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四年级教案模板5篇

教案的书写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灵感,教案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四年级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教案模板5篇

四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发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大胆想象的能力。

2.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鼓励孩子的发明创新。

4.培养学生借图画看懂故事,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5.能根据情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自己设计的桥(图或实物),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进行朗读训练。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自己大声地朗读韵文,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如:“千”和“口”合起来是“舌”;

“舌”和“甘”合起来是“甜”;

“土”和“里”合起来是“埋”;

… …

3.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汉字的部件在桌上摆一摆。

4.交流所摆生字:舌、甜、埋、棉、闪、闯、闷、拿、掰、跌。

5.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日积月累:

1.我会填。

①.(出示字卡)学生认读并说说每组字的异同点(音、形、义)。

②.选择适当的字填在书上的( )里。

③.集体订正。

④.扩展练习。

坐 座 圆 园 声 生

( )位 公( ) 学( )

请( ) ( )形 ( )病

2.我会读。

①.自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②.小组合作学习,将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③.指名读,并说说这台机器有什么用处。

④.说说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充分展示对未来桥的设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条理、有序的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事先设计的桥的图画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教师事先设计的桥,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同时伴有介绍)。

2.引出课题:未来的桥。

二.小组交流。

1.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桥。

2.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

3.评选自己认为满意的桥并说出自己这样选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真聪明,设计的桥也各具特色,希望小朋友们能设计出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已有的三幅图画,看懂故事的内容。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放大的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图画。

1.认真看图,了解图意。

2.说说图上给出的三幅图上画的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3.请学生想想:空白的第三幅图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捞上来的方法)

二.讨论捞皮球的'方法。

1.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2.小组讨论:谁的方法能把皮球捞上来?

3.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作为第三幅图的内容画下来。

三.编故事:将四幅图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小结:这一节课老师发现大多数小朋友观察认真仔细,并且爱动脑子。另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遇到困难,只要大家齐心协力 ,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四年级教案篇2

认知目标:

1、理解课文中踉踉跄跄、迟缓等词语的意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课文,想想华林到底把戏演砸了没有。

3、通过上网,了解戏剧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富有同情心,善待有困难的人。

分层目标:

abc三类学生在各目标方面要求有所降低。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知冲突:

1、板书课题:10、意外的台词读课题

2、学生质疑:

(1)什么是台词?

(2)意外的台词是什么?

(3)为什么说是意外的台词?

二、主体探究:

1、提出小组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理解词语。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解决刚才提出的简单的问题。

(4)圈出华林在演出时神情表现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你明白了什么?小组合作自学、讨论解决

(5)有的人觉得华林把戏演砸了,有的人认为比较简单的问题。

华林演得最好。你是怎么认为的?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交流词语意思:独幕剧、迟缓、懈怠、客栈、踉踉跄跄

(3)根据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a、b类学生回答华林是个,新年快到了,他在班级准备的一个独幕剧里扮演,他排练时。新年到了,他在演出时说:

(4)说说:课文里意外的台词是指什么?c类学生回答

3、圈出华林在演出时神情表现的词语,a、b类学生先回答:

讨论:从这些词语,你看出什么?华林善良,富有同情心,(1)交流圈出的'词语。善待有困难的人。

(2)品读课文,指导读。

(3)说说看法。

4、齐读课文最后一节,讨论:有的人觉得华林把戏小组讨论、交流演砸了,有的人认为华林演得最好。你是怎么认为的?

三、实践运用:

1、选词填空:

严格严厉严肃

爸爸的脸突然()起来,我们都不敢出声了。学生先比较这三个词的华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意思后再填空。

小孩子不可以说谎。妈妈()地批评我。

2、从下面的词语中挑选一个造句。

大吃一惊。学生在组内

(大吃一惊什么意思?谁在什么情况下会大吃一惊)自选一句造句踉踉跄跄。(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会出现踉踉跄跄的样子?)

四年级教案篇3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录音机。

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灯片。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

(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

(4)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麽内容

三、图文结合,说一说。

1、说说生字新词。

崇(chong)山峻(jun)岭拍摄(she)嘉(jia)峪(yu)关扶(fu)智慧(hui)气魄(po)

2、理解字词。

(1)教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2)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3、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4、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打出幻灯。)

(1)远景怎样?(像一条龙)

(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位置、宇航员所拍照片)

(3)蜿蜒盘旋和长龙有什麽内在联系(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以动喻静)

(4)长字突出怎样的特点

2、看近景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

课文中的哪句话表现拉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长城的那些建筑?(六分别写作者来到长城脚下;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外侧的垛子;城台)

(3)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4)小节这一节近看长城,先整体后部分,构造科学,利于防守。

3、综合两图第三节。

(1)人民为什麽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围绕站、踏、扶、自然)

(2)从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条石多重)

(3)为什麽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4、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麽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表达拉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

二、总结全文。

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

板书设计

长城

远景

观察长城

近景

血汗

联想人民

智慧

雄伟

赞美工程 奇迹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paishe ningjie zhihui jiangu chengqiang yuhangyuan

( )(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从充完整

()山()岭 互相()应

蜿蜒( )旋 气()雄伟

三、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这一断长城建筑在八达岭上,高大艰固,是用具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

2、城墙上铺着方砖,向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

四年级教案篇4

课时目标:

1、认识本文生字,学会本文生字。

2、感受爬山虎叶的美。

3、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难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

了解本文作者;本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谜底为“丝瓜”“葡萄”的谜语。

2、谈话激趣:同学们,丝瓜和葡萄往高处爬都需要搭架子。爬山虎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爬到墙上,爬到房顶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呢?叶圣陶爷爷是一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小组合作交流: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课文的生字新词。

(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交流:

(1)领读词语。

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逐渐牢固

(2)你读懂每个自然段都写什么了吗?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的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

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和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变化。

三、理解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的叶子的?

2、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3、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

4、说说你的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5、感受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爬山虎的叶子颜色变化美,形态美。

四、布置作业,积累语言。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反思:

四年级的学生对植物比较感兴趣,教学本课时,我的思路是按照课文的顺序,先理清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注意研读爬山虎各部分的特点。放手让学生都自悟,然后适当点拨。

四年级重要的词语还是需要落实,比如“一顺儿”,通过借助工具书或插图来理解都很好,如果要更进一步,可以让学生看着插图,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一顺儿”;注重课文的诵读和背诵,安排的时间、机会也比较多。不足之处有:虽然诵读和背诵的时间有保证,但要注重层次,每次诵读体会更深,层层深入。教案编写时有些步骤补充在一旁,布局不利于整体统筹。提问时应以一两个主要问题为线,过于琐碎会扰乱学生的思路。提问语言不够间接明确,一分钟内出现多次提问的现象。主要还是源于我对他们缺乏信心,担心他们听不懂我的提问。另外,也由于自己对于学生的关注不够,没有在提问后及时关注学生的表情动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及时给予合适的评价,错过了强化笔记习惯和鼓励思考的时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减弱。在学生回答段落大意之后应再做梳理、引导。我的准备还是简单粗暴了,“承上”不足,“启下”要单刀直入。

在课堂中随时总结学习方法,并向学生点明,让他们加以借鉴。目前的课堂笔记都要求记录在书上,学生可能尚未养成习惯,需要教师指导。

四年级教案篇5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揭题,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③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④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过渡: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

①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

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②正如诗中所说(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师引读:

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

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

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齐声读

3、品读

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

①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

②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

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

(配乐)

师引读:

淡墨色的梅花开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洁啊!指一生读.

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小院子里,充满了天地间,也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静心闻一闻吧.指一生读.

五、品诗人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石灰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墨梅》与这两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1、师:能提到借物喻人,借物言志,老师相信你们对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已有所感悟了.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至此,墨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你读懂了吗?(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2、师小结:对呀!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3、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

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生回答.

师评:你们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老师很高兴.

4、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齐诵《墨梅》!

六、作业:搜集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

七、板书设计:

5 墨梅

墨梅借物喻人王冕

淡墨借物言志不与世俗

清气 同流合污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通用5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教学反思5篇

四年级下册英语第四单元教案7篇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教案6篇

四年级班主任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模板6篇

四年级角教案6篇

四年级劳动教案8篇

四年级下册教案参考7篇

四年级下册教案8篇

四年级观潮教案参考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647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