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存在使得课堂上的知识传递更加系统化,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优秀的教案不仅能提升学习效果,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十以内数的认识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十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德育渗透点
热爱祖国
三、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四、教学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学生自由谈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
观察图片,试着读数。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这两个问题可以让随读生回答。]。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10个一千是一万
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10个一万是十万
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
同桌互相数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全班交流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数级说出数位顺序表
数位
学生说出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20
三、巩固新知
做一做的1题数数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9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两人一组,按要求数数,互相检查。
学生举例说明3
五、作业:
做一个数位顺序表3
六、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
表示8个十万
七、课后反思(结合经验、问题、学生表现以及改进意见进行反思)
十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小棒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并能说出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知道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位关系。
4、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和数感。
5、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
1、数数(接近整百、整千拐弯时)。
2、数的组成。
3、体会数位之间的十进位关系。教学难点:
1、拐弯时如何数数
2、体会数位之间的十进位关系
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在0的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若干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课件出示体育馆召开运动会的情境图)
师:这是北京体育馆,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生猜的各不相同)师:对!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的多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让学生通过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为引出认识万以内的数做准备。]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1000以内数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了多少根小棒?谁来猜一猜?生:10根。
师:咱们一起来数一数
1、
2、310,刚好10根,老师把它捆成一捆。
师:老师也为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大、一小两盒小棒,我们先来估一估小盒子里有多少根小棒?
生:100根。
师:对不对呢?请小组合作数一数,比一比,看哪一小组数的又对又快!(各小组动手数小棒)
师:同学们都数好了,哪一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数的?生:我们组是10根一捆,捆了10捆,刚好是100根。
师:请各组组长把小盒子里的小棒收起来。我们再来猜一猜大盒子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生:1000根。师:到底有多少根小棒呢?还是各小组合作,动手数一数。比一比哪一小组方法好,速度快!(各组同学动手数小棒)
师:同学们真不错,都数好了!谁来把你们组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呢?生:每10捆放一堆(100根),刚好放了10堆。师:10个100根是多少呢?生:1000根。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在心里默数小正方体。(课件一个接一个的出现小正方体,共同10个)
师: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生:10个一是十。(师板书)师:(屏幕上依秩出现在10个小正方体为一条的长方体,共同10条)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多少?
生:10个十是一百。(师板书)师:(屏幕上接着依秩出现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面,共10个)咱们看着屏幕一起一百一百地数,100、200、3001000。10个一百是多少呢?生:10个一百是一千。(师板书)师: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生:我发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一十一十地数,遇到较大的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评:这部分教学教师运用到了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教师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在数数过程中,运用100以内数数的方法,数出10根捆一捆,体现了数是数出来的,使学生的数感和数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以小组为单位数小棒,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团结协作的意识。而且这种有动手活动的教学也是低段学生很感兴趣的,相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件的应用使学生更进一步的弄清了1000以内数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数数。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数数游戏好不好?师:(老师在计数器上拨198)这是多少?生:198师:真不错!(然后借助计数器,全班一起从198数到206)师:同学们数的真好!咱们再来数一数。(借助计数器全班一起从985数到1000)
[评: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借助计数器可以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清晰的知道不管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一。]
3、读、写1000以内的数
师:咱们再来读写一些数,现在计数器上的数表示多少?(126)生:一百二十六师:怎么写?
生:先在百位上写1,再在十位上写2,最后在个位上写6。师:126是有几个百、几个十和一组成的?
生:126是有一个百、二个
十、六个一组成的。(307和580的读写方法及组成同上)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307和580这两个数的0能不能不写?生:不能,因为这里的0起占位的作用,如果不写数都变小了。
[评:借助计数器读数、写数,可以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起数位的概念,突破了读写数中的“0”和问题。]
三、巩固练习
1、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三位数吗?
(学生举完例子后,师再用课件展示几幅生活中三位数的图片)
2、写出下面的数。
a、爸爸每个月工资是一千元
b、小明有四百零七本漫画书
3、填一填。
(1)428
()
()
431
432
(2)992
994
996
()
()
(3)200
()
198
197
()
(4)350
400
450
()
550
4、我是小法官。
(1)456读作四五六。
()(2)三百零九写作390。
()(3)3个百和6个十是306。
()
(4)最大的一位数是9。
()(5)最小的两位数是10。
()(6)389后一个数是400。
()(7)709是由7个百和9个十组成的。()
5、猜一猜。
(1)599的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是()。
(2)9个十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3)一个三位数,百位和个位上的数是8,2在十位上,这个数是()。
6、拓展。
() ()
400 ()
()
[评:通过举生活中的三位数,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对较大数的初步印象,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十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3
第1课时(教研课)
课题:数一数-千、万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拨一拨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大叔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叔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具记数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所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薛城双语实验小学。师播放课件,展示双语学校图片,师介绍。
2、让学生说说从信息中能找到哪些数字信息,学生找到并回答。有二零零一、八十六、三点六万、四千、四十八、两千让学生说说那些数字是以前学过的,那些没学过。
生活中还有学多这样的大数,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认识千、万
1、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1)感受师提供的大数
师播放课件,有东方明珠电视塔、珠穆朗玛峰、星星和鸟类
让学生说说是什么地方或说说是什么,它有多高或有多少。
2)班内交流学生自己找的的大数。
让学生在班内具体说说自己寻找到的大数。
2、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认识千。
1)估计大正方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师播放课件,展示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让学生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并说说自己是如何估计的。
2)小组合作、探索认识千、万
a、让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大正方体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或借助学具数数有多少个。
b、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c、班内汇报交流
找学生到讲台前说出共有几个小正方体,自己是如何数的。用投影展示学生数的过程。其他学生质疑,该生释疑。估计学生能说出好正确的数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果学生说的不到位,板书就在课件回顾中写)
十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感知生活中有许多比一百大的数,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能够一个一个地、一十一十地、一百一百地、一千一千地数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以及百与千、千与万之间的十进关系。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主动认识计数单位与数位。
3在数数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以及百与千、千与万之间的十进关系。
2会数万以内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突破拐弯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张老师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1、二(2)班有39名学生。
2小刚跑60米用了8秒。
3小朋友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在9个小时。
4中央广播电视塔塔高四百零五米,是中国第三高塔。
5 八达岭长城全长六千七百千米,是世界上古老的伟大建筑之一。
这些数学信息中都有数,前三条信息的数是以前我们学习过百以内的数,后两条信息中的数与前面比,你们觉得怎么样?今天我们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大数。板书:万一内数的认识
二、新授:
1(出示)小方块 问:有几个小方块 ,接着数.数完10个小方块 ,你知道什么?(板书:10个一是十)
十个十个数方块问:你又知道什么?(板书:十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数方块问:900后面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10个一百是多少? (板书:十个一百是一千)
一千一千数方块问:9000后面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10个一千是多少? (板书:十个一千是一万)
2(1)以前我们学习过计数单位个、十、百,今天我们又认识了计数单位千、万。(边说边板书)请同学说说几个一是十,几个十是一百,几个一百是一千,几个一千是一万.
(2)同桌合作拨珠子
从1拨到10,拨了多少次?
从10拨到100,拨了多少次?
从100拨到1000,拨了多少次?
从1000拨到10000,拨了多少次?
(3)在拨珠子时,你发现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总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计数单位所一一对应的位置叫数位,那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第三位呢? 第四位呢? 第五位呢?
3(1)(出示计数器) 101 问:这是多少?接着数到10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111百十个位上都是1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2)19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
(3)99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
4 3652的组成.
问:千位是几,表示几个千? 百位是几,表示几个百?十位呢?个位呢?
三闯关游戏
1青蛙看海:青蛙要看海,努力在跳台阶,已经跳到298级台阶,后面该跳多少级了?请同学们帮忙数一数.
2摘苹果
从796摘到805
3运香蕉
一百一百的数,从970数到1150
4摘葡萄
一千一千的数,从9500数到10000
5填一填
八百二十九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四千五百二十七。
4398的千位上是( ),表示( )个( );3在( )位上,表示( )个( )
一千里面有( )个百。
6猜一猜
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大数,读一读,写一写.
十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5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4页,做一做1、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
教学过程:
一、 准备练习。
1、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2、读出下面的数。
375309420200
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
3、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练习复习旧知,为学生迁移性的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 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调查了芜湖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下面请你们来汇报一下调查的.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的数据,教师板书,并让全班同学认读。接着老师问同学们,有谁知 道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呢?
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
(1)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
教师补充说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2)请学生认读公路桥、铁路桥的长度。
2、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齐读
3、教学例4。
(1)观察例4中的立方体。
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
(2)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立方体呢?
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一千一千地数。)
(3)小结并板书。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① 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
② 教师拨一千,学生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
4、教学列5。
(1)教师拨出2356,请学生认出读。
根据学生认读板书:读作:三千三百五十六。
如何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书。(写作:2356。)
(2)师: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
(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数位的顺序,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课堂练习。
(1)课本第75页的做一做第1题。
先写出各数,再读一读,最后说出这些数的组成。
(2)用计数器数数,一个一个地数。
①从994-1000;②从9995-10000。(男、女生分组数数,每组数一题。)
6、数位顺序表。
(1)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
(2)你通从左往左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3)教师拿出数位顺序表格问:有谁会填出这张表?
(教师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记这个表格。(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习,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并将认读的数写在本子上。
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十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
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10。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老师请大家猜一猜。
a.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b.能与0做邻居的又是谁?
c.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
d.故事:9知道它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学生可能猜出许多不同的办法,教师引出1和0的想法:
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10”,10比9大。
二、探究新知
关于数“10”,你知道它可以表示什么吗?它排在数字的什么位置?它可以怎么分又怎么合?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如果你一旦掌握了它的数学知识,就可以做许多奇妙的事情。这节课大家一起去研究它,好吗?
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a.做与10有关的一个动作,或说一句话。
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脚趾、一组的人数、气球个数、花的盆数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
b.做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
(老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2.10的位置与大小。
a.尺子上的数字。
同学们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
让学生感悟,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的数都大。
师:数的顺序不仅可以在尺子上表示,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把尺子抽象成直线)。
请同学把空格中的数字补上。(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数10以内的数,既能熟练地从1顺着数到10,又能从10倒着数到1)
b.10为什么排在9的后面?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填法。
10>( )
反过来
( )
c.完成课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
3.10的写法。
看屏幕回答问题。
10根小棒里有几个1根?
把10个1根捆成1捆,就是多少个10?
1个10在格上书写时(10要占两格)左边写1,右边写0。左边的1和过去学过的单个的1表示的数相同吗?为什么?
在第65页的田字格练习写10。
4.10的分与合。
a.情境引入(课件演示)。
有一天,小聪约小伙伴去踢球,从家里带了10瓶饮料并把它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瓶饮料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聪可能会怎样装这10瓶饮料呢?
b.想一想,有几种分法?也可以(用学具代替饮料)亲自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c.汇报不同的分法。(特别重视学生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为减轻负担,要防止死记硬背)
根据汇报把分的结果通过点击,在屏幕上出现。
d.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10。如果能快速记住10的分与合,将来对你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e.游戏:组成10。
师生互动。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生生互动。
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三、演练提高
1.练习九的第1题。
2.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出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
3.独立完成第3题。
四、总结拓展
1.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反思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2.质疑:谁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3.教师对全课进行小结。
4.聪明题。
给能组成10的相连方框涂上相同的颜色。
6 4 0 8
8 7 5 5
2 1 9 3
1 5 0 7
课后小记:
学生第一次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学写中协调性比较差,写1合0时都是要求略斜,组合后写成了尖尖的。问题在于前面写0时要求不够严格。
十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7
活动题目:
找朋友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相邻数
2、感知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材料:
1、纸制小猪卡片5个、小猫卡片6个、小猴卡片7个,1—10的长条点卡
2、数字卡1—10,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6的相邻数
教师将三种动物卡片散贴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三种动物卡片有什么不同?
教师:谁能把一样动物卡片放在一起,并且把它们排队教师: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请小朋友在每种动物下面用数字卡表示它们得数目。
教师:动物卡片是怎么样排队的?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教师:为什么5个小猪卡片排在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6个小猫卡片排在7个小猴卡片后面?
教师: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6比5怎样?6比7怎样?
2、感知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1—10的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卡教师:教师指着8的长条点卡,提问:图上几个圆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教师: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教师: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3、游戏:找朋友
教师:老师报一个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这个数的两个朋友举起来。
教师: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玩。
有效提问:
1、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3、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
4、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有效词汇:
相邻数,报数,关系活动延伸:
活动建议:
提供"填空卡",让小朋友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区角活动:
在区角中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毛巾、茶杯的.号数,找找它们的相邻数朋友。
家园共育:
请孩子观察自己及邻居家的门牌号码,散步时观察一条街中的每一个门牌号码,帮助孩子积累与相邻数相关的经验,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