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心得体会

中央农村工作精神心得体会8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心里感受用文字形容出来的书面表达,心得体会是记录生活,工作中的感受,启发而写的,以下是汇报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央农村工作精神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中央农村工作精神心得体会8篇

中央农村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1

过去8年,党中央团结带领14亿中国人民,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从历史角度看,这是中华民族壮阔历史中的里程碑。在“小康”一词出现近3000年后,在农耕文明与贫困的漫长缠斗后,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由此改变。从世界角度看,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坚定不移的脱贫决心、连贯综合的脱贫政策、广泛参与的脱贫体系、稳步高效的脱贫进程,创造了减贫的世界奇迹、写下了震撼的中国故事。

脱贫攻坚为系统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基础,交通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整体抬升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水平,织牢了农业生产的安全网、形成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器、构建了产业发展的蓄水池。“十三五”期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超过1.3万亿斤,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6万元、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粮稳国安”塑造了大国心态、“望山见水”形成了新的预期,乡村振兴蓝图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铺展。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只有进一步从大历史角度理解“三农”问题,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国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步履从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脱贫的历史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新征程,坚实的地基、有力的抓手仍然在农村。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中央农村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2

众所周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提高广大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我国国土面积很大,有着较大贫富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各方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

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产业与农民就业问题,保证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不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是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才有乡村振兴的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间题。因为受前些年农村发展“钱景”不大的影响,很多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尤其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须。

所以,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将人力资本开发放在第一的位置,做好农村人才政策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カ军。同时也要广纳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的贤才能人到农村来创新创业,让农村成为贤才能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专业化乡村振兴队伍,加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与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文化振兴是灵魂。

中央农村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3

中央农村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4

省委副书记乌兰传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讨论稿)》精神。

许达哲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走出一条切合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子。要继续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总结运用脱贫攻坚成功经验,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要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乡村产业。要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实事求是,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要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县乡村统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要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着力建设平安乡村。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健全人才下乡返乡留乡激励保障机制。

许达哲强调,要扛牢粮食主产省的重大责任,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要始终心系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较真碰硬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要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好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快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要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运用好各类合作种粮模式。

中央农村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5

弹好三老琴, 学习三老不 忘初心跟党走的忠诚,盘活三老精神资源,向新高度推动三农工作。全面脱贫已成定局,脱贫攻坚进入扫尾阶段。脱贫的,要防止返贫;扫尾的,要彻底干净。用好党 中央扶贫政策,用政策稳定人心,鼓足干劲,争取胜利。农村工作问三老,三农工作不 发愁。村村有 三老,工作更可靠。基层干部要多进三老门 多问三老计 多谢三老情。倾听三老言,工作似过年;三老多讲述,工作无苦楚。老同志不 仅在 政治立场 人生信仰和理想信念方面,是年轻干部 学习的模范,而且还可以在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中展现初心 体现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基层工作要善于让三老发挥作用,在 小康路上,让三老演奏量力而行 竭力而为 有 所作为的余热之曲。

弹好三老琴, 学习三老 牢记使命对人民的忠贞,盘活三老奉献精神,向新目标推动三农建设。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小康生活不 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爱拼才会赢。向懒散庸闲斗争,向自我革命。工作 中,敢于担当,多出汗;思想上,多做批评,多红脸。脚上多沾泥土,心里多份感情。三老是农村工作的活教材活经验活历史,2020年度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国家十三五计划的收官年,脱贫攻坚战不 夺胜利决不 收兵,爬坡过坎,水到 中流,艰难可能更多,阻力可能更大,遇事冷静,多问计于三老,多 学习三老,不 怕苦不 怕累的精神,与群众保持鱼水之情。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多帮群众解忧愁 多为群众办实事。以三老为模范,尽心竭力做好三农工作,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三农工作弹好三老琴,老百姓的幸福便会绽放四溢的芬芳。

前不 久,江苏省老支书精神传承——首批百名示范村书记座谈会在 宁举行。接受表彰的每一名百名示范村书记都是组织放心的带头人 农村发展的领路人 群众满足的贴心人,他们用无数个日日夜夜把农村工作梳理得井井有 条 清清爽爽。作为同样奋斗在 基层的年轻干部,我要以他们为模范,见贤思齐,追寻着他们走过的三条路,在 迈开步子 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第一条,田间的黄泥路。脚底不 沾满泥土,证明你还浮在 空 中。基层工作免不 了 要前往田间地头,因为那是工作任务的源头。所谓吃水不 忘挖井人,潮湿软烂的黄泥路,正是基层农业生产 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每一名村干部都要树立起脚踏实地的意识,向我省百名示范村书记 学习,多走走黄泥路,感受一下脚底的反馈,正因为温暖富含水分,所以才有 秋日的硕果累累。娄勤俭书记说过,村书记处在 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哪里是最前沿?黄泥路的尽头就是,那里有 着正在 辛勤劳作的农民,还等着你来询问调查生产情况,向你汇报今年的收成,倾诉四季的变化,询问党的新政策。产业兴农,兴的不 在 纸上,而是在 环绕着黄泥路不 断蔓延的黄土地里。

第二条,邻里的水泥路。熟悉一个地方,往往从查找地图开始。各个村组的位置分布,挨家挨户的羊肠小道,在 那一条条浅灰色丝带包裹着的村落,基层工作者在 寻访到户。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 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街头巷尾的近道了 然于胸,发生突发情况能抄小道,辖区内百姓的生活情况 居住环境 农房改造情况,都是在 这一条条细长的小路 中一遍又一遍走出来的。

第三条,城市的沥青路。基层党组织是国家管理体系的基础力量,村书记队伍是国家管理体系在 农村领域的要害基础,加强这支队伍建设,是从人才供给和保障上为基层管理创新条件。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偏安一隅的谋发展已陷入了 瓶颈,要想打破格局的束缚,就需要将利民富民的举措连接起来,沿着沥青路去城市里见见世面,才干获得新想法 新理论 新举措。闭门造车出门不 合辙,以开放的心态让农村真正走出去,人才才干引进来,产业才干强起来,生活才会好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惟独 这样,基层党组织才干建设成攻坚克难的堡垒 凝结群众的磁场。

近日, 中共 中央印发了 [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以下称[条例]),对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作出系统规定,为新时代党管农村工作提供了 根本遵循。各级党组织要趁风而上 趁势而行,明确农村工作重点,突破基层制约瓶颈,争做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

建强群众归属地。群众富不 富,要害在 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人员结构日渐复杂,农村工作任务繁重,这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 更高要求。[条例]指出,要将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原则,确保党在 农村工作 中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保证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基层党组织是党员和群众之家,组织有 力量,群众才有 归属感,组织部门需找准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 中的痛点赌点,破除政策实施过程 中的 中梗阻,不 断推动人力 资金等资源下沉,出台制度 配强班子 建好阵地 提升服务,建立起更加完善有 效的新型乡村管理体系,不 断推动农村改革稳定发展。

选好基层领头羊。支部强不 强,要害在 头羊,兰陵县代村在 党委书记王传喜的带领下从19年前的脏乱差村发展到此刻 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济南市三涧西村党总支书记高淑贞短短几年就将神仙也治不 了 的三涧西实现了 由穷变富,由乱到治。农村工作能否具备一批政治素养过硬 担当意识过强的党组织带头人,决定了 能充分激发蕴藏在 基层的强盛活力。[条例]指出,各级党委要加强农村工作队伍建设。要突出抓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不 断完善农村党组织书记选配 培养机制,通过公推直选末位淘汰等方式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注重在 退伍军人 种养殖大户 回乡创业 优秀毕业大学生等 中储备后背干部,不 断涵养党组织带头人源头活水;有 针对性地选派政治素养高 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等方式,壮大农村干部队伍力量,不 断提升党组织凝结力 创新力和战斗力。

套出农家心里话。知屋漏者在 宇下,知政失者在 草野。我国农村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想真正了 解到适应当地的病根儿和良方,还需让群众开口说话。当前部分基层干部花了 功夫 下了 力气,但结果却收效甚微,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 真正与群众坐在 一条板凳上,没有 认清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获得群众信任,才干汇聚人民群众强盛的智慧与力量。[条例]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基层干部要怀揣为民情怀,真正搞清晰当地农村发展呈现的问题在 哪里,把握好乡村的差异性,突出重点 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最终让人民是否得实惠 人民生活是否有 改善,人民权益是否得保障来检验我们的工作成效。

兴顺发展致富路。经济兴,则农村兴。农村经济发展起来,群众富起来,才会真正说党和政府好,假如农村缺乏经济支撑 找不 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那么乡村振兴就是一纸空谈。[条例]指出,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各基层党组织要着力从集体资产资源挖潜增效 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提升 农业服务体系创新完善等明面,积极探究促进农村发展的新路径。持续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充分挖掘和拓展农村业务功能,不 断延伸产业链条,激发农产品品牌效益,加强农业与电商 旅游观光等深度融合。应主动顺应时代发展,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不 断提高种植的科学化水平,增加覆盖在 土地上的科技含量,保障土地高效利用,在 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上持续用力。

中央农村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6

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科学分析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十三五”时期,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连续多年丰收,粮食产量站稳1.3万亿斤新台阶,今年再创新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提前一年实现较2010年翻番目标。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贫困人口将如期全部脱贫。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有效加强,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三农”工作是值得全党高度重视、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课题。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做好“三农”工作,处理好城乡关系,被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历史坐标看,即将开启的“十四五”是我国全面现代化的起步期,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期,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基础和潜力所在;从世界坐标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大国博弈复杂多变,在各类风险和变局中,“三农”压舱石作用更须有力有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迈向现代化,更要强“三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头和重头在“三农”,基础和潜力也在“三农”。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现阶段,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农业农村仍是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可以说,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在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做好“三农”工作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十四五”时期,应对国内外形势复杂变化,需要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挖掘农村巨大市场潜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持续推动农民增收。因此,必须把农业农村现代化摆到现代化建设更突出的位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经营好“三农”这个战略后院,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中央农村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7

中央农村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8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学习团18大精神心得体会8篇

依法治国精神的心得体会8篇

经发精神心得体会优秀8篇

劳动工匠精神心得体会8篇

海控企业文化精神心得体会8篇

学习团18大精神心得体会模板8篇

团129精神心得体会精选8篇

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心得体会8篇

2023农村农业工作计划8篇

2023年农村安全工作总结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817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