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为教学效果的评估提供明确标准,是教案在评价环节的作用,​,教学评价方式应与目标相匹配,是教案设计中易被忽略的要点,​,下面是汇报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1

【教学设计】

?动物说话》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动物”中的一个内容。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走进音乐,让音乐走入学生生活。首先,以审美为核心,给学生营造视觉的美、听觉的美、肢体的美,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音乐。

其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聆听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进行体态律动、舞蹈、表演的活动中,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主地合作、探究,在互动中、情感交流中充分调动学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实践,产生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第三,在活动中肯定学生多种不同的感受,尊重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成长。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聆听、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2、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为学生积累素材,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鼓励学生根据歌曲旋律创编歌词和动作,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律动。播放轻松、幽默的器乐曲《三只小猪》,教师和学生自由地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好的音乐氛围能使学生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用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问好吧!

“汪汪汪,朋友们好!”

学生们也用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与我问好,

“喵喵喵,小狗好!”

“叽叽叽,老师好!”……

?这样的开课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师生互动中建立平等的共同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聆听模仿。在四周贴满动物图片的教室里,投影屏幕中出示森林的背景图片,播放描写大森林早晨美丽宁静景色的音乐,拉开幕布展示贴有大树、小草、湖水的板书,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森林中的动物王国。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播放描写动物的音乐。有轻快奔跑着的小马,爱唱歌的布谷,骄傲的小兔,勤恳的乌龟,咆哮的狮子,……师:“看!我们到哪儿呢?森林里的动物可多了。听!这是谁来了?让我们用动作和声音模仿、表现这些小动物。”学生随音乐自由地用肢体语言表现动物。

?这一环节体现了艺术课程的综合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料,创设多种途径感知、理解音乐,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空间,让他们大胆地展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知模仿音乐中的动物,在活动中自觉地辨别评价同学间的动作,选择肢体语言和体态表现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谈话:日常生活中你都喜爱哪些动物,会模仿它的叫声或动作吗?

游戏猜一猜。请学生模仿动物动作和声音,其他同学猜一猜动物名称。

?学生间通过信息交流可间接地拓宽视野,在互动中展示自我、自由评价,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喜爱的音乐激趣活动。】

二、探索思考,学唱歌曲。

出示小鸡、小鸭的图片。模仿小鸡、小鸭的动作和叫声。

小鸡说话唧唧唧,

小鸭说话嘎嘎嘎。

?学生们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初次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特点和演唱情绪。

教师有感情演唱歌曲,将歌曲中穿插的间奏用拍手、打响指表现出来。

再听歌曲演唱,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把没有唱词的地方拍出来,并选择喜欢的动作表演。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活跃起来,有的晃头,有的拍腿,有的跺脚,有的学小兔跳,有的学小狗叫……

1=4

6332│353│(565633│12123)│

6221│232│(35352│61612)│

随歌曲伴奏演唱《动物说话》,在间奏处学生自由加上自编动作。

?学唱歌曲《动物说话》时,歌中的间奏是学生较为难掌握的一个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索、思考的空间,通过观察、思考、尝试引导学生感知歌曲中穿插的间奏,让他们去寻找解决办法,在创造性活动中自然地学会知识与技能。学生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悦的活动中迸发智慧的火花,为间奏创编出千姿百态的动作。】

三、创编活动。

师: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加入我们的演唱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演唱呢?

?前面的音乐活动如:用动物叫声问候,听表现动物的音乐,看同学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猜动物名称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编素材。学生们感觉正是展示自己的机会,积极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发言。】

有的学生说我想请小狗来演唱,有的说我想请小羊唱歌,还有的说我想请小猫来演唱……

1=4

6332│353│(565633│12123)│

小狗唱歌汪汪汪,

小羊唱歌咩咩咩,

小猫唱歌喵喵喵,

合作学习。学生自由分小组,改编和创编歌词,结合律动进行表演。其中部分学生为新加入的小动物编歌,另一部分同学为歌曲编动作。

?通过小组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交际合作协调能力。师生、生生互动,情感交融。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探究式的自主学习。】

教师和学生讨论:如何把小马和大象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演唱?讨论中得出:

1=4

6332│353│(565633│12123)│

小马跑步嗒嗒嗒,

大象走路嘭嘭嘭,

表演展示。师:欢迎大家来到“快乐大比拼”!学生们尽情表现自我、展示自我,遨游在音乐王国。

?音乐给人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探究式学习方法既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自我感觉也为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唤起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有了成功的体验,就能极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则更能终身享受音乐。】

【课后反思】

1、我为学生创设美的音乐、美的板书、美的图片——一个赏心悦目的教学环境,深深打动了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纯真而美好的感情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学生通过聆听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演唱描写动物的歌曲、将自己喜爱的动物编入歌曲演唱,不仅让学生充分认识动物、感受音乐中的动物,更加喜爱动物。

3、教学活动与自然科学常识整合,将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融入课堂,在交流活动中拓宽学生视野、积累素材,为创编歌词和动作做铺垫。

4、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创设自主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赞同学生的多种见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场所,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另外,我觉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计更多巧妙的环节让学生去实践,去创造;学生在展示时,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才能,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还要精心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思考,在评价中成长。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声音编织的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l.培养学生倾听各种声音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和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能够对各种声音产生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

3.在声音创编的活动中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和意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

声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的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声音的探索,可以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声音材料,不仅可以创造出各种声音,还可以利用这些声音材料表现一定的杨景。在此过程中感受声音的强弱、长短、音色、高低。这些知识虽然没有直接讲授却已经渗透在有趣的创造活动之中。

通过寻找声音──模仿声音──创造声音──利用声音表现情景,从创造单一的声音到创造有一定内容的声音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中间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这样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完成对声音的初步探索。

教学重点:

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通过创编音乐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

对声音的联想。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

从学生模仿熟悉而喜爱的动物的叫声入手,培养学生倾听声音的习惯;引导学生对声音产生联想,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在教师逐步引导启发下,学生模仿制造一定的声音来表现一定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小堂鼓、小镲、响板、三角铁、闹钟、跳绳、毽、皮球、舞蹈用的扇子和手绢。

板书设计:(教学辅助课件)

第一部分:由五张动物图片组成:小猫、老牛、小狗、小羊、狼。每一张图片可链接到下一张这种动物的放大图,下面可播放这种动物的声音文件。

第二部分:由九个声音文件组成,分别是电话铃声、打鸡蛋的声音、打喷嚏的声音、跳水声、滴水声、汽车飞驰声、刮风声、球场欢呼声、婴儿的哭声。

第三部分:由三个声音文件组成。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选用二或三个内容。第一个声音文件是一个穿高跟鞋的'人走到汽车边,开车走远了。第二个声音文件是汽车启动──出发──飞驰──堵车──靠边停车。第三个声音文件是打雷──闪电──下大雨──小雨──雨停──雨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阶段目标:引导学生模仿熟悉的动物的叫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

学生回答:我喜欢小猫。我喜欢小猴子。我喜欢大熊猫。我喜欢老虎。我喜欢羚羊。我喜欢小鸟……

教师:地球上生存着的动物,不论体型的大与小,性情温和与凶悍,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你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子一只可爱的小猫。

教师:小猫怎样叫?谁能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你学得真像。我们听一听小猫是怎么叫的。

播放课件:小猫的叫声。

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了一头老牛。

教师:你来学一学老牛的叫声。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你学得真像。我们听听老牛的叫声。

播放课件:老牛的叫声。

教师:还有哪位同学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还看到了小羊。

教师:小羊怎么叫?谁来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你学得真像。我们一起听听小羊的叫声。

播放课件:小羊的叫声。

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了一只斑点狗。

教师:狗怎么叫?谁来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这是一只大狗还是一只小狗?大狗怎么叫?小狗怎么叫?叫声有什么不同?

学生模仿并回答:大狗的叫声低、粗。小狗的叫声高、细。

教师:请你告诉我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一只狼。

教师:狼怎么叫?谁来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与狼的接触非常少。我们来听一听狼的叫声。

播放课件:狼的叫声。

二、倾听声音,建立学生对声音的联想

阶段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倾听声音的习惯,引导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的特点,建立对声音的联想。

1.谜语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模仿得也很像。下面请大家猜个谜语。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不见面。

学生:是耳朵。

教师:耳朵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耳朵是来听声音的。

2.倾听声音:

教师:对了。下面清同学们仔细地听,请你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教师操作:播放第一种声音。

学生:这是电话铃声。

教师:电话铃声说明什么?

学生:电话铃响说明来电话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二种声音。

学生;把鸡蛋打在碗里。

教师:把鸡蛋打散,然后放进热油锅里,就可以做什么?

学生:炒鸡蛋、摊鸡蛋。

教师操作:播放第三种声音。

学生:有一个人在打喷嚏,他感冒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四种声音。

学生:把石头扔进海里。在游永地里,有人从岸上跳进水里。

教师操作:播放第五种声音。

学生:开汽车的声音。

教师:汽车怎么开的?

学生:汽车快速开过去。

教师操作:播放第六种声音。

学生:水龙头没有关紧在滴水。下雨后房檐上的剩余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落在水坑里。

教师操作:播放第七种声音。

学生:这是刮风的声音。

教师:这是什么季节的风?

学生:这是冬天的狂风,很冷,吹得人摇摇晃晃。

教师操作:播放第八种声音。

学生:这是球场上,进球后人们的欢呼。

教师操作:播放第九种声音。

学生:这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的哭声。

教师语:小宝宝怎么了?

学生:他饿了,要吃奶。他尿了。他想让妈妈抱。

3.倾听有情节的声音。

教师请: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想像力也很丰富。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把几种声音组合在一起,可以告诉我们一个故事。下面,我请同学们听两组声音,听听它们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教师操作:播放第一组声音。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走路的声音、开车的声音。

教师:谁在走路?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一个阿姨在走路。因为我听到鞋跟敲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声音。

教师:阿姨子什么去了?

学生:阿姨走到汽车进,开汽车走了。

教师:怎么听出汽车开走了?

学生:因为汽车发动后,汽车开动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汽车开走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二组声音。

学生:我听到打雷、闪电、下雨的声音。

教师:这段声音说明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天很阴,远处传来串串雷声,一个闪电,下起了大雨。

教师:雨下了很长时间,后来呢?

学生:一边下一边在打雷。后来雨越下越小,最后停了。

教师:你怎么听出来越下越小?

学生:雨声越来越小,说明雨小了。最后没有声音了,说明雨停了。

教师:最后,是什么声音?

学生:雨滴声,是房檐上的雨水滴到水坑里。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聆听大自然、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使学生对探索声音世界的奥秘产生兴趣。

2、学生用身边的材料模仿熟悉的声音。

3、能用声音表现一定的情景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愉快地寻找、发现、关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2、喜欢用声音、肢体表现各种各条的声音,愿意与同伴贡同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学生步入教室时时,播放风、雷、青蛙、蝉、蟋蟀等自然现象以及动物的音效,把学生带到美妙的大自然的场景中。

2、聆听、模仿声音

(1)老师请学生闭上眼睛,播放课前准备的各种音效。学生仔细辨认是什么声音。

(2)学生模仿老师播放的各种声音。

3、编创声音故事

(1)将学生按自然界、动物、人类生活三个类别分组,请学生用身边的材料模仿各种声音.

(2)将学生分组,设置一定的场景或情景,请学生用声音进行表演。

(3)师生共同评价各组学生表演。

4、小结: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

2、能用三角铁和木鱼参与音乐活动,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

3、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学友谊;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1、结合音乐游戏中●●●和~~~~~~~长短音,认识打击乐

器三角铁和木鱼;

2、听律动音乐,辨别长短音;

4、音乐游戏《去同学家》。

第一课时

一、感受音的长短和音色的变化

1、看看、摸摸、敲敲、听听金属三角铁和木质乐器木鱼比较发出的声音,摸索多种演奏的方法。

2、启发学生联系身边的`现象,举出类似发出长和短的声音。

二、随着《去同学家》的音乐自由律动

1、听音乐,讨论音乐中出现类似●●●和~~~~~的音乐可以怎样表现?(拍手、跺脚表示短音,摆手、摆动身体表示长音;或用嘴巴发出长短音)

2、按要求音乐律动,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反复练习)

三、表演小小音乐音乐剧《去同学家》

1、听音乐,模唱《敲门音乐》和《问候音乐》

2、创编情景表演,进行礼貌。

(1)请三个同学担任三个角色做示范表演。

场景音乐:有节奏地慢跑

?敲门音乐》:换成说自己的名字

?问候音乐》:的长音“哦”,先后和两位同学握手,说“你好·”

(2)全班同学围成圆圈,请几位同学扮演小主人表演。

(3)一队一邀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

五、下课《师生道别歌》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主动而自信地参与模拟逛花市的自编自演活动。

2、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感受和表现特色的春节气氛;培养自我表演意识,提高分工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欣赏管弦乐《春节序曲》片段和《东北秧歌舞曲》;

2、学唱广东方言的歌曲《行花街》,让学生充分体验和表现过春节的愉快心情。

3、培养学生自编自演的活动能力。

第一课时

一、听着《春节序曲》的音乐进入教室。

二、听《春节序曲》的音乐,师生一起贴窗花,把教室布置起来。

三、欣赏广东方言歌曲《行花街》。

1、看“逛花市”的画面,议以同学们所见到的花市是怎样的?

2、用模唱法背唱;

3、边唱边表演行花街逛花市的场景;

4、感受广东行花街的`风土人情。

四、比较北方人过春节和广东人过春节有什么区别?

1、欣赏《东北秧歌舞曲》的音乐;

2、用声势和动作随音乐跳秧歌舞。

五、介绍锣、鼓、镲三种民族打击乐器,口练简单的锣鼓经。

六、做游戏:对对联。

七、播放《东北秧歌舞曲》。一部分学生随节奏挥动彩带,另一部分同学用声势和锣鼓敲击“锵锵锵”,为每一句的结尾伴奏。

八、在热闹、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8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篇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篇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篇

二年级语文园地一教案上册教案7篇

一年级上册美术课教案最新6篇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篇

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6篇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

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部编版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164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