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范文网 >教案大全

小学三年级除法教案6篇

老师需要反思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地写在教案上,有用的教案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汇报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三年级除法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除法教案6篇

小学三年级除法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5页例4。

教材分析:

例4教学除法的验算,使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关于除法的验算,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一个是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一个是有余数的除法验算。课标教材简化了教学的步骤,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教材为了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验算的作用,创设了买红、蓝笔记本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还可以将题中数据100元换成120元或150元,让学生根据自选数据进行计算和验算。

教学目标

1、利用乘、除法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及计算能力。

2、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用乘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验算方法。

教学关键:

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教学方法:

除法验算的基础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课始可以出示类似的题组,让学生观察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然后得出“商×除数=被除数”。在这之后出示例4,让学生通过画面收集信息,小组讨论他们算得对吗?你用什么方法验证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反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有余数除法的验算上,对有余数除法学生验算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即14×7=98、14×7+2=100,此时我们应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明白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搞清“用100元人民币买7元一本的笔记本,可以买14本,还多2元,应找回2元”如何用算式表述,有余数算式的每个部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都能与具体情境的实际意义对应,这样验算时,学生才能真正明白7×14的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再加上2应该等于100,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设计思路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与成果。为此,教学是我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的结论,教师不教。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考虑到以下三点:

1、创设情境,感受验算的作用。

2、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

3、利用情境充分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新课以后还应引导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加以概括,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指出:今后做除法题时,凡是题目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是除法的验算,除法的验算是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不仅要让学生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而且通过情景的创设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意识和习惯。

对于学生的验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我在以往的教学中采用的是“要求”或“命令”式的被动方式,学生往往产生不了验算的心理需要,体验不到验算所带来的.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进一步让学生体验验算的意义和功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学会验算,体会验算的实际意义,真正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由于除法计算的结果可能有余数,也可能没有余数,所以除法的验算相应地也有两种情况。本课教材分两段:第一段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第二段教学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而由于叔叔的除法的验算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除法验算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看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用100元买7元的笔记本可以买多少本?买5元的笔记本可以买多少本?”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学生算出得数后,我接着以:“你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有什么办法验证?”的话题引起学生探究验算方法的欲望。验算的方法,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但学生都能很快地想到用商乘除数这一方法进行验算,因为学生对乘除法的关系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将新旧知识相联系。但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对学生来书有点困难,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个别学生能进行口头检验,但用竖式进行验算很不够理解,对验算的意义和方法还不明确,总忘了加上余数,虽然商乘除数的结果非常明显与被除数不一致,但他们也认为自己进行了验算,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任务的进行除法的验算。我让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小学三年级除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要求“后4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算式怎么列?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

指名回答。

要求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学生的计算情况。

评讲: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

问:根据刚才的估算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怎么样?做题之前或之后的估算对笔算会有什么好处?

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二、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统计正确率,帮有错误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问:“试一试”的两道题和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三、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选两题让学生说计算过程。

统计正确率,指导有错的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2、想想做做2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要求: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谈话:对于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觉得在做笔算除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学三年级除法教案篇3

教学内容:p16——17例6、例7

要求:掌握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遇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位上商0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104×4=4161003×4=4012

416÷4=□4012÷4=□

先求出积,再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点?

二、展??

这两道题商中间都有0,怎样用竖式计算?

1.学生尝试416÷4

2.师生共同列竖式计算,边讨论边板演计算:十位上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1,不够商1,就要在十位上写0,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再继续除。

3、4012÷4学生独立练习

中间有几个0?它们是怎么来的?

4、光荣题:563÷8

学生独立尝试并验算,师板演

说:商末尾为什么会有一个0,这个0是怎么来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怎样验算?

5、讨论:什么时候用0占位?

三、巩固:

①1700÷5722÷3(先说商的位数再计算)

②练一练:1.

③改错:说说错误原因。

四、教学后记:

小学三年级除法教案篇4

教学内容:

26-27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练习,进一步熟练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

2.边练习边观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一位数整除三位数的基本练习课,巩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 计算找联系

1. 独立计算课本第27第5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计算的方法。(有的同学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

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这个方法好吗?我们就用乘除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2.估一估,算一算课本第27页的第6题。

二、 熟练笔算方法

1. 判断课本第26页第3题商的余数。

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它们商为数与你判断的是否一致。

再仔细观察以下,商的为数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除数一位数

被除数首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

被除数首位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为数

2. 27页第7题

小学三年级除法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提纲:

1.观察课本第29页的图,从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分析例题,写出等量关系,并试用方程解答。

4.想想还有别的算法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同学们喜欢课外活动吗?你们喜欢参加哪些课外活动?

2.课件出示:从画面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这些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1)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的4/9.

(2)踢毽子的人数是踢足球的1/3.

(3)跳绳的人数是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

……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操场上一共有27人参加活动,跳绳的小朋友人数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跳绳的有多少人?

列出这题的等量关系,并解答。全班交流。

2.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出例题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这道题与上题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能找到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你能用方程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应该如何解设?小组讨论,再由教师指名在黑板上演示。

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χ×2/9=6

χ×2/9÷2/9=6÷2/9

χ×=27

3.想一想,还有别的算法吗?怎么算?为什么?

6÷2/9=27(人)

三、巩固练习,实践探究

刚才同学们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能解答吗?

1.操场上打篮球的有4人。

(1)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人数的4/9,踢足球的人数是多少?

(2)踢毽子的人数是踢足球人数的1/3,踢毽子的人数是多少?

(3)操场上踢足球的有9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1/3,操场上参加活动有多少人?

(4)操场上踢毽子的有3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1/9,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1/3。

2.某月双休日 9天,是这个月总天数的3/10,这个月有多少天?

(板演过程中,着重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误解之处。)

3.根据以下方程,编出相应的应用题。

χ×1/5=30 χ×2/3=40

四、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三年级除法教案篇6

教学内容:

16页例2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4 540÷9

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 193≈ 87≈ 93≈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1、引入新课

(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到西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3)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

124÷3 223÷4 100÷3 182÷4

提问: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主题图,同时出示例题2。

教师:要求“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是:124÷3。 教师:大约是什么意思?

教师: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124≈120 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 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进行估算。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223≈200 223=200+23 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时约行50千米、55千米、 60千米。

教师: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

小结: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前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4、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学生讨论

①在解决第一题的时候,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

②在解决第二题的时候。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讨论,让大多数人明白:在第一题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第二题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度过困难期。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五、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三的第3题和第4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

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教案6篇

小学劳动课教案二年级教案6篇

小学体育一年级教案6篇

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教案模板6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8篇

闽教三年级英语下册教案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篇

三年级语文秋的声音教案7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127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