尝试画半径是2厘米的圆

学生操作

汇报交流画的过程

同桌相互检验

(四)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请学生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个圆。

出示同心圆,看了这两个圆你有什么想法?

这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这是因为两个圆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

出示上下位置半径相同的两个圆,那这两个圆呢?

这两个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是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因为它们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

通过观察你能不能说说圆心、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

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板书)

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拓展阶段: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同学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圆的知识。用圆可以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出示媒体)弯月、五环、小花,你想不想也来试试!那我们就来试试吧!

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定点 圆心 决定圆的位置

定长 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绕一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观潮教师总结推荐5篇

青岛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教案5篇

四年级下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通用5篇

小学三四年级英语工作总结推荐8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教学反思5篇

四年级下册英语第四单元教案7篇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368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